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通俗幽默学术史——国学史话》
第30节

作者: 邺下风流在晋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24 15:36:37
  但公孙弘却不愿发过董仲舒,非要致董仲舒于死地。
  照我们想象,不该发生这样的事。两人都是学《公羊春秋》的,都是同门兄弟,都在儒学大业兴建的重要关口,当前更需要的是精诚团结。
  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他四十岁才学《春秋》,自然不能和董仲舒从小就苦读《春秋》能比,人家董仲舒学《春秋,》,那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年四季,下帷发奋,刻苦用功。到董仲舒桃李门墙,名扬远近的时候,公孙弘的《春秋》水平还是放猪时自学考试那点水平。
  到后来,董仲舒活学活用《春秋》,他把《春秋》学和阴阳五行学结合起来,又兼采其它各家学说,构建了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春秋》神学体系,以其大胆、新颖、独特、河汉其言的儒学品格震惊了汉武帝,取代了汉初的黄老思想,让盛极一时的黄老思想成了明日黄花,为儒学重建立下了不朽之功。
  董仲舒借助的阴阳五行学说威力极大,具体可参看邹衍先生在战国时的攻击指数。
  董仲舒的儒学也不是孔子、孟子时的儒学,如果孔孟二位看了董仲舒的文章,也会摇头,说这不是本厂的产品,除了包装有点像,里面的货早已不是原样,掺杂了不少东西。什么天人感应,阴阳五行,本厂一概不生产。
  董仲舒委屈地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如果我们的儒学不搞点技术革新,就会被市场抛弃。所以我才在里边下了点猛料。
  不管怎么样,董仲舒的技术革新产品被刘彻先生指定为汉帝国唯一专供产品。

  空说只是浮云,市场才是王道。
  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人物,董仲舒自然感到一种威胁,论学问,自己不如董仲舒;论文凭,董仲舒在汉景帝时就是博士,而自己60岁时才被汉武帝授予博士,中间还因犯错被扣压了十年;论名气,董仲舒海内闻名;论年龄,董仲舒又比自己小好几岁;论地位,当然是自己高了,可是武帝用人从来就不按一般程序走,他只要一句话,董仲舒就可越过自己。
  并且这次武帝把董仲舒从死亡线上拉回,特赦他不死,就是个危险信号,他是不是还想重用董仲舒,董仲舒可是早就看不起自己,说自己的官来路不正。
  公孙弘是个外表宽和而内心深刻好忌的人,当年辕固当着众人的面教育他不要“曲学以阿世”,幸亏辕固早老死了,没有赶上公孙弘当权,要不然,公孙弘会送给他一个刺老虎的机会。

  好了,现在这个机会就给了董仲舒吧。
  他对武帝说:“董仲舒可让他去相胶西王。”
  胶西王刘端是武帝的异母哥哥,他和董仲舒上次为相的那个江都易王刘非是亲哥俩。
  在送董仲舒上路之前,要先交待一下。

  日期:2015-05-01 08:04:28
  在送董仲舒上路之前,要先交待一下。
  我们的董仲舒先生除了研究阴阳五行这些非专业知识外,他对儒家的传统课题“人性”也颇有研究。他有个著名的“性三品”说。
  他把人性分为三品,上品是圣人之性,中品是中民之性,下品是斗筲之性(小人之性)。董仲舒自以为他的性三品已包含了所有的性品,可是他却忽略了一品,那就是性废品。
  董仲舒不久就会碰到这个问题,他要去给作相的那个胶西国王,是个性废品。

  刘端国王很不幸,他患有严重的性功能障碍症,不能近女人,每亲近一次,要病数月。拥有众多的后宫女人,佳丽当前,不能缱绻,是个男人都要疯了。
  刘端有一个特别宠幸的少年当护卫时,与他后宫的这些闲置女人发生了淫乱行为,刘端知道后把这个少年全家都杀了。这事引起了汉朝廷的不满,有人提议惩治刘端。更令汉朝廷发火的是,凡是汉朝廷派来的相(七国之乱后,地方王国的丞相全改叫相,从名义上和中央帝国的丞相区别开来。)刘端都找个罪名把他们告掉,实在找不下罪名告不走的就给他们下毒药,把他们药死。
  这就太无法无天了。
  简直是拿着丞相不当干部。

  汉朝的公卿数次请求杀掉刘端,武帝不忍心,说到底也是自己的哥哥,只是把他的封地削去了一多半。
  刘端心生闷气,想反正我将来也是个老光棍,那就让他们全光了吧。心中恼怒,又没办法,就干脆不管事了,任由国家的府库坏漏,财物粮食烂掉,命令官吏以后也不要收租赋了。然后把他的王宫门卫全部撤掉,宫门全封了,只留一个门出入。他自己穿上老百姓衣裳,姓名一改,出门走了。据说还经常出国溜哒,招呼也不打,胶西国中央办公厅连知道都不知道,全是个人行为。
  刘端可说是个又可怜又可恨的人,可恨在于他不该滥杀无辜,可怜是他由于有性病而导致的性格变态。
  董仲舒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位性废品导致的性格变态病人。虽说董仲舒研究的性和刘端的性不在一个领域。

  刘端听说董仲舒大师来了,对这位汉朝廷空降来的相倒也十分客气,亲自到机场迎接。
  董仲舒继续他的正言直谏,据他在书中回忆,他在对胶西王进谏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胶西王不知那根神经好转,来了兴致,命令董仲舒说:“寡人认为,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文种设计谋灭掉吴国,这三人真是仁人,君以为是不是这回事呀,给寡人说说。”
  董仲舒跪地磕头,说:“臣以为,这三人没一个好东西。什么是仁人,他们应该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可是这三人,设诈而灭人国,怎能算仁人。”
  这句话被后来的班固先生改成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班固认为,就胶西王刘端那个神经质劲,他哪能问出这些话来,于是改成了江都易王问董仲舒。
  可能班固也有点神经过敏,胶西王刘端再神经质,也有间歇性好转的时候,怎么就不能说点正经的呢。
  接下来董仲舒在书中回忆说他趁机进谏,劝这位大爷不要再使诡诈,比如下老鼠药、告黑状、化装出门等极端行为。董仲舒这么写,正说明董仲舒这位国相想尽办法,对危重病人刘端进行了奋力抢救,尽了职责。
  他的那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成为后世许多人的座右铭,也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说这是屁话。围绕这句话展开的讨论、骂战后面还要重叙。
  眼前重要的是,董仲舒觉得自己所处的地方太不安全了。面对这位性格严重分裂症病人刘端,这位性废品病人,自己也无能为力,毕竟自己研究的性不是用来看性病的。并且没准哪天这位性格分裂症病人病情发作,真给自己下点老鼠药,那可就冤枉他娘哭一夜,冤枉死了。他是光棍一条,自己拖家带口的,太不划算了。于是没过多久,他向胶西王递了病假条,回家去了。
  董仲舒这位仕途上的倒霉蛋,光头强,连碰了他生命中的两个狗熊大王,确确实实够倒霉的。回家后踏踏实实以著书为事,后人把他著的那本书命名为《春秋繁露》,这是一部董仲舒用自己的思想语言阐释《春秋》的书,影响深远。

  每逢有什么难题,汉武帝还会派人来询问董仲舒,只是董仲舒以后再也没去做官。董仲舒兴了半天儒学,虽没沾上什么光,但他死后,儿孙们都做了汉朝的大官,也算没有白忙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