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史:探究史记背后真相,戳穿中国历史之终极阴谋与谎言》
第36节

作者: 扫地保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一,作为合格的中车府令,既要有合格的驾驭车马之术,又要肩负一定的护卫之责,所以赵高一定是那种在武力方面特别强悍之人。
  其二,秦朝是个以法治国的朝代,而赵高非常熟悉法律条文规定,后来秦始皇还特意让他当皇子胡亥的法律学老师,可见其对法律的认识不是一般的鹦鹉学舌的水平,而是有相当高的造诣和不凡见解。
  其三,赵高还是胡亥的书法老师,在当时他是和丞相李斯齐名的书法大家。据信在秦朝的文字改革过程中,他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赵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角色。秦始皇提拔他当了中车府令,可以说是用得其所。作为秦始皇深为信任的身边工作人员,赵高无疑是最了解秦始皇工作和行动规律的人,而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我们知道,秦始皇对于自己的行动信息等是要求严格保密的,胆敢有丝毫泄露者杀无赦。所以,身处中车府令这一最关键岗位的赵高,一定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除了秦始皇,跟其他人都保持足够的距离。但是奇怪的事情又出现了!那就是被任命为中车府令后,“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

  私事!刚被秦始皇提拔到特殊关键岗位上来,就敢私事公子?这可能吗?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即便秦始皇没有明说,至少也已经很明白地流露出了胡亥是储君的意思,文武全才的赵高之与胡亥的接近,实为秦始皇为胡亥指定老师的做法——既为爱子寻得了名师,又在没有明确立储的情况下不招惹口舌和各种猜想。所以,这可以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前面所论证的,即秦始皇本来就是要传位给胡亥。

  日期:2014-11-03 10:32:38

  3.秦始皇的遗诏
  事情真正开始发生变化,是秦始皇的去世。按照传统的历史记载,事情是这样的:“至平原津而病……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字面意思是让公子扶苏回来奔丧参与葬礼。但是这封信没有最后发出去,被赵高截留了。
  然后,在赵高的鼓动下,公子胡亥与李斯一起密谋废掉这个诏书,矫诏立胡亥为太子继承人,并杀掉了扶苏,从而改变了秦始皇的想法,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件事,真的是这样的吗?
  日期:2014-11-03 10:33:22
  【就算有这么一封诏书!这个诏书的含义也未必就是要传位。】
  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论证过了的,秦始皇本来就是要传位给胡亥的,(如果这真是个阴谋的话,这个惊天阴谋是怎样被泄露出来的呢?要知道这件事完全是赵高、李斯、胡亥三个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别人也不可能知道)即便真有这样一封秦始皇给扶苏的诏书,其含义也未必是要让扶苏回来继位,反而也有可能是秦始皇为胡亥顺利继位所作的安排。
  理由之一:首先,秦始皇未必没有留传位诏书给胡亥,这样的诏书如果有的话,完全有可能被后来者视而不见,以便有利于对胡亥的栽赃。其次,即便不留诏书给胡亥,跟随秦始皇外出巡幸的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也完全可以是口头遗诏的证明人、承办人。这样的情况在后世很多,事实上很多皇帝的遗诏也就是“顾命大臣”所草拟。
  理由之二,只给扶苏诏书,让他从军中回京奔丧,是因为秦始皇不放心扶苏——秦始皇虽然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显而易见的能够跟胡亥争夺皇位的只有扶苏,并且他为三十万精锐大军的监军,这对胡亥继位是个强大的威胁。要知道秦始皇对此是有亲身经历的——秦始皇八年,统帅大军攻打赵国的秦始皇的异母弟、长安君成蟜就带兵造反了。所以,将胡亥调离军队,既降低了对胡亥继位的威胁,又客观上保护了扶苏不走上带兵谋反的道路。

  理由之三,在胡亥继位后,赵高升职为郎中令。郎中令这一官职是九卿中的第二名,也算是高官,主管宫廷内的宿卫,也管很多政令事宜。可以说这确实是个要职,相当于中央警卫局长兼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角色,但不显耀——尤其是赵高原来的职位中车府令,也是一个类似的职位,由中车府令升为郎中令,考虑到在新老皇帝交替的时机,这样的升迁实在是非常正常的,也算不上超擢,当然更说不上是对有功人员的酬庸——这更进一步说明了,胡亥继位是个正常的事件,所以二世胡亥并没有将他提拔到三公这样的地位。

  日期:2014-11-03 10:34:05
  如果我们上面的推理是靠谱的话,那么后来为什么又要杀死扶苏与蒙恬兄弟呢?
  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阴谋所在:传位于胡亥,本来就是秦始皇的心意;有诏书给扶苏,也是秦始皇的想法——既保证幼子顺利登基,又保护扶苏,不发生兄弟相残的变故。
  但是,确实有人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就是赵高。作为主谋的赵高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强烈的功名心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报复蒙恬蒙毅兄弟。因为“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可以想象,赵高是将蒙氏兄弟恨之入骨的。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蒙氏兄弟一文一武,乃是国之栋梁,可以说是人莫予毒的。无论是扶苏还是胡亥继位,蒙氏兄弟都将仍然受宠。

  赵高要扳倒他们,只能从扶苏下手——要干掉扶苏就要顺便干掉蒙恬,干掉了蒙恬就不能留蒙毅。只能借刀杀人了!
  他劝说胡亥:留下扶苏实在不是万全之策。万一扶苏到时候不听指挥呢?就算扶苏听话,万一蒙恬等人怂恿扶苏造反呢?与其到时候横生枝节,何不就借此时说什么是什么的时候,先下手为强,彻底斩草除根呢?这不算违背父皇的旨意,这样做也是为了大秦帝国江山万年嘛!
  劝说李斯就容易得多了:反正太子胡亥马上也要成皇帝了,不管怎样都是他说了算的,他想杀掉扶苏是一定杀得掉的——但是对您而言,假如在太子还没有正式登基之前,听从太子胡亥指挥,杀掉扶苏,至少这还算有拥立之功;另外,杀掉扶苏,蒙氏兄弟也可一并收拾了,这不是也给丞相您去掉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嘛!所以,这可是永保富贵的大好机会,否则,等胡亥登基后,哼哼……
  读者诸君可以想象,对胡亥与李斯而言,同意赵高的意见,诛杀扶苏与蒙恬兄弟,甚至都不算矫诏!是不是说服的难度要低得多了,也容易被接受了呢?
  正是从这时开始,赵高开始全权导演秦朝灭亡的大戏。
  日期:2014-11-03 10:34:31
  【还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诏书这回事!】

  在讨论这种可能性之前,我想先假设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美国的白宫,还是中国的中南海,他们对本国或国际某一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会天下皆知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能看到的,永远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真正的权谋、交易、斗争,是普通人永远也看不到的,更不要说尽人皆知了。无论是资讯多么发达,这种资讯永远在政权的最顶层流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