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 蜀汉帝国的最后十年》
第11节

作者: 陟云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2-11 20:26:24
  第三章 襄武之战的前前后后

  21
  在整个公元253年,姜维再没有找到出兵的机会。陈泰在雍州防守严密,又乐于为司马师效力,显然不利于他再次北伐。于是在当年年底,他离开前线南行,并于次年正月回到阔别九个月的成都。由于他长时间在一线作战,对朝中的政事倾注的精力并不多,所以尽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政务却大多由资历比他浅得多的陈祗把持。姜维对此多少有些失落,但好在随即他便获得加督中外军事的职衔,等于是正式承认了他军事上一把手的地位,也算做刘禅对他常年餐风露宿的补偿。

  姜维这次回到成都,还见到了去年新任荡寇将军的张嶷。张嶷是益州巴郡南充国人,算是益州土著出身,弱冠时即以果烈知名。他早年的好友龚禄、姚伷都是俸禄两千石的高官,但却都与他相交甚笃。蜀汉立国之后出于对蜀中豪强的严厉打击,对本土士人大多不够重用,张嶷虽非出身豪强,但也多年仕途不进。由于他识断明果,又勇于任事,曾经多次参与平叛,如平广汉、绵竹山贼张慕、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恢复越巂郡等等。龚禄在越巂郡守任上被斯都耆帅李求承所杀,在张嶷到越巂郡之后也被他捕获处斩。马忠担任庲降都督期间,张嶷为其下属,两人配合默契,有力地稳定了南中的局势。张嶷在越巂郡前后共十五年(公元238—253年),亲历南中发展的风风雨雨、蜀汉朝廷一方面因为他卓有政绩,内外安绥,无人可以替代,另一方面在中央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可以安排这样一位将领,张嶷多次向上打调动报告都被驳了回来。这时张嶷已过花甲之年,在南中时又因气候潮湿,得了很严重的风湿,时间一长便成痼疾。终于在公元253年朝廷批准了张嶷的请求,将他调回中央。张嶷坐在返回成都的车上,回望南中诸郡的山山水水,抚今追昔,当年壮岁旌旗拥万夫,如今垂垂老矣!由于他威望素著,四方百姓皆不愿他回去,甚至还有人扶住车轮哽咽失声的。路过牦牛邑时,因张嶷曾与牦牛邑首领狼路盟誓,并上奏朝廷封其为牦牛㽛毗王,因此牦牛邑邑君率领各部落的首领前来迎接,张嶷到成都后还有一百多人跟随他到朝中朝贡。张嶷到成都后即被封为荡寇将军,与朝中诸人谈论时慷慨壮烈,众人都以此称道。车骑将军夏侯霸远来归国,对张嶷说道:“虽然和您是初次相见,但心思相互托付如同故人,您应该明白这个意思。”张嶷回答道:“现在我不了解您,您也不了解我,彼此离相交的道义尚远,怎么能说是托心呢?希望三年之后再慢慢说这番话。”张嶷没有因为夏侯霸的有意接近而借此攀附,因此时人风评甚佳。

  但张嶷也并非全无缺点。他常年在基层和各部落的首领打交道,这些人往往粗鄙少文,正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张嶷与其交流时自然无法阳春白雪,只有下里巴人,谈吐时带些粗口举止不合礼制在所难免。张嶷回到成都后,也把这个习惯带了过来。成都的贵族们正严格按照礼制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乍见张嶷举止随意不由给出了“放荡少礼”的评价并因此而微有讥讽。不过笔者以为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虽然有时不可轻忽却不能作为人才臧否的标准。与张嶷可比较的一个例子是魏国陇西太守游楚。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南安天水望风归附,只有游楚坚守不降,因为他判断诸葛亮拿不下整个凉州。后来游楚因功受封,并受到魏明帝曹睿的亲切接见。游楚常年身处边境,这是第一次面见皇帝。因此当侍中唱名“陇西太守前”时,游楚大大咧咧地说“喏”,而并非时人标准的回答“唯”,因此魏明帝和朝中大臣们都忍俊不禁。两者相参便知张嶷如此实是环境影响,而并非本性使然。

  日期:2015-12-12 21:07:14
  22
  姜维在成都没有停留多长时间,就听到了魏国又发生了内乱的消息:公元254年二月司马师诛杀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国丈张缉、黄门监苏铄、永乐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并夷其三族。司马师杀这些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认为这些人将有异谋于己。
  原来中书令李丰之子李韬娶了齐长公主,是齐王曹芳的近亲,李丰当年在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做墙头草,因此曹爽倒台并没有牵连到他,但司马家族在倒曹之后迅速膨胀,李丰眼见势大难制,平添了许多危机感。同时齐王曹芳对司马家族专权也颇有微词,李丰作为帝王近臣,是少数几个可与皇帝说知心话的人,平时在皇帝召见时颇有一些对司马师的怨言。夏侯玄本就为曹爽嫡系,一度被朝野目为下一代权力中心的核心人物,曹爽被诛后他也被排挤为管理礼教的太常,与权力中心越行越远,心下时常怏怏。而张缉之女为曹芳皇后,本就为曹芳天然可以倚重的对象,此时也居家赋闲。这些人虽然在士人中风评甚佳,但要说他们敢谋诛司马师倒也未必。

  李丰与皇帝走得太近,司马师耳目遍及内外,便诘问李丰都与皇帝说些什么。李丰与皇帝谈天不是一次,其中难免有片言只语被内侍或者宫女听去,因此李丰的回答和他当时说的话无法合榫。司马师大怒之下,抽出佩刀用刀镮向李丰身上乱捣,估计一边捣一边还要喝骂:“你说不说实话!”李丰被司马师生生捣死,司马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此机会将夏侯玄和张缉都牵连在内,并嘱托主管司法的钟毓亲自审理。钟毓心领神会,一番审理之后得到结论:“李丰等人准备谋诛大将军,并且谋划在此后让夏侯玄当大将军,让张缉为车骑将军,夏侯玄张缉都知道这件事。”这样把夏侯玄和张缉都网到此案当中。夏侯玄为夏侯尚之子,年少即有声名,曹爽败亡后夏侯霸邀其共赴蜀中他未肯同行,早已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钟毓将夏侯玄治狱之后,因为夏侯玄坚决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又由于他是海内高士,无法擅自用刑。眼看司马师规定的时间快要到了,钟毓只得恳求夏侯玄通融。于是钟毓在夜里写出状辞,让状辞表面上看起来与事实吻合,并且拿给夏侯玄看。夏侯玄看过之后既不表示赞同也未表示反对,只是微微点头罢了。这样这几个家族都被族诛,张缉之祸连于皇后张氏,张氏于次月被废;司马师又将奉车都尉王夔之的女儿嫁给齐王曹芳。此外与李丰、夏侯玄关系友善的许允也被牵连,有人按照司马师的意思举报许允,于是许允被送往乐浪郡安置,在半道上就死去了。

  司马师废掉李丰,引发了齐王曹芳的不平。但曹芳一向懦弱,一时也没有什么举措。这时狄道长李简发出了一封密信,请求归降蜀汉。狄道是陇西郡的要地,李简密书请降,或许是在以往的历次战役中因蜀汉的政治宣传被感化,或许是因为内部的斗争而心有疑惧,所以他诚心诚意地在密信中表达了这个想法。但密信送到蜀汉朝堂上,多半大臣却表达了疑虑,在这个国家之间彼此斗智斗力的年代,诈降敌人以获取更大利益的事情多了去了,远的不说,就拿黄巾之乱后的这些年来说,先有黄盖苦肉计诈降曹操,火攻赤壁;后有周鲂断发,曹休石亭中计大败;连去年诸葛恪进攻淮南时,新城守将张特也玩了一回诈降,愣是把诸葛恪气得捶胸顿足。李简本人是魏国臣子,魏强汉弱乃是天下共知之事,他会不会使用诈降来诱伏我军呢?张嶷分析了形势后认为,李简归顺出于真心,他的话可以信任。于是卫将军姜维决计出兵以接应李简,在决定将领人选时,张嶷也请求参加这次战役。当时张嶷从南中回来不过一年,再加上回到成都后风湿病加剧,起身的时候需要依靠拐杖扶持才能办到,朝臣们大多劝阻张嶷不要以身犯险。张嶷慷慨陈词,列出肆力中原,致身敌庭的理由,于是后主批准了他的请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