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邻居大叔收养的小女孩》
第34节

作者: 临时教官
收藏本书TXT下载
  稍稍寒暄了会儿大伙就进屋子了。这时杨春春曾经待过的地方,对杨桃来说自然无比陌生。这个城市各种原因造成的孤儿都在这里,绝大部分送来没多久就被好心人收养。王静指指diǎndiǎn,这里的她睡过的床,哪里是她玩
  过的地方。就算陌生也只能附和的diǎndiǎn头。
  这是上午,孤儿们一既往的保持孩子的天性。他们嬉戏着,脸上看不出忧愁。很多孩子几乎是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女孩居多。孤儿院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轨迹,要么被人领养,要么就是独自长大。很庆幸,杨桃是被
  领养走的,她的一身才能若是在这里定是发挥不出来,即使发挥出来也是待其再次长大成人,着实是浪费时间。
  “真想不到你居然是一个工厂的老板。春春跟着你就享福啦!”
  杨德新陪着笑脸,这工厂若是没有女儿的撺掇他也不敢迈出第一步。现在不仅迈出了一地步,今的工厂正在高速发展,每天的收入都是曾经不敢想象的。

  “王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尽孝,报答你养育之恩。”
  “好”抚摸这杨桃的小脸,王静乐开了花。论起年龄,王静只比那晓君小一岁,然而至今未婚。论起长相王静并不漂亮,其实她人品非常不错,待人接物都很温柔。这个场景,杨桃认了干妈。杨桃的人生哲学,关爱她的
  人就被她当做亲人,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个朋友是极好的。
  父女俩没有在这里停留很久,王静还有工作要做。关于杨桃送来的礼物,电炉子或许有些多余吧。这个是公立单位是集中供暖的,不过电炉子还是找到了归宿,个别没有供暖的科室拿取用了。例门口传达室是新修建的
  ,目前还没有暖气,电炉子解决了老人家的取暖要求。没人担心电费,这些报销。
  送来的椰肉反响却很好,孩子们平时没有什么零食。当初杨桃住院时人们送的饼干悉数被搬了过来,今这些已经变成果脯的椰肉着实满足了孩子们的胃。三万个椰子虽然分发下去的很多,大部分还是做成了果脯。杨桃
  和大明决定椰肉不发卖,就是当做零食大家慢慢的消化掉。
  回了家,杨桃感慨良多。“爸爸,为什么这个世上会有那么多孤儿呢?”
  “这世上不全是幸福的。”杨德新就躺在女儿的身旁,越是冬季就越担心好动期的女儿蹬被子,父女俩还是睡一个床。女儿的问题让他陷入了回忆。“咱们父女也是同病相怜啊,爸爸也曾是一个孤儿,亲人死于灾难。但
  是你不一样,你的亲生父母可能还在世吧。你是被放进竹篮送到孤儿院门口的,或许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
  说着杨桃嘤嘤的哭泣起来。
  “怎么,父亲说的不对么?”
  “没什么。谢谢你,父亲。这一世遇到你还有大明他们一家真是太好了。” 
  1994年的春节在二月份,在春节前夕电炉子在全速生产。随着工人越来越熟练,产量迅速上去了。公司承诺,卖出去的产品损坏了一年内保修,可实际上这个东西原理简单很难损坏。结实耐用的东西大家都喜欢,质量第一这是德新机械厂的理念。
  阳历元旦已经过去,接着便是大明的期末考试。
  “怎么,哥的成绩单。一路满分可能不行,反正都是九十分以上。”办公室里大明得意洋洋的炫耀着他的成绩单。
  “为什么不是满分呢?”
  她托着下巴,睁着大眼睛看着他,仿佛有些怒怒的。“哎呀别这样,可千万别把我当做天才嘛。我已经很努力了,偶尔失误一下也合理吧。”大明挠挠头,“最麻烦的还是地理和历史,这两个拉分了。”
  她的嘴角笑了笑。“果然还是死记硬背啦吧。”
  “这当然没……好吧,有些东西不使劲念几遍还真就记不住。这个不像画图,我数学和物理都很好。桃花我知道你对我要求高,可也别太高了,我还是个孩子嘛。”

  杨桃站起来,走到大明的身边拉着他的衣襟。“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是孩子啦,咱们两个孩子可不一般。平日里你忙着学习对工厂的事关心少了些,下面看看账本吧。”
  账本盛放在大明的面前,两个月没有翻阅账目了,据说这两个月狠狠赚了一笔,究竟是多少他并不知道。“乖乖,每天进账这么多!”大明看的触目惊心,电炉子真的在热卖,而且其实已经卖到了其他城市。在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些城市居然已经在仿制了。
  放下了账本,大明靠着座椅长舒一口气。“一百万,真不可思议,咱们居然赚了一百万  !”
  “那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这些钱大部分还是要投资的。所以哥你可要小心了,你得保护好我。有我在,钱只会越来越多。听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你可别变坏咯。”

  “那当然不会!”
  是夜,大明卧榻之上冥想,傍晚看的账目。工厂生产的电炉一直在被百货商店抢购,县里的甚至临近城市的商人纷至沓来,甚至有商家希望购买一份设计图。十万元,一个字儿都不少,设计图以暴利价格出售。这款产品杨桃加入了些超前的概念,自动转向机制定时机制,还有可调整高度的轴承,尤其是硬质塑料的外壳使它很轻便。
  改革开放初期的家用电器大部分就是傻大黑粗,德新牌电炉虽然轻便但质量没有问题。
  这个妹妹怎么会聪明?她真的是过目不忘实践能力又极好?这么想着仿佛傍晚的那番话就是在激励自己。过了年她已经五岁,婴儿肥已经没有了,今正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从没有像别的小孩子倒地打滚,就连偶尔的撒娇也是有针对性的。“还是得努力啊!不能让大家失望。”
  工厂正是蒸蒸日上,新的厂房还在建设,工人们盖楼到小年。到目前为止净收入只有几十万,大部分钱用于了建设,按照计划,工厂的发展甚至不需要贷款。突然富裕了,妹妹反而更有斗志,或许她并不知道钱财的魔力。不!她知道,她一直在嘱咐我不卑不亢,一直在督促我好好学习。

  计划上工厂到小年放假,直接放假到初七。电炉子热卖后,工人们的福利已经不是问题。除了最后一个月的双倍工资,再加一千元的年终奖。最初的十一位老职工已经成为班长,他们手下一干中专生。
  私营企业,工资都是和效益挂钩。曾经不被家属院看好的德新机械厂今已经是香饽饽。固然是一起生活工作了十多年了,下岗的老职工们最终大部分被吸收了回来,德新机械厂正加速恢复曾经老机械厂的容貌。不过老职工的增多一些老风气又慢慢出现,不少人还真把这里当做老机械厂了。杨德新注意到了这些状况,临近过年他不好意思说什么,只是强调产量一定要完成,质量也必须过关。
  1994年的新年即将到来。旧的一年,下岗而南下下海的人们纷纷返乡过年。有的赚了有的赔了,而当他们回来一看,家属院当初的阴霾完全烟消云散。一切都源于一个新的工厂的诞生。
  虽然赚了钱了,杨桃的家只是翻新了一下。“要不要想办法盖新房子呢?或者和大明商量,把平方盖成小楼?”最终话还是埋在了心里。她其实一直习惯住人字形的砖瓦平房了,最好还有一个小院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