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51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9-22 08:42:14
  开国者天天吃荤
  在折腾了小半年后,湖南这块烫手的山芋,终于被赵匡胤咽下肚了。
  为了平息这些叛乱,赵匡胤到底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的士兵,他已经心中没数了。就连自己的那位兄长、亦师亦友的慕容延钊,也因为忙着到处平叛,导致连气带累,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
  这一切的损失后果,全都是李处耘一人之罪!要不是他执意拍摄《舌尖上的湖南》,哪有现在这么大的动乱!
  为了惩罚这个吃人的魔鬼,赵匡胤把李处耘轰出了朝廷,让他到地方上去“改造学习”了!结果,仅仅改造了三年,李处耘就离奇逝世了,死时仅仅47岁。
  对于他的死,不厚道的人会说:这是因为他干了太多的缺德事,自知亏心无比,被鬼魂索了命;厚道的人会说:这是李处耘坐立不安,有人成心逼迫他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历史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处耘惧,不敢自明”的话。而李处耘到底怕谁,他又有什么话不敢说,估计您已经心知肚明了吧。
  不管怎样,伴随着这个杀人魔头的离奇逝世,赵匡胤终于平息了荆南、湖南两地。对这两个半割据政权的平息,使他获得了一把犀利无比的尖刀。这把刀不仅狠狠地插入了其他南方割据政权的心脏,而且彻底断开了南方两大强国,即后蜀与南唐之间所有的联系。
  至此,不管是那“天府之国”的四川,还是那“赋税重地”的江浙,它们都完全暴露在了赵匡胤的铁蹄之下。宋朝统一天下的脚步,将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提速了。
  然而,就在此时,赵匡胤心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也如期而至了。
  自从夺取了荆州后,赵匡胤就惊讶地发现,自己仿佛穿越回到了三国时代。

  隔着长江,那是东吴的领地;剑门之里,那是蜀汉的乐土,如今我这个乱世奸雄“曹操”,是应该先去找南唐的“孙权”,大家一起会猎于吴呢?还是应该去找后蜀的“刘备”,大家一起煮酒论英雄?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办!
  要知道,如果时光退回到后周时期,这个问题就太简单了。柴荣根本就不会想,他会第一时间提刀直奔南唐,因为那里有他700万缗的存款!然而,对于赵匡胤而言,他却不能这么干,因为南唐的新君李煜,他已经彻底臣服自己了(后面再说)。对于这么一个比孙子还孙子的孙子,赵匡胤实在拉不下脸。
  因为,作为一个有超级影响力的大国君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赵匡胤不能不要脸!
  那么,不能动南唐,只能去找后蜀的霉头了。而这个后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这个国家的君主,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唐末时,最早在中国这片最隐蔽、最安全地方建国的人,就是因不服后梁而称帝的王建。他建立的国家国号“蜀”,史称“前蜀”。
  根据古书记载,王建在位时期,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得以大治。然而,根据民间的记载,这个王建的口碑就没有那么好了,他不仅恶贯满盈,还得到了一个全新的头衔:“忘八端”,也称为“王八蛋”。

  原来,儒家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把这定为做人之根本。如果一条没有、一条不占,那就是一个“忘八端”的禽兽了。
  后来,百姓为了骂前蜀君主王建,就取“忘八端”的谐音,称呼其为“王八蛋”,意思是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根本不配做人。
  可见,“王八蛋”这个骂人的词汇,跟“王八”和“蛋”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忘八端”的谐音,才是“王八蛋”一词的真正由来。
  当然了,得到了这么一个外号,王建统治的前蜀,也就可想而知了。
  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蜀,前蜀第二代当家王衍投降,前蜀灭亡。同年,为了管理蜀地,李存勖派遣孟知祥前往四川,主持蜀地的所有军政事务。

  事实证明,这是后唐最差的一个决定。
  公元934年,在当了整整9年孙子后,孟知祥宣布登基称帝,国号也称“蜀”,史称“后蜀”。
  当然了,根据古书记载,孟知祥初到蜀地的时候,并没有割据一方的意图。然而,等到了蜀地后,在看见这“沃野千里、雄兵百万”的天府之国后,孟知祥立刻产生了割据一方的想法。
  然而,孟知祥虽然有当皇帝的实力跟野心,但他实在没有这个命。仅仅在位了半年,孟知祥就驾鹤西去、与世长辞了。
  孟知祥死后,他的第三个儿子孟昶登基称帝,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蜀后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