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通俗幽默学术史——国学史话》
第8节

作者: 邺下风流在晋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墨子又告诫儒家其他学生说:“你们儒家有四条足以丧天下。
  一,你们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这让天和鬼都不高兴,这一点足以丧天下。
  二,你们厚葬久丧,给死人穿上几层好衣裳,小棺材外罩大棺材,送死人就像送他出门远行。三年哭泣,哭得要让人扶着才起来,拿着杖才能行走,弄得耳不闻,目无见,这足以丧天下。
  三,你们弦歌鼓舞,习惯弄声作乐,这足以丧天下。

  四,你们说命,以为人有命,又认为贫富寿夭、治乱安危都是命中注定,弄得上边的人不想听话,下边的人没心干活,这足以丧天下。”
  儒家弟子齐声反对,说:“hooey (胡擂),先生毁儒太过分了。”
  墨子说:“你们如果没有这四条,而我却说,那是我毁。现在你们本来就有这四条,那就不是毁。好好反省一下你们的儒四条吧。”
  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墨子也经常出去跑业务,和孔子一样,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上路前,弟子问,如见了四方之君(各国领导),我们将说些什么呢?
  墨子给他们传授跑业务知识,说:“凡入国,我们一进去,要先拣重要的说。如这个国家昏乱,我们就跟他谈尚贤、尚同,让他以人为本。如这个国家穷,我们就谈节用、节葬,让他增加经济实力。如这个国家的头头耽于音乐,沉湎于酒,就跟他谈非乐、非命,给他送点清凉剂。如这个国家淫僻无礼,就谈尊天、事鬼,给他普及一下科学知识,让他知道害怕。如果这个国家只知道侵夺别国,就谈兼爱、非攻,给他讲讲什么叫和平发展。”

  由于讲究做业务方法,适销对路,墨子的教义当时很有市场,业务也开展开来。墨子周游列国的车队十分繁忙,说是席不暇暖,墨突不黔(席子不等身子捂热、房子烟囱还没熏黑就上路了。)业务确实很繁忙。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楚国、越国等国都想给他封地,作为他跑业务的提成,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这些提成是弟子们说的,这和孔子被弟子们传说楚国要送他700里地一样,墨子弟子是否也张嘴就来,拿别人的土地白送人,已无从考证了。总地来说吧,业绩还是有的。

  日期:2015-02-14 23:31:26
  有儒家弟子对墨子说:“你带着人四处游说,多么累呀!你看那美女,不用出门,就有人争着来求。如果美女也像你一样边走边炫,恐怕就会没人要了。”
  墨子说:“现在的世道,喜欢美女的人很多,而美女又是稀缺旷产,美女们虽不出门,人们也会来求。而追求善的人很少,结果善成了无名产品,如不做广告,强说人,人们更不知了。所以得边走边宣,以便让人知道。”

  跟墨子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墨子弟子有一点不同于孔子的学生,那就是墨子弟子中有许多勇士,这些人都是些侠客义士,轻生薄死,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就会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的学生还学习许多实用技能,从他的教程可推断出,墨子开的是个职业专科学校,他的学生文化素质没有孔子学院的高。
  对比一下,墨子职业专科学校的高材生被尊为“巨子”,孔子学院的优秀生被称为“硕儒”。硕儒按现代学位划分,最起码是个硕士。而巨子呢,现在也弄不清是个什么学位。
  尽管有这些文化素质方面的差异,墨子学校还是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了明星职业技术学校,和孔子学院一起成了当时的两大著名学府,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双子星座。墨校偏重理工科的校风很像我们现在的清华大学,而孔院呢,就把它比作北大吧。儒学与墨学成了当时的两大显学。
  墨子学校能成为明星学校不是偶然的,这跟校长本身有很大关系。墨校长就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曾用三年工夫做了只木鸢,结果只飞了一天就说坏了,不再举行飞行表演了。尽管如此,这事在当时还是引起很大轰动,让学生们很是佩服。鲁班的木工,墨子的飞鸢,当时称为双绝。
  墨子造的木鸢可说是最早的飞行器模型,可惜自近代飞机出现之前,中国的天空再也没有墨子的飞机来过。他的飞行器原理是失传了,还是变成风筝了,还是本来就是只木制的鸟风筝,已经说不清了。
  但墨子擅长机械制造是肯定的。这位工程师还擅长写文章,他的文章写得质朴动人,喜欢用推理,使用了三表法,有原有本,很是实用,不亏是机械师的手笔,字数上也比老子、孔子的文章加长了许多。只是语言没有文采,惹起了许多人非议。楚王曾经问墨学弟子田俅,为什么墨子这位显学大师写的文章文采这么不显眼?田俅是这么辩解的:
  伴娘太美了会影响新娘,盒子太美了会影响里边的珠子,墨子怕文章太美了妨碍使用效果,所以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言多不辩)
  日期:2015-02-15 23:28:27
  说完了墨子,再说说他的学生。由于后来墨学式微,墨子学生出名的不多。最著名的是他的大弟子禽滑釐,由于文化素质高,能力强,成了墨界的成功人士(更正一下,当年人家叫成功士人),所以在墨界被尊称为禽子。禽子原来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后来转校跟墨子学习,被墨子着力培养,成了大弟子。禽子和道家学派的杨朱有一段对话十分著名。
  说杨朱不写文章,也在家里呆不住,既然当不了网络写手和宅男,就常出去转悠。杨朱说话还是有一套的,(可参看把他哥哥譬如成狗的那句雷人语)。他的话很吸引人,就有一些墨家弟子转而跟他学习开了。跟墨子活得是有点累,不如跟道家活得轻松。禽子一看杨朱抢走了自己的生源,就去找杨朱理论。
  禽子问:“你老在这歪歪叽叽忽悠人,我来问你,从你身上拔根毛,救济一下这个世界,行不行?”
  杨朱说:“少来这一套,这个世界不是一根汗毛所能救济的。”
  禽子说:“假如就差你这一根汗毛就能救济,你肯让用用吗。”
  杨朱不说话了。

  他后来被差评为一毛不拔。
  杨朱这次真漏傻了,他还不如我们这些常人,连一句顺嘴的漂亮话都不会说。结结实实当了个自私自利的型男,被后来各家骂了几千年。
  “空谈无用,还是墨家的实业救国呀。”人们感叹道。
  墨家对道家取得了决定性的阶段胜利。
  儒道墨后,道术继续为天下裂。
  接着裂开的是纵横家、小说家、农家、阴阳家、名家、法家、杂家。
  当时人说“诸子百家”,其实把他们合并同类项后就这十家。这时的小说家还十分不起眼,只限于散布一些小道消息,没人拿他当回事,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那九家,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九流”。“九流”这个词今天听起来有点远了,九家也早已风流云散。借用毛主席诗词描述一下九流十家的命运,就是:当年那是“茫茫九派流中国”,好不热闹,后来只落得“沉沉一线穿南北”(儒家),多么单调。中间忽然“烟雨莽苍苍”,游人如织,放眼寻去,只见“佛道锁大江”,在烟雨濛濛中,直看得人心潮逐浪,高下心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