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街第三部——危机边缘》
第17节

作者: 摩罗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李怀明立即匆忙套好防护服,由小林博士陪同返回到病毒实验室,小林博士用自己的门禁卡刷了下密码锁,门开了后,她因为没有穿防护服,不能进病毒实验室,只能叮嘱已经穿戴好防护设备的李怀明尽快找到工具箱,快去快回。
  李怀明自然急忙点头,一脚踏入了病毒实验室,很快气压封闭门就在他身后重重地闭合上了。
  这一切自然都是李怀明的计划了,他选择了例行火警演习的这一天,按照逼真原则,基地关闭了非必要的电源设备,包括原本24小时监控视频,整个演习时间预设为30分钟。

  从李怀明他们接到警报开始撤离到他返回,已经过去20分钟了,时间所剩不多。
  李怀明借助实验室里几盏照明灯光,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故意落下的工具箱,他翻开工具箱迅速找到一柄强光手电和那只藏在一堆工具里的采集器。
  借助灯光,他摸到了那个标有“毒株样本”的冷藏柜,他早从工作人员那里打听过,所有病毒样本都是按其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字母来排序安放的,这个A病毒应该也不例外,他兴冲冲地打开柜子,从字母A开始找到了字母W,但是根本没有找到A病毒的样本,他有些惊慌,因为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他下意识看了下实验室里的挂钟,从他进来到找寻毒株,已经过去3分钟了,没多少时间,整个演习就会结束,通电恢复,那名视频监控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他的所作所为。

  他深吸了口气,冷静了下,他清楚这个A病毒是与众不同的病毒样本,应该会被特殊安置,
  于是他再次上下仔细检查了下病毒柜,发现在柜子上侧还有个抽屉,上面的标签上写着AAA,他欣喜地抽出抽屉,果然里面的试管架上插着6只装满红色液体的试管,旁边的圆形培养皿里,也盛放着不知名的黑色溶液,这些试管和培养皿上的标签都贴有标签,上面清楚写着A病毒的英文名称,李怀明终于找到了。
  他急忙抽出笔状采集器,轻轻旋钮了下,从笔头处探出了细细的采集针头,他按照之前陌生人交给他的方式,将针头插进一个试管内,然后反向旋钮了,针头就吸入了几毫升的A病毒样本,随之针头也自然收进了采集器内。
  日期:2015-02-24 20:55:00
  第三节
  雪地车一路奔驰,无聊单调的路途使得李怀明极度疲倦和焦躁,因为途中没有什么信号,他不能像在基地那样可以随时获取家中的信息,得知妻子孩子最新状况,他只希望能尽快到达目的地,完成任务,好早点和家里联系上。

  可惜雪地车由于自身马力有限,油门踩到底,也就35公里左右,比普通自行车稍快点。
  李怀明比以往更加焦躁地期望能熬过一段段乏味的旅途,进入到工作状态,忙碌的工作反而能让原本就不善言辞的他得到些许的放松,忘却内心的苦闷和焦虑。
  这一路行进就是20多天的时间过去了,南极的气候十分特殊,风力很大,但是极为干燥,平均-25℃--50℃左右;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李怀明此时正处于南极的暖季,从早到晚都是阳光高照,不辨昼夜,极易让人的生物钟紊乱。
  为了保证安全,李怀明基本上是开8个小时车就尽量停下来休息3-5个小时,雪地车里备有各种他喜欢听的CD和一些MP3音乐,实际上他也就听听一些网络上的口水歌和一些传统的相声段子,而最让他百听不厌的是细心的女儿有一年拉着妈妈给他录的一段大约半个小时的祝福他生日快乐的录音,,录制为了MP3,通过基地的通讯电子邮箱发送给了他,这让李怀明惊喜不已,每次出车都会在车上反复听着这段录音,心里洋溢着难言的幸福感。

  这天,他看了看GPS,显示距离检修的科考站大约还有不到五分之一的路程了,李怀明的心里有了一些轻松和愉悦,他想着女儿在新学期的期中考应该结束了,不知道考的如何,就要上中学了,学业上丝毫马虎不得。
  正在有些分神,忽然雪地车上的车载气象雷达显示警报,显示距离10公里以外有团特殊的云团正在慢慢充斥着雷达屏幕,几乎分辨不出面积和范围。
  受过极地培训的李怀明意识到自己可能碰见了南极科考活动中最令人惊慌的“乳白天空”,这是一种南极所特有的气象环境,是当整个冰原环境充满积雪,而天空又均匀地布满了厚厚的白色云层,天地交融,看不出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地平线,没有了任何可以辨识的深度和参考物,天地间浑然一片,而些许的光线又投过云层反射到洁白的大地上,形成了形成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天空,令人仿佛置身于一桶粘稠的牛奶桶里,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整个人天旋地转,两眼发晕。

  这种环境下,人或者任何交通工具闯入,都会因为失去辨识,信号不通而造成车毁人亡或者飞机坠机等悲剧,而此类悲剧,在南极探险史和考察史上是屡见不鲜的。1958年,在埃尔斯沃恩基地,一名直升飞机驾驶员就因遇到这种可怕的坏天气,顿时失去控制而坠机身亡。1971年,一名驾驶LC-130大力神飞机的美国人,在距离特雷阿德利埃200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乳白天空,突然失去联系,一直下落不明。

  李怀明早就从其他科考队员那里得知这种恶劣气候的厉害,知道对待这种气候,遇上了就只能乖乖地等着不动,等待云团慢慢消融,也许一天两天,也许十天半个月也说不准;或者就提前获得警报,远远地绕开这个地区,但是因为“乳白天空”往往范围巨大,几百平方公里是常有的事情,绕行有时往往就是几百公里,这样做不但耽误时间,极大可能会突破原有的最大路程时间预计,无谓地增加了油量消耗以及养料物资的消耗。

  糟糕的现状是李怀明根本没有预料到也不想遇见的,突进“乳白天空”,可能就是漫长地等待,也会耽误时间消耗养料;绕行就是几百公里,剩下的储备是不是可以能坚持到目的地还是个未知数,而在这荒无人烟的“白色星球”一旦车子抛锚,根本就没人能及时知晓和拯救,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办?这让李怀明焦急不安起来,他害怕遇到不测,不是因为胆小,而是根本没法想到瘫痪在床的妻子没了自己的照料,该怎么活下去,可爱伶俐的女儿没了父亲,又会有多么悲惨的童年?
  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亲人的热爱让李怀明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坚持到最后。

  于是他稍微平复了下心情,认真分析了下气象雷达显示的面积,在心里默默做了大致的估测:眼前情况是,硬闯等待云团过去,显然太被动,因为根本不清楚这个“乳白天空”何时可以消退,那么只能绕行了,根据雷达显示,“乳白天空”的直径大约100公里,也就是说自己起码要绕行200公里以上才能彻底躲过“乳白天空”的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