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修订版)》
第27节

作者: 云淡心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1-06 08:28:11
  NO.48
  事实也是这样,李矩虽然也打了几次胜仗,但局面却毫无改观。
  公元525年5月,他在和石生的交战中失利,粮草又即将耗尽,陷入了困境。
  在部属的建议下,李矩决定采用驱虎吞狼之计,向前赵的刘曜求援。

  刘曜欣然答应。
  此时前赵的内部已经巩固,刘曜的工作重心也开始转移到对外扩张上来了。
  真是想睡觉有人送枕头,想打仗有人送理由,这不正是他名正言顺染指关东的好机会么?
  而不久前上郡之战的胜利更加强了他的信心。
  两个月前,原本附于后赵的北羌王盆句除宣布归顺前赵,石勒大怒,派大将石佗在上郡(今陕西榆林)袭击盆句除的部落,大肆抢掠一番后准备返回国内。刘曜得到消息后,马上派自己的堂弟刘岳率军追击石佗,斩杀石佗和后赵军六千余人,大获全胜。
  两赵之间的第一次交手,就这样以前赵的完胜而告终。
  这次,刘曜又再次派出了上次的功臣刘岳,让他领军东征,攻打石生。
  石生根本没想到前赵会出兵,一时猝不及防,很快被前赵军击败,退守洛阳以北的金墉城。
  刘岳将金墉城团团围住,准备会同李矩的部队,将石生彻底消灭。
  石勒连忙派石虎率四万精锐救援石生,刘岳则率部阻击,一场大战后,前赵军败下阵来,刘岳本人也受了伤,在撤退过程中还被石虎军包围在了洛河西面的石梁城。
  之前的猎人竟然一下子变成了别人的猎物。刘岳对这个巨大的转变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由于缺粮,他只得杀了战马充饥,固守待援。
  援军很快就来了。
  刘曜亲自出马,率军救援刘岳。
  石虎派部将石聪阻击,被前赵军前锋击败。
  因天色已晚,刘曜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在洛阳城西的一座废弃的庄园里驻扎下来,准备在那里休整一晚后,第二天与刘岳内外呼应,将石虎军彻底击溃!
  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当天夜里,刘曜的军营里突然发生夜惊,全军崩溃。

  夜惊也称营啸、炸营,据说是因为在战争中由于士兵们精神高度紧张,本就处在崩溃的边缘,一旦有人瞬间出现精神崩溃,很容易形成连锁反应,最后往往导致全军失去战斗力。
  夜惊虽然在历史上偶有发生,但并不常见,为什么刘曜偏偏在关键的决战前碰上了这样小概率的事?
  唯一能解释的也许只有一点,那就是此次驻军的地点实在是不够吉利——这个废弃的庄园正是当初西晋大富豪石崇所建的金谷园,25年前,大美女绿珠就是在此地坠楼而死的!
  发生夜惊后,刘曜好不容易才收拾溃兵,退到了距洛阳百里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打算在此重整旗鼓,休整一天后再继续进军。
  没想到当天晚上不可思议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军中再次无故发生夜惊,刘曜军再次崩溃了。

  这次真是一溃千里,刘曜完全无法阻止,最后只得退回了长安。
  刘曜的运气真是衰到了极点。
  在战场上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居然两次发生夜惊自己崩溃,如果有哪部电影敢这么拍,我敢说那个编剧一定会被骂成猪头——太TM不真实了。
  但这却偏偏是事实。

  不得不说,命运这个编剧实在是太任性了。
  刘曜的撤退彻底断送了刘岳。
  他已经无力突围——战马都杀了,也无法坚持——粮草已断绝。
  很快,石虎就攻克石梁城,将九千名前赵俘虏悉数坑杀。

  而前赵军的失败也把李矩推向了绝境。
  见后赵军势大,李矩的部下也纷纷失去了信心,投降后赵的不在少数。
  李矩也知道自己已经无法翻盘,只得率余部南下,打算投归东晋朝廷,途中部下纷纷逃亡,最后只剩下百余人。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多年努力,依旧徒劳。
  李矩的心死了。
  心已死,要这身皮囊又有何用?
  行至鲁阳(今河南鲁山)时,李矩坠马而亡。
  日期:2015-11-09 08:25:16
  NO.49
  此战之后,函谷关以东广袤的中原大地尽归后赵所有。

  相比之下,前赵则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但顽强的刘曜并不服输,他认为自己只是败给了运气,在国内养精蓄锐,厉兵秣马,时刻准备着与后赵再次决战!
  上天并没有让他等太久。
  公元328年7月,石虎率四万大军攻击前赵的河东地区,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蒲坂(今山西永济)。
  蒲坂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对岸就是前赵的核心领土关中地区,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蒲坂若失,关中就将直接暴露在后赵的铁蹄面前!
  刘曜当然不会对此置之不理。
  他立即集结部队,带着复仇的怒火,带着十余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黄河,向石虎军发起猛攻。

  再威猛的男人,也有不应期;再凶悍的将领,也有胆怯时。
  见刘曜来势汹汹,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石虎居然害怕了,没敢迎战就慌忙率军撤退。
  刘曜在后面紧追不舍,终于在高候(今山西闻喜)追上了石虎军。
  一方将士用命,一方只想逃命,胜负自然没有悬念。
  一场大战下来,后赵军大败,� 尸二百多里,损失的辎重不可胜数,大将石瞻(石虎的养子,原名冉瞻,其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冉闵)阵亡。
  在石瞻这个好儿子的拼死掩护下,石虎总算侥幸逃脱,一口气逃到了千里之外的朝歌(今河南淇县)才敢停下来喘气。
  这场痛快淋漓的大胜并没有让雄心勃勃的刘曜满足,他乘胜南下,进军洛阳,把后赵司州刺史石生围困在了金墉城,同时分遣诸将攻打后赵的河内(今河南沁阳)、汲郡(今河南卫辉)等地。
  迫于前赵军的声势,河南多地的后赵守将纷纷投降。
  一时间,后赵举国震动,人心惶惶。
  事态严重,已经55岁的石勒决定亲自出马,救援洛阳。
  然而右长史程遐等一帮大臣们却纷纷反对:大王不可轻动,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办啊?
  石勒火了,厉声呵斥他们退下。
  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相。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忍不住想起了当年那个算无遗策的张宾,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叹息:右侯舍我而去,让我和这些人共谋大事,何其残酷!
  张宾已经去世六年了。
  后赵建立后,石勒任命张宾为大执法,总管朝政。
  张宾也尽心尽力辅佐他,鞠躬尽瘁,废寝忘食,在选拔人才和恢复生产上做了大量工作。
  可惜的是,在后赵建立仅仅三年后,张宾就因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张宾的葬礼上,石勒泪流不止,动情地说:上天难道不想让我成大事吗,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右侯的生命呢?

  是啊,宾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石勒的大脑皮层开始进入搜索模式,在经历了无数次扫描后,终于锁定了一个人——前记室参军徐光。
  徐光这人很有才,也很有个性。
  有一次石勒有事专门召见他,他居然喝醉了没来,惹得石勒火冒三丈,将其贬为负责站岗的牙门。
  后来石勒出门,正碰上徐光,这家伙居然怀恨在心,眼睛朝天,看也不看石勒。
  石勒不由大怒:你对我冷眉冷眼,我让你彻底傻眼!
  他马上下令把徐光及其妻儿都关进了监狱。
  现在石勒自然顾不上这些过节了,当即赦免了徐光,把他召来,询问对策:刘曜乘高候大胜之势,围攻洛阳,一旦洛阳失守,刘曜必然会席卷河北,大事去矣。我想亲自领兵去救洛阳,程遐等人却极力反对,先生你觉得怎么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