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通俗幽默学术史——国学史话》
第22节

作者: 邺下风流在晋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邦起兵后,刘交同学正被迫辍学在家,闲着没事,也跟着造反吧,在刘邦的军队中担任总部机要秘书,看来书没白念,很受刘邦亲爱。刘邦作了皇帝后,封刘交为楚王,被后人称为“楚元王”。
  刘交到他的楚国后,把他的同学穆生、白生、申培都叫来,封为中大夫,让他们也一起分享社会变革带来的红利。后来又听说当年的老师浮丘伯这时在京城长安,又派儿子刘郢与申培前往长安学习,把因秦末大乱而中断的师缘续上,顺便让申培补补课。
  经过深造学习,申培成了《诗》学最为精通的人,被汉文帝拜为博士。出于对知识的尊重,我们以后就改叫他申公吧。
  元王刘交病逝,消息传到长安,刘郢从长安辞职赶回去奔丧,并担任了楚王一职。申公也随刘郢一块儿回去,当了太子刘戊的老师。刘戊不好学,是个疾学如仇的学生,对老师申公十分痛恨。就因为有他爹刘郢在,才不敢乍刺。谁料四年后,刘郢死了,刘戊接班,当上了楚王。他的报复老师的机会来了。
  申公还茫然不绝。还是穆生看出了苗头,他对申公、白生二人说:“咱们可以走了。不见王对我们意思怠慢了吗?过去还给我们设个座,现在座撤了,屁股没地坐了,你还看不出来吗,这相当于打了我们脸了。再不走,楚人将会夹住我们的脖子带我们游街的。”

  申公、白生两位诗人还抱着幻想,劝说穆生道:“独不念先王对我们的德吗?现在王一旦失礼,我们就拍屁股走人,有点不该吧。我申培怎么着也是个让王培养了这么多年的老知诗分子,总不能说撤就撤吧。”
  穆生说:“先王之所以礼待我们三人,是为道。现在王忽略我们,是忘道。忘道的人,你还怎么能和他在一条道上。《周易》上说,知几那是神人吧!君子见几而作,不能等到天黑了再走。”说完谢病而去。
  申公、白生选择了留下。果然不久,楚王刘戊找了个借口,把他俩用铁锁夹脖子缀耳,钳于市上游街。完后又让他俩儿穿着红色的囚衣制服,拿杵臼在大街上舂米。哪里还有什么师道尊严。这是自孔子开办儒学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学生侮辱老师的事件,偏偏让跑到楚国分红的申公给赶上了。
  后来被放出后,申公又悔又愧,连夜奔回了鲁地老家,终生不想出门,成了一辈子的心痛。
  出人意料的是,听说申公从楚国归来,许多人上门请求收自己为学生,前来受业者多达千人。申公成了鲁诗的传授者,为鲁地的诗学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楚王刘戊不久就参加了由吴王挑旗的叛乱,成了其中的二号铁杆人物。他们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开始进攻中央政府。
  上文说,晁错受书后回来当上了太子舍人,过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惹起这么多王愤来呢?
  请看下回……。
  日期:2015-03-30 12:42:19

  第十一回  老生儒子开始互掐  少年汉武方思振作
  晁错自从跟伏胜受《尚书》归来后,从太子舍人一直升迁为太子家令,成了太子的红人,很受太子亲爱,对他言听计从。太子家都管晁错叫“智囊”
  汉文帝死,太子即位,这就是汉景帝。晁错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晁错看到刘邦分封的诸侯国势力过大,担心有一天尾大不掉,威胁到汉朝廷,于是向景帝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封地。
  对于晁错的土改建议,汉景帝犹豫不决,担心会引起反抗。晁错说:“诸侯王迟早是要反的,削藩现在反,不削藩将来也要反。”景帝这才下定了决心。
  果然,土改政策下达后,七个大地主发动了叛乱,他们扬言要进京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人晁错。这一招后来有许多人模仿,比如唐朝的安禄山,明朝的朱棣,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主。最不要脸的是吴三桂,本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却打着为君父报仇的旗号,道德情操还不如一个为争女人打得死去活来的街头小混混,人家可都是公开亮牌的。
  汉景帝吓昏了头,听信了人言,没有走司法程序,不经审判就把晁错穿着朝衣(工作服)斩于东市。皇帝干事连个劫道的都不如,让人看着寒心.
  晁错死了,反兵仍然不退,景帝才知铸成一错,后悔不已。投机取巧不成,最后还是靠出兵平定了七国之乱。
  二杆子刘戊被迫自杀。
  经过这一番折腾,景帝很少有大的动作了,继续推行他的黄老治国术。
  推行黄老术跟景帝从小受的教育也有很大关系。景帝母亲窦太后喜爱读黄老书,对景帝管教很严,让他也得读《老子》等书。景帝受此影响,也好黄老,内心里对儒生也不反对,就和父亲汉文帝一样,也立了一些儒学博士,两家都不得罪。
  儒家是讲究有为的,黄老是讲清静无为的,一个在台下,一个在台上被人扶持,台下有为的憋不住,总想蹿到台上。

  两家碰到一起时,话不投机,难免要吵架。
  日期:2015-03-30 15:30:24
  经过这一番折腾,景帝很少有大的动作了,继续推行他的黄老治国术。
  改为:景帝很少有大的动作了,继续推行他的黄老无为治国术。

  日期:2015-03-30 20:54:31
  这一天,儒家《诗》学博士辕固生与黄老派的黄生在景帝前讨论问题,说着说着,两位男生就吵了起来。
  黄生说:“商汤、周武王那里是受命而王?是杀死自己的国君后才当上王的,应当受到道义的谴责。”
  辕固生说:“不然。桀、纣虐乱,天下民心都归向了汤、武,汤、武顺民心而诛杀桀、纣,不得已而王。这不是受命是什么?”
  黄生说:“帽子虽破也必戴在头上,鞋子虽破也必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什么东西都有个上下之分。桀、纣虽然失道,然而那是君上;汤、武虽圣明,也只是个臣下。君主有了点过错,臣下不好好规劝主子,反而借口主子犯错把人家给作了,自己当主子,这不是杀是什么?”
  辕固说:“若必照你说,帽子、鞋不能颠倒,那我们的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位这事办错了,只能永远当破鞋了?”
  景帝一看两人吵架,扯到了自己爷爷的皇位来源。当代政治总是敏感话题,赶紧出来打圆场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说不知味。谈学问不谈鞋帽儿,也不能说是愚蠢。”

  儒生辕固在与黄老派的争论中占了上分,黄老生们自不甘心,气不过,就在窦太后面前说儒生辕固对我们黄老有意见,公然反对黄老,扬言要扫黄打非,不听人劝,很是顽固。
  窦太后一听,这还了得!嗯,是该给这位顽固派分子上上政治课了。就把辕固叫了来说:“我想听听你给我讲讲《老子》书中的大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