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情尖兵》
第20节

作者: 青岛小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方剑春走到大敞的北窗前,举起双臂长长的伸了个懒腰,三科办公室北面没有高建筑物,能望到远处的铁路线。一趟封盖着黄绿色军帆布的火车正缓缓的向东驶去。那肯定是美国援助的军用物资,从码头上卸船后,再由火车或汽车源源不断的运输至胶东前线……
  在三科任科长好是好,唯一遗憾的是很难接触到情报了。方剑春双手撑在窗台上,望着渐渐逝去的军列,思考着如何才能查阅到军事情报资料的办法。
  杂乱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转身一瞅,从门外闯进来两个留着中分头的、胳膊上搭着夏式西服的家伙。

  其中一个叼着烟卷的小胡子进门就嚷嚷:“我们是军统的,有紧急任务,来办个签证。你们谁负责签通行证?”
  方剑春走回办公桌后,说:“我。”
  小胡子走上前,将烟卷往办公桌上烟缸里弹了弹,两个手指从衬衣兜里夹出一个证件,扔到方剑春的面前:“我们是军统派遣队的,要去匪区执行侦查任务,为掩护身份必须带一批禁运物资过去。你们赶快给办几个通行证,我们好过关卡。”
  方剑春拿起一看是国防部保密局签发的身份证件,抬头看了他一眼,说:“可以。那请二位把禁运物资的种类数量、要运送的目的地和携带物资的人员情况登记一下吧。”
  “老弟!我们是去执行秘密任务,行动是要保密的,谁都无权过问。”小胡子煞有介事地回答。
  “对不起,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登记才能签发通行证,通行证上必须注明人员和物资的名称数量,否则视为无效。这是规定。”方剑春斩钉截铁地告诉他。
  小胡子转了转眼珠,傲气地说:“要么你们在通行证上盖个章子,剩下的我们那回去自己填上。这件事我们保密局可是跟你们的上司打过招呼的,你们的谍报队刘队长也知道。你最好别啰嗦,我们的时间很紧。”
  方剑春回想起前些天在参谋室外,偷听到的岳参谋长和刘队长的谈话。他明白了,是司令部谍报队提供解放区的情报,然后军统派出这批特务装成贩运禁运货物的商人潜入进去刺探军情的。他心底暗喜,真是天赐良机。

  思索了片刻,方剑春让他们等一下,自己拿着对方的证件走出办公室……
  来到参谋长室,岳参谋长正趴在桌在上签批一摞子文件。
  方剑春把那个证件递上去,又把情况讲清,最后说:“参谋长,他们要求我们签发几个空白通行证,我不敢答应。因为空白通行证是严重违反军规的,一旦签发,那任何人、任何数量和种类的物资都可以随意填写,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岳参谋长翻了翻证件,也有些左右为难,这批军统派遣特务的事情他知道,通行证当然要给签发。可签发通行证必须注明人员货物的名称数量。正如方剑春所说的,签发出空白通行证,万一被钻了空子、造成大批禁运物资流入共军控制区,那就非同小可了。
  见岳参谋长在犹豫,方剑春又加了一把火:“他们说任务很急,让我们少废话,赶快办。”

  岳参谋长一听这话,脸面像门帘子似的呱哒撂了下来:“让谁少废话?!你没告诉他们,这里是警备司令部不是军统站!登记人员货物是铁定的军规!”
  “我都说过了。”方剑春嘟哝着。
  “按规定登记。”岳参谋长把证件扔回方剑春的手中。
  “是!”方剑春立正敬礼,转身走出参谋长室……
  回到三科办公室。

  小胡子正等得不耐烦,一看方剑春回来就说:“怎么样?你的上司都知道吧?快办吧。”
  方剑春稳稳地坐到办公椅上,拿出一本登记表和一只钢笔放到办公桌上,说:“二位老兄,我的上司发话了,签发空白通行证严重违反军规的,一旦出了问题谁都担不起。如果二位确实懒得动笔写字,那么你们说,我来代写登记。”
  小胡子有些傻眼,想了想,音调降下了许多:“真够麻烦的。好吧,好吧。那就登记。”
  方剑春让一个刚回办公室的小参谋搬过来一个板凳,小胡子坐在办公桌一侧,拿起钢笔在登记表上快速写下了派往共军控制区的张家埠、乳山、海阳所、石岛口岸,以及烟台、蓬莱地区的特务名单和所携带的禁运物资清单……

日期:2009-09-13 01:56:19

  二十四、
  韩书记自从接到老李的通知后,取消了与东海军区朱颜明的接头计划。由于朱颜明他们至今没有确切的消息,韩书记派人捎信到东海地区汇报了情况。
  不久,交通员捎回了东海军区回信,信中说了三件事:
  1、朱颜明在岛城有个亲戚,住在福生里大院六号,希望韩书记派人去探望一下,正好可以打听他的亲戚是否知道消息。
  2、一个星期后,再派第二批准备打入发电厂的人员来岛城,为保证安全,第二批人员买到岛城的火车票,而提前一站下车,再由韩书记派人前去接进市区。
  3、因为只有朱颜明知道该如何跟打入国民党海军“黄岸舰”的鞠南同志联系。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好请华北局的同志帮忙,看能不能联络上。因为华北局在岛城国民党海军里也有一个潜伏人员。
  韩书记把接应第二批人员的任务交给了码头地下支部的其他同志。

  他独自先去黄岛路口贴上“商铺转让”广告,以联络华北局的老李。以前,这样的事情小鹞子就能办,可是小鹞子已经调给了老李,切断了跟码头支部的联系。
  办完这件事后,他坐上公共车直奔福生里大院,去探望朱颜明的亲戚……
  岛城的“里”是指布局如四合院的小二楼群。从外面看红瓦黄墙,走进院门是影壁墙,院里种植着一些花木,四周有木廊,一门一窗即为一户。“里”的一楼往往是用做开小生意的。
  韩书记拎着一只黑皮包,找到了朱颜明的那个亲戚家。
  他的亲戚就住在楼底的一间小屋里。前半间开着小卖部,后半间居住。韩书记敲开了这户的门,自称是推销牙膏的。

  这家只有老两口子,都近六十多岁了。
  韩书记进门后,告诉二位老人自己是朱颜明的老乡,想问问朱颜明有没有来过。老两口直摇头,说没见过大明来,也没有他的消息,还说前些天有人来打听过他们在东海都有什么亲戚。老两口看那人“龟头蛤蟆眼”的不像好东西,就说在东海没有亲戚。
  韩书记觉得情况不对头,就放下了一些钱,说是朱颜明曾委托他捎过来的,因为去了趟外地没有及时送来。并一再叮嘱他们,无论什么人来问,一定要说他是来推销牙膏的。
  走出福生里院门的时候,韩书记这才发觉马路对面有两个行为诡秘的人。他迅速叫了黄包车直奔市场三路而去。一路上,后面果然有一辆自行车一直跟着。
  到了市场三路后,他下车快步走进了这个岛城第一市场。
  这个市场呈“口”字型,东西南北转一圈,中间为通道,两边是商家,一楼有肉店、菜店、水果店等副食品店,二楼是妇女儿童用品商场,俗称“老婆孩子商店”。
  市场里人流不息,出口又多。老李进了市场后,夹在人群中,顺着市场中心的小楼梯上到了二楼的妇女儿童用品商场,从商场的侧门又转了出去,甩掉了跟踪的“尾巴”。

  很显然,朱颜明的确是出事了。他把情况马上通知了码头支部……
  岛城警备司令部三楼。参谋处三科办公室。
  因为昨天办公室里一直有人在,没有合适的机会,方剑春并没马上动那份军统特务登记的名单和货物清单。
  今天上午,办理好几个签证后,科里的三个参谋先后出去了。方剑春打开登记录,拿出空白便笺,将派遣到解放区各地的特务名单和携带的货物种类急速抄写了下来。
  刚抄完,还没来得及从那摞便笺上撕下来,岳参谋长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办公室的门口,表情严肃地叫了声:“方科长。”
  见岳参谋长走进来,方剑春立刻站了起来,像平常一样随手将办公桌上的文件摞了一下,放到桌子的左侧。然后,迎上前去:“参谋长,您来了。”
  他心里一点也没慌,在抄写之前他就想好了,如果意外的被旁人发觉,他就说那个军统的人写字太潦草,他要重新抄一遍做为登记资料的备份。

  岳参谋长走进来,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说:“方剑春,你胆子够大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