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57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10-29 08:55:25
  第三个皇帝,宋真宗赵恒。
  等到了宋朝第三个皇帝期间,赵恒就要给老爸翻案。宋真宗对外宣称,老爹当年没有蓄意杀人,抢夺了伯父的皇位。但是这个花蕊夫人,她确实是死于父亲之手!
  原来,自从得到了花蕊夫人后,赵匡胤就彻底被迷惑了。而看见兄长这种表现后,赵光义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这位伟大英明的贤弟,他就准备动手了。
  有一次,在一个家庭野营中,赵匡胤让弟弟喝酒,赵光义却死活不喝,怎么劝都不管用。最后,赵光义告诉兄长,让我喝酒可以,请花蕊夫人替我摘一朵花,我就喝了这杯酒。

  后来,在花蕊夫人摘花期间,赵光义二话不说,当着自己哥哥的面,就把这个女神射死了。
  要知道,这个故事跟京剧里面的“关羽杀貂蝉”的故事,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实际上,上述的这些花蕊夫人的故事,全都是一堆荒诞不经的传说,且赵匡胤有两个根本的原因,让他犯不着这样去做。
  第一个原因,伤不起。
  对于赵匡胤而言,仅仅因为一个女人,就要诛杀已经臣服自己的孟昶,这让其他人怎么看,让那些还没有归顺自己的北汉、南汉、南唐、吴越的统治者们情何以堪?因为,赵匡胤犯不着为了一个女人,这样中伤自己美好的形象。
  第二个原因,不想要。
  要知道,当南唐李煜带着家眷来到开封后,他的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小周后,不管是相貌,还是才艺,全都胜过花蕊夫人数倍。据历史记载,这个女人曾把赵光义迷得神魂颠倒、不能自拔。那么,为什么赵匡胤却对她没有兴趣,一直不理不睬呢?
  除此之外,根据“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这个故事来看,赵匡胤是一个武艺高强、爱打抱不平,却不好女色的主儿。
  要知道,整整一千里的行程,面对绝色美女(这个很重要)赵京娘的不断诱惑,赵匡胤居然不理不睬。他最后还勃然大怒,狠狠地把这个美女骂了一顿。

  可见,对于女色,赵匡胤是比较克制的。而且在史料的记载中,自太祖一朝,后宫所有嫔妃加上宫女,也就300多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隋炀帝期间,后宫人数超过3万!唐太宗、唐玄宗期间,后宫人数也要上万。
  这么一对比的话,您就会知道了,在这种既要面子,又不屑美女的背景下,赵匡胤根本就不会收了花蕊夫人,更不会为了这个女子去杀害孟昶。
  那么,既然不是因为女色杀人,那么这个孟昶又是怎么死的?他是赵匡胤害死的吗?又是一个什么原因,非要赵匡胤置孟昶于死地呢?
  日期:2015-10-31 21:40:35

  蜀国之乱
  据说,在孟昶死的前几天,赵匡胤曾经请他喝酒,结果这顿饭菜吃完后,孟昶就不行了。他立刻书写了一份遗书,说自己本来就有疾病,早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恐怕要跟陛下永别了等等。
  当然了,虽然这封遗书的作者是孟昶,但是咱们都知道,这个遗书到底是一个什么玩意儿!
  在古代,所谓的遗书,他根本就不是本人的遗嘱!即使是那皇帝的遗诏,也都是大臣代写的。因此,这些遗书上的真实内容,我们就不敢恭维了,反正人已经死了,你还能爬起来算账不成?
  要知道,如果孟昶真有疾病的话,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不可能在历史的记载中,没有留下一丁点儿的蛛丝马迹。而且,如果这位君主真是病死的话,正史上也会留下相应的记录,不可能只留下“孟昶卒”这三个莫名其妙的字。
  因此,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这位君主绝不是正常死亡,他的死亡原因,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实际上,排除花蕊夫人这个因素,孟昶的意外暴亡,还得从根源上说起,就是从蜀国开始寻找这个原因。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孟昶刚刚进京,蜀国就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暴乱。在这种背景下,假设赵匡胤留着孟昶,他就会成为蜀国叛军的精神领袖,甚至有人可以冒名顶替他,就用他的旗帜在蜀地造反!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孟昶只能自认倒霉了,为了赵匡胤的江山社稷,他不死,谁死?
  他必须死!
  这,就是孟昶死亡的真正原因,不管是赵匡胤杀死也好,还是孟昶自知大限将至,把自己活活吓死也罢,总之他都活不了。

  当然了,即使孟昶死了,那场席卷蜀地的大规模叛乱,也不会因此而停下了,甚至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威胁到宋朝的统治了。
  然而,对于这种大规模的叛乱,如果追其缘由的话,这都是赵匡胤自己种的果、造的孽。而且,还是两回孽。
  赵匡胤第一回造的孽,兵发四川的协议问题。
  还记得当年赵匡胤的协议吗?攻陷了四川后,国家只要土地和人口,至于那些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全都是宋军将士的赏钱。
  大错就此铸成!
  自从进了成都以后,对于宋朝士兵而言,就一个字:抢!玩儿命地抢!只要能够看得见的东西,这些全都是我的赏钱!
  至此,在这种“全兵皆匪”的情况下,不管是大户人家的金银财宝,还是小商小贩的绫罗绸缎,又或者是那灵秀美丽的四川妹子,这些都成为宋军主要的攻击目标。他们见什么抢什么,简直到了无恶不作、无法无天的境地。
  当然了,至于能管理他们的宋军统帅王全斌,您还是忘了他吧。人家根本不理不睬,也不会去扫了大家的兴。除此之外,虽然这位仁兄没有参与打砸抢劫活动,但他直接进了后蜀的国库。
  整整十六万贯,这就是王全斌私吞的金钱。而他自己,也成为宋军的榜样。

  就这样,虽然没有发生屠城的悲剧,但是此时此刻的成都,如果用“人间地狱”来形容,也绝不为过。
  殊不知,一个星期后,当另外一支部队到达后,就彻底给这个城市火上浇了一把油,伤口上再次撒了一把盐。
  这支部队,就是姗姗来迟的东路军。
  得知东路宋军达到后,孟昶哪里敢怠慢,他又演练了一遍“投降礼”,也给刘光义准备了一份大礼。当然了,咱们也要理解孟昶的心情,毕竟自己都成亡国之君了,鬼知道哪路神仙能够得罪,还是多给一些香油钱吧。
  殊不知,孟昶的这个无心之举,却彻底让宋朝这两路人马决裂。
  原来,当王全斌得知刘光义也得到了一份投降礼物,而且一模一样后,他的内心这叫一个不忿、不平呀!

  王全斌认为:我们走的都是羊肠小道、剑门天险,都快变成飞檐走壁的猿猴了。你们东路军不过是坐坐船,凭啥跟我一样的待遇!
  刘光义认为:你这是扯淡!我们是逆流而上的,你知道纤夫拉船,要费多大的劲吗?你知道那个夔州“马奇诺防线”,我们打下来多费劲吗?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不你自己去试试。
  就这样,这两路大军纷纷争功,谁也不服谁,就差拔刀互砍了。而他们这种互相拆台、互相嫉怨的结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当时,赵匡胤给出的分赃方案是,大家一起共同商议、统筹安排。但是,由于这两路大军“分赃太均”了,所以他们出现了分歧,大家各执异议,根本无法求同存异。到了最后,王全斌等人一拍脑门,“我们不管了,你们爱咋咋地吧”!
  至此,在王全斌等人的默许下,成都的局面终于失控,到处都是抢劫的宋朝士兵,到处都是遭苦遭难的后蜀百姓。以至于史书上都是这样记载的:蜀民苦之。
  殊不知,就在成都这种“遍地干柴”的背景下,一个人再次的无心之举,彻底成就了这把“烈火”。
  这个人,还是那个活该倒霉的赵匡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