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海之眼——04年成都北门某养老院“鬼尸案”真相笔录》
第44节

作者: 鬼吹鬼吹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完她走出门,把门带上。
  屋里瞬间变暗。
  宋丽无力倒在椅子上,身上裹着花铺盖,一对眼睛呆呆望着某个角落。
  “喂喂!”我招呼她。
  她慢慢转过脸来。
  “你好点了?”
  宋丽看我一眼,又转过脸。
  “刚才好惊险哦,你晓不晓得?”
  宋丽呆呆发愣。

  “我日!”我讨个没趣。
  这时门外人声嘈杂,隐约有猪儿叫。
  “哇!逮倒起了!”
  我抬起脖子。
  后脑一阵疼,只好躺下。
  宋丽忽然开始抽泣。

  “你爪子了?”我问。
  “我爸……”宋丽哭兮兮道:“我爸跑哪儿去了嘛……不要我了?呜呜。”
  “咋可能不要你?”我赶紧安慰她:“你是他女,他不要你要哪个?”
  “呜呜。”宋丽哭。
  这时门忽然开了,陈宝珠走进来。
  “爪子?”她赶紧过来,搭住宋丽肩头,瞪我一眼:“肯定是你。”
  我辩驳:“她各人哭的。”
  想起一事,问:“咋样?那件寿衣找到没有?”
  “就是怪!”陈宝珠朝院坝看了看:“他们说刚才抓猪儿的时候,掉在地上,他们四个就去追了,哪晓得回来后,居然没得了。”
  “会不会哪个人捡了?”
  “哪个会捡?刚才又没人经过。”
  “邻居喃?”
  “邻居?”陈宝珠一笑:“现在的乡坝头,还哪儿会有邻居,都是独门独户。”
  说着像想起啥子,自言自语:“隔壁子倒是有一户人家,好像姓田,但全家早就搬到县城去了……”
  说完摇摇头:“太怪了,大白天的,见鬼了。”
  说完双手一怕,脸露笑容:“管他的。嗯,这次总还算顺利,宋丽,你晓不晓得刚才那个老祖祖,为了治你的病,用了好几种办法,都是他老人家独门秘方,果然灵验哈,你看你现在,是不是精神多了,嘻嘻。”
  宋丽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子,很快闪开目光,似乎很害怕。

  “莫怕,妹妹。”陈宝珠蹲下来,双手扶住宋丽膝盖:“有句话你记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这种病,本来就很怪,现在能够控制,就已经算大大的成功了,待会儿让老祖祖开个单子,再抓点草药,喝个十天半月,我想肯定就会好,你莫自己吓自己了。”
  宋丽撩开铺盖,朝自己胸脯看了一眼,嘴唇一抖,迅速抬起头。
  “是不是好多了?”陈宝珠笑道。
  “好像……没得这么黑了。”
  日期:2016-01-18 18:22:00
  陈宝珠安慰宋丽几句,又打开门,走出去。
  这时外头天已经麻麻黑,感觉有五六点了。
  过会儿走进来一个女人,走到灶房,换了一口铁锅,开始做饭。

  门外头,陈宝珠,廖师傅,陶八公,秦老师,那两个汉子,还有新来的三四个个认不到的人,围在一起摆事情。
  听他们一直在摆那件紫缎寿衣的事情,有个人说,会不会,被唐三藏摸起跑了?
  有人就说,憋憋是。
  陈宝珠就问,哪个唐三藏?
  有人就说,是这样子,说那个唐三藏本名唐大顺,四十多岁,没老婆没娃娃,一天到黑,地也不种,东西也不卖,就喜欢到处逛,看见哪家没得人,就跑进去偷两截腊肉,或者摸几根包谷,要是看见屋里头有单独女人,他还要厚起脸皮过来搭腔,上次啥子红光二队,有个小女娃子,一个人在屋门口做作业,他就过来,摸了一把糖,说妹儿,你让唐叔叔摸一下,叔叔就给你吃一颗糖,结果那个女娃子一喊,从旁边窜出一根黄狗,照着唐大顺就扑,他吓得疯跑,鞋子都跑脱一只,后来更惨,黄狗一直追,唐大顺一脚踩空,掉进了周三婆他们家的化粪池,然后那条黄狗就一直在上面守倒起,龇牙咧嘴,后来又跑过来两条狗儿,围在化粪池边边,他不敢爬出来,在里头荡,一头都是屎粑烟儿,后来那个女娃子跑过来,他就求情,女娃子也坏,就说你吃一口屎,我喊走一条狗,吃三口,全部喊起走。

  结果呢?有人问。
  结果,那人摆,结果他真的吃了三大口,然后起来后,肚皮胀得溜圆,后来就喊他唐三藏。
  坝子里头,所有人都一阵狂笑。
  廖师傅就问,那唐三藏住哪个地方?
  有人朝一个方向一指,说就河对岸,平桥村三队。
  廖师傅对一个汉子说,要不,我们过去瞅一下?
  说完二人站起来,匆匆离开。

  剩下几人接着摆,还是离不开那件死人袄子。
  有人就问,八叔,那袄子真的有这么大的神奇,真的能吸出那块鬼沉?
  陶八公摸出一杆旱烟枪,灌上烟丝,吧嗒吧嗒抽了几口。
  秦老师笑眯眯说,那是当然,想当年,就是用一个死人枕头,治好了珠珠她老汉儿的鬼沉病。
  有人就惊叹,说死人枕头,也能治病?
  秦老师笑眯眯说,那是当然,其实用死人枕头当药,很早以前就有记载了,他看过一本古书,说好像南北朝时候,江浙一带有一户人家,很巧,也姓徐,他们也是医术世家,比珠珠他们龙头的徐家,就厉害多了,出了十好几位医术名家,其中第四代有个叫啥子徐嗣伯的,就擅长用治疗啥子尸注,鬼注,食注,冷注之类的怪病,而他用的药引子,就是死人枕头,方法,也跟今天差不多,把死人枕头放进铁锅里头煮,煮上半个时辰,捞出来,如果尸注,就喝汤,如果食注,就敷肚子,如果鬼注,就脱光了,洗全身。

  说到这里,有人忽然问,那这个叫鬼沉的病,是不是就是鬼注?
  秦老师摇摇头,看着陶八公。
  陶八公吧嗒吧嗒吸了两口烟,说,这个鬼沉,比鬼注更凶险。
  顿了顿,他又说,按照他们陶家那本《黄裳九图》,历史上,鬼沉只出现了三次。
  日期:2016-01-18 22:33:00
  天色已大黑。
  屋里头,灯光昏黄,宋丽斜躺在我旁边竹椅子上,裹着花铺盖,微微打鼾,看来已经睡着。
  灶房内,锅铲“咵咵”作响,一股蒜苗回锅肉的香味。

  外头陶八公抽了一口叶子烟,红光一闪一闪,印出他老脸,坑坑洼洼。
  陈宝珠挨着他,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身子微微发抖。
  陶八公吐出一口白烟,说关于鬼沉这种怪病,按那本道教经书说法,千百年来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非常玄,说的是一个很多人都晓得的故事,就是徐福渡海。
  陶八公说,徐福好像是个太监,被秦朝一个皇帝派到东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一起走的还有几百个童男童女。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大伙儿就晓得,就是徐福一去不返,不要说他,就连那几百个小娃娃,一个也没回来,也不晓得出了啷子事。
  此事就有几种说法。
  一个说法,是徐福的船翻了,上面的人全部蚊子死光光。
  一个说法是徐福跑到小日本,觉得那儿好耍,不回来了,后来小日本的祖先就是那几百个小娃娃的后代。

  还有个说法是徐福其实回来了,也找到了那种仙药,但是因为秘密太大,被朝廷尽数灭口。
  这三种说法,都有人信。反正也没证据,几千年来就争过来争过去,哪个都不服哪个。
  但是,在《黄裳九图》里头,却又另外一个说法。
  而那种说法,就比上述三种,诡异的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