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道门后裔,说说和师傅在南洋鬼市做亡灵买卖的经历》
第43节

作者: 藏镜人8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件案子疑点重重,只是苦于找不到证据而已。我当时对这个男子全身做了周密的检查,希望能够查出这个男子真正的死因。可是检查来检查去,他的身体各项都很健康,也没有丝毫中毒的迹象,实在是无法说明他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我虽然预感这个人一定是被人谋杀,却怎么也找不到证据,一时没有办法,在那里冥思苦想之时,身子一软,竟然就在停尸房里昏昏地睡了过去。
  朦胧中,我发现自己好像来到了一个密密的竹林里,四周都是浓浓的迷雾,一阵阵的阴风从四面八方向我打来。我正害怕,就见那个死去的男子朝我走过来了,对我哭喊着:医生,医生,我是被人害死的,你一定要帮我查出真凶啊!
  我听他这样一说,当时也忘记了害怕,对他说道:我也很想帮你,可是我实在找不出你死的原因啊!

  那个男子幽幽地说道:那个不贞的妇人伙同姘夫,先用麻『醉』剂把我麻『醉』了,然后在我昏迷之时,用了一枚9厘米长的铁钉钉进了我的颅骨,把我给害死了。你只要拨开我头顶上的头发,就能看见那枚铁钉了。
  说完,他的声音逐渐变小,身子也向着后面慢慢退去。我还想再问他些什么,想上前拉住他,谁想脚下一滑,身子却在那停尸房里挣醒了。
  我当时慢慢坐起身来,那梦中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想起梦中那男子的话,不禁毛骨悚然。我当时心中狐疑,依照梦中所说的拨开那男子的头发一看,果然有一枚铁钉钉进了头皮里。我拔出这枚铁钉一量,不多不少正好9厘米长!我这才知道,刚才那并不是我自己的幻觉,而真的是那名男子给我托梦!
  正说着,那老船夫探进头来提醒我们,前面就到胡江镇的地界了,望大家多加小心。

  雍四不知道老船夫何出此言,我也有些不解,当下便问那老人到底是为什么?
  老人说道:“胡江镇是跋淄河地段有名的凶地之一。传说这里积聚了太多的冤魂,所以恶鬼在这里总是闹事。”
  我听老船夫这样说,便问道:“难道这胡江镇就是那琼花盛开之地?”
  老船夫点头道:“胡江镇自古就是琼花集散之地。传说这琼花娇艳无比,举世无双,但也就是因为这,那胡江镇的数十万百姓当年才惨遭灭顶之灾。”

  我也叹息道:“是啊,当年隋炀帝征集了数十万人去开凿那大跋淄河,不知害死了多少无辜百姓,这大跋淄河的滚滚河底也不知沉积了多少具白骨,这波涛汹涌,却是那群鬼哀号之声。”
  雍四不解道:“这跋淄河那么长,死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单单这胡江镇里有这么多冤鬼作孽?”
  那老人叹息道:“还不是因为那琼花惹的祸!”
  雍四不知道这琼花为何物,我却听三叔说过这段历史,便给她讲述起来----胡江镇城位于大跋淄河的南端,是大跋淄河最为凶险的地段之一。胡江镇在隋唐时期,隶属胡江镇。传说当年隋炀帝为去胡江镇一看琼花盛开的美景,特意命人开凿了这条水道。多少民工的血泪流进跋淄河水,因此跋淄河自古就是怨气汹涌,淹死人那是常有的事。
  传说当年隋炀帝为了修建这大跋淄河,横征暴敛,驱使了胡江镇三十万劳工,日夜兼程修筑这跋淄河,弄得两岸人民冤声载道,民不聊生。最后那三十万劳工,饥寒交迫,竟然有一大半病死、累死,被扔进了这跋淄河之中。据说,那些死去的劳工心有不甘,心中郁积了太多的仇恨,断断不肯离去,就化身成恶鬼,在这京杭跋淄河中布起阵阵阴风,兴风作浪。在这河边走路的人,就经常会看到大跋淄河的滚滚波涛中露出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人头。也有那淘米洗菜的妇人,一低头,看到那水中一双血红冷酷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自己。而造成这胡江镇城生灵涂炭的原因,就因为那天下无双的琼花。

  但是也是因为这琼花,使得胡江镇三十万人民生灵涂炭,弄得跋淄河两岸冤声载道,人民颠沛流离,最终纷纷起来造反,这隋朝的政权也随之土崩瓦解了。
  我最后说道:“又有传说,这隋炀帝虽然已死,但是阴魂不散,死后依旧贪恋这琼花的美丽,所以经常在午夜之时驱使起龙舟,浩浩荡荡地开到胡江镇城境内玩赏琼花!在这胡江镇境内,据说曾经有很多人看到过,真真假假,不知真伪。不知道这一次,我们是不是能够撞到?”
  这时,阅天机在外面大喊起来:“别在里面买弄你那点儿五马长枪了,快出来看琼花了!嘻嘻。”
  我心想到外面欣赏一下风景也未尝不可,于是出去了,阅天机说道:“这琼花虽然是害得胡江镇百姓流离失所,但也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美艳。我们正好夜航至此,不如也学着隋炀帝在这航船中泛舟赏花吧。只是千万要小心点儿,不要被那水底下的冤魂给拖下水啊!”
  本来是一句玩笑话,在一旁玩耍的小孩听我说有鬼,却一下子抬起头来,惊恐地说道:“这水里真的有鬼,我就看见过水中有好大好大的船,好多人唱歌,是鬼!那个鬼很漂亮,还给过我一块玉佩。”
  我们几人听那孩子又这样说,不禁一惊。那老人这时大声呵斥道:“你这个小畜牲,在这儿胡言乱语些什么?还不快滚回船里擦船板去!”
  那孩子听老人这样说,却把脖子一梗,说道:“我就是看见了!我还有那个女鬼给我的玉佩呢。”说完,一把拽出系在脖子上的一根红绳。那根红绳在脖子上带得久了,被那油汗浸染,已经变成了黑绳,在那黑绳的末端,果然就有一只玲珑剔透的玉佩。
  这时,雍四见了那玉佩,两眼发直,使劲地抓住我的胳膊,说道:“那个玉佩,是我父亲随身携带之物!”
  我听雍四这样说,便从小儿身上要来这块玉佩。我细细地看着这块玉佩,晶莹剔透果然是块上好的宝玉。我早就听老辈人说过,“金银有价玉无价”,就是说的宝玉能通灵,可以逢凶化吉、驱凶避祸。而且上好的古玉还能识主,不仅能够物归原主,完璧归赵,而且作为定情信物的古玉还能寄托情思,既古雅,又见真情。最为妙绝的是一种玲珑古玉,此玉出土时就是两块相知相连的璞玉,将它们雕琢开后,二者既能单独玩赏,又能合为上佳绝配,最是作为定情信物的首选。因为此玉原本就是一对,上万年交缠在一起,虽然分别两地,但是早已经心有灵犀,点点通透。此玉送与佳人,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旦遇到旧主、故玉,却能鸣音鼓瑟,情谊绵绵。在唐宋时期,便被视为送与佳人的上上之选。

  我仔细打量手上的这块上好宝玉,只见上面雕刻着密密麻麻的古怪文字。我就问雍四:“你知道不知道这古玉上雕刻着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