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阎罗,幽冥地府,千妖百鬼,奇兽精怪,红粉骷髅尽在 五官王卷》
第45节

作者: 笑花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乐师采童谣,童谣何所道:"青陵起高丘,嘉树相连构。儿女长欢合,我王名千秋。"

  宋王闻之喜,意筑青陵台。"娘娘沐恩深,大王心何爱。内宫不堪俗,更筑青陵台。"
  遂发东仓粟,乃征十万工。访得韩凭技,宣诏诣司空。
  甲士持鞭立,裸民汗淋漓。军民齐努力,日望新台毕。
  桃都第一鸣,黄土已万担。工匠相传呼,白日光灿烂。

  夜月濯清河,更鼓越千山。思妻泪满颜,长思恨漫漫。
  村邻渐知情,相解韩凭疑:筑台为阿谁?是尔结发妻。
  托言贵胄女,意恐国人讥。谣言然纷起,众民咸嗟怨。
  妻在康王宫,朝暮但饮泣。思夫且偷身,不从康王逼。
  康王风流子,不愿强相亵,旦暮鼓琴瑟,意欲感磐石。
  宫娥皆切齿,未敢著颜色。内宫时飞短,外家日流长。
  一日忽纷攘,国人相告奔。新娘不从君,罗带悬画梁。

  筑夫闻此变,额手复哀伤。
  韩闻此变,悲恸不胜狂:"可恨匹夫力,深仇无以偿!
  枉作男儿汉,不能提刀枪。追君到冥府,为鬼亦成双!"
  不死空余世,颅碎青岩上。

  监吏察缘故,报与康王知。何女日消瘦,茶饭不思量。
  芳容笼旧尘,敝衣蒙故霜。朱花枯犹戴,云鬓乱不理。
  康王使人语,"蝼蚁尚惜生!卿宜识时务,更嫁为国母。韩凭筑台日,辛苦诚可嘉。为报宋国恩,劳死黄泉路。大王仁且德,孤家必厚抚。镂尔先夫功,谁人不感慕?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自惜。念卿年方少,正宜弄清姿。自称诸侯女,勿与他人知。

  琴瑟弹新唱,富贵宋王妻。从今居高台,荣华垂万世。卿家娇柔体,寡人爱且死。
  库中锈铁甲,案上断韦丝。铜壶滴幽怀,牛灯点孤寂。
  青筋藏朽骨,白发出冠欹。爱卿速相救,万民仰卿赐!
  寡人妇满国,独怜卿一人。
  莫效东门女,粉面却弃市。或为北郭妇,红颜古井里!是夕月满盛,卿宜速承恩。"
  何女强忍痛,怒目语使者:"尔其残贼乎?为王作伥鬼!与我传语王,夫死尚未葬。举目呼四野,唯我是亲人。此情未断绝,此身岂容逼。大王贵千乘,何事不易为?但得夫入土,妾身复谁归?愿赐青陵台,即作亲夫坟,明日拟亲往,奠夫酒一杯!"
  康王良久吟,使者良久立。"得此天上人,名败何所惜?他日勤理国,微瑕岂掩瑜!且复何氏女,寡人已恩许。"
  明月出城堞,夜山寂无声,寒蛩悲玉阶,秋风怨绣闱。
  开我南阁窗,双泪落千行。江汉叹遥夜,天火嗟参商。

  高楼衣衫薄,独立心如噎。
  "故乡千里外,重山绝归途。亲族播乱失,骨肉存何处?昔时莲舟伴,白骨复谁知!"
  日期:2015-07-12 10:44:00
  唱到一半,贞娘已泣不成声,最后咬牙哭道“含悲望南天,烈火烧我心,恨高如不周,仇深似南溟。愿捐我残躯,唤得众人醒。他年作鬼雄,仗剑造太平。---韩郎-”
  一声韩郎唤的人心纠,后半曲却再也唱不下去了。
  雨降一脸鄙夷,站在一旁不动也不劝。

  瞿如端起桌上酒轻轻抿着,好奇问韩楚“故事后面如何了?”
  韩楚皱眉,想骂她没心没肺,又觉得这是事实,深吸口气,用手捂上她的嘴。
  日期:2015-07-12 10:51:00
  注:这个故事取自唐代俗赋《韩朋赋》故事梗概是:贤士韩朋仕宋,三年不归,妻贞夫思夫而寄书。朋得书心悲,不慎为宋王所得。宋王爱其文美,遣梁伯诓骗贞夫入宫,立之为后。贞夫不改其志,宋王囚禁韩朋,使筑清陵台。贞夫往清陵台见到韩朋,裂裙裾作书,射到台下。朋得书自杀,贞夫求王以礼葬之。葬日,贞夫以苦酒浸衣,自投圹中。宋王遣使觅之不获,惟见青白二石。分别埋于道之东西,各生桂树、梧桐,枝叶相交为韩朋树。王伐之,二札落水,化为双鸳鸯飞去。王得其一羽,以之拂颈,其头自落。未之三年,宋国亦灭之。

  和干宝的《韩凭夫妇》故事梗概是: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想思树。想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