《帝国的末路 (细解与明亡有关的那些事)》
第34节

作者: Wubeif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嘉靖满以为抓了八个为首的能够把朝臣们震住,岂料效果刚好相反,刚才还能勉强眯会,现在就连整个后宫都快被他们给哭醒了。失算的嘉靖皇帝恼羞成怒,决定发个大飚。当下再次传谕,将在场的所有五品以下官员全部收押进诏狱,四品以上的所有官员待罪,也就是听候处分。
  嘉靖虽然大怒,但举动却没有失常,关键时刻很清醒。现在很多说到左顺门事件的文章也好帖子也罢,都忽略了这一点,笼统地认为嘉靖气昏了头,无差别对待所有官员,把聚哭左顺门的人都给抓进了大牢。其实大错特错。嘉靖在盛怒之下,仍能保持清醒,将大臣和小臣区别对待,既达到了他威吓群臣的目的,又不至于生出更大的风波。所以说嘉靖被认为是聪敏之主,是很有道理的。
  日期:2016-12-14 12:13:01
  虽然嘉靖区别对待,但大批锦衣卫出动来抓人,场面仍然混乱至极。多数人坚守阵地,大大方方地让锦衣卫就此抓走,而少数人,也就是被裹挟进来的吃瓜群众看见嘉靖要动真格的,居然就赶紧跑路。抓人的,跑路的,左顺门外仿佛菜市场,局势一下就乱了。震惊的朝臣们也知道今日想压迫嘉靖改变主意是不可能了,骨干被抓走了,剩下一堆四品以上的高官,年纪大地位高体力差,哭到中午已经去了半条老命,再难哭下去,且哭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各怀心思的大臣们只好爬起来摇摇晃晃地回家等候处置。轰轰烈烈的聚哭左顺门活动就此被逼结束。

  群臣以哭闹的形式想逼迫皇帝改变主意,这本身就说明了士大夫们在皇帝面前的无力。坐稳了皇帝位子的嘉靖绝非朝臣们可以撼动的,明代皇权的稳固可见一斑。
  第二天,嘉靖就给他妈上了尊为圣母章圣皇太后的册宝。大臣们昨天的抗议完全无效,白哭了一场。
  而此时,一百多名官员还在诏狱关着,这一百多人虽然官不算很大,但可是朝廷最为重要的一批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才是真正办事的那批人。那些二品的尚书、三品的侍郎平时都是只管下指令,不管跑腿办事。现在六部三院外加翰林、六科的五品及以下官员全被嘉靖横扫,谁来干活?朝政岂非要瘫痪么?
  因此朝野震动,内阁首辅毛纪赶紧上疏论救,拼出老脸去跟嘉靖求情。说:群臣昨天的作为虽然有罪,但是出发点却是一片至诚,现在各衙门都没有人办事了,而天气又炎热,万一出现不测的情况,会动摇国体,所以请陛下息怒,让他们赶紧各自回衙门办事,不要再闹就是了云云。嘉靖理都不理。毛纪第二天就上疏辞职,嘉靖不许。
  就这样,百官救也救不出,放也不让放,在七月酷暑时节被收押在诏狱活受罪。
  日期:2016-12-14 18:20:17
  到了七月二十,锦衣卫通过四处走访,深入街道和基层,终于把此前几位逃跑漏网的吃瓜群众也给逮了回来,确定没有漏网之鱼后,锦衣卫上奏嘉靖请求处分。嘉靖下诏,拷讯所有一百三十四个正五品以下的官员,而其余以何孟春为首的四品以上官员全部停俸,也就是停发工资。
  正当大暑酷热之时,百官已经在牢里待了五天,拷讯一通,受够了罪,还没完,再拉到午门外集体廷杖,那真是想想都觉得极为可怜。这样连续的折腾,廷杖打下来当场就打死了十六个,打伤打残的就更是难以计算了。
  百官受杖,这是继正德十四年三月那场大廷杖之后的又一次,时隔仅仅五年。群臣震恐焦虑,首辅毛纪则心灰意冷,作为首辅大臣,既无法率领群臣让君父回心转意,也无法拯救一百多名直言进谏的同僚,里外不是人,多留无益。因此再次提出辞职,至此嘉靖再不挽留,并且责备毛纪说:“内阁大臣在这样多事之际居然一再称病求退,有负重托,以辞职来要挟我,想让人归咎于我,这难道是大臣忠君爱君之意吗?”,让毛纪退休回家。

  七月三十,趁着嘉靖余怒未消,就有人偷偷跟嘉靖打小报告,说:“七月十五那天散朝后,本来群臣都已经离去,就是杨慎、王元正等人又把群臣给叫回来跑到左顺门大哭闹事。”

  嘉靖心说,什么!还有这样的内情,我还当大臣们都是自发而来,原来都是杨慎这几个货给我惹出这么大一场风波,这还了得!本来就烦你那个爹烦得够够的,好不容易他走了,你又给我跳出来牵头闹事。
  嘉靖大怒,急命锦衣卫再次收押杨慎等七个人,来了个二进宫,再打一次。七人再被廷杖,屁股都被打成了回锅肉,这差点就要了杨慎的小命。就算筋骨再厉害,十天之内连着挨两次廷杖也绝对吃不消,真正是阎王面前走一遭。好在杨慎等人可能平时非常注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错,居然都没有被打死,剩了口气。嘉靖仍然没有罢休,打不死你这辈子也不想看到你了,随即命将杨慎等三人贬谪到边远地方充军,其余四人削籍为民。

  日期:2016-12-14 19:22:18
  当年九月,嘉靖再进一步,终于把孝宗改称为皇伯考,把昭圣太后改称为皇伯母,正式结束了他为亲生父母维权的三年漫漫征程。嘉靖的韧性和坚持,比秋菊打官司也不遑多让吧?
  至此,持续三年之久,闹得朝野纷纭的大礼议事件,以悲壮的方式宣告落幕。嘉靖以专断的手腕,成功地一步步扭转颓势,从早期那位央求杨廷和、毛澄通融可怜他的弱势君主,在三年间一步步走向专权和强势,最终与整个官僚集团对抗并获得胜利,从此稳稳地压制朝臣们数十年。
  早期的执政经验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嘉靖此后四十多年的统治风格,使得他愈发的专断、自负和刻薄,再加上他天生的聪明与冷酷,使得嘉靖朝的大臣们在皇权的高压下挣扎求生。大臣们为了在这样专断而又查察的君主下面站稳脚跟,纷纷将政治权术发挥到了最顶峰,也因此培育出了嘉靖中后期那一连串精于权术和政治斗争的大臣。
  举朝皆以权谋为立身之本,进而带动着整个朝廷的气氛为之大变。孝宗朝的君臣相得也已成了绝唱,就连正德朝由于皇帝喜欢乱跑所无意间造成的宽松气氛也一扫而空。随着张璁和夏言的相继死去,整个嘉靖朝中后期更是彻底堕入“术”的怪圈,无论君臣都在玩弄“术”,都在钻研“术”,治国之道无人问津。
  嘉靖无时不刻不在玩弄帝王权术,通过高超的政治手段操控百官;而群臣又反过来以深沉的权谋诈术来对付嘉靖以求立足自保,嘴上说的再不是内心想的,内心想的嘴上再不敢说也不愿说。夏言死后,嘉靖身边更是再没有人敢于直言,除了一个最后蹦出来的混不吝:海瑞。
  日期:2016-12-14 22:14:50
  大礼议后,精于权术和算计的大臣在嘉靖朝开始崭露头角,而善于谋国不善谋身的大臣则难以立足,嘉靖朝的政治风格与嘉靖本人的性格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士大夫们在嘉靖朝的日渐堕落也和这位高压、苛察的君主有直接关系。而横贯整个嘉靖朝中后期,长达二十多年的党争在大礼议落幕之后也日渐成形,终于在十几年后,由夏言和严嵩这两位江西同乡之间的酷烈斗争拉开大幕。
  在结束大礼议篇章之前,我们稍微再花点时间讲述一下杨廷和与杨慎父子的后事。杨慎被贬谪后再未能回到北京,在嘉靖三十八年死于于云南永昌,享寿七十一。虽然贬谪的人生十分苦闷,但杨慎后续的人生仍然充满精彩,正因为离开了政治圈,所以他有更多的时间把自己的才华倾注在著书上,也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的历史财富。杨慎的贬谪对于他个人来说是悲剧,对于历史来说或许是喜剧。

  嘉靖七年,记仇的嘉靖帝把已经老迈的杨廷和削去官爵,贬为庶民。嘉靖八年,杨廷和病逝。由于在大礼议中,杨廷和父子先后带头反对过嘉靖,刻薄寡恩的嘉靖从此恨了他俩一辈子,杨廷和死了倒还不能如何,对于还活着的杨慎却是一再“关照”,动不动就问人杨慎最近过得如何,幸赖朝臣们有意解救,故意说杨慎老病不堪,过得很惨。嘉靖才觉得出了一口气,放过杨慎。
  嘉靖一死,隆庆初年,杨廷和父子就先后被平反,也算是还了二人一个公道。
  下面我们就将要开始进入党争的下一阶段。如果说大礼议只是党争的前奏,那接下来这一阶段就是党争的初幕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