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
第1节

作者: 老夫无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1 20:16:00
  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
  ----宋·张载
  我有一个真实的感觉:此前,曾经有人全面、准确地读懂过老子和他的《道德经》;

  我有一个卑微的预测:此后,老子将越来越多地获得成为人们贴心朋友的机会。
  谁倾甘霖下人间,任其东西南北流?
  ----作者
  题目
  原文

  道①德②经
  注释
  ①道:
  1 大自然不间断地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大准则(最高准则)。
  2 符合不间断生生不息、永续发展规律和准则的文化战略思想和思想方法。
  3 人类的永续生存权、发展权是大自然所赋予,挑战、剥夺他人的生存、发展权,同时意味着自己以及自己后代的发展权以至生存权可能甚至必然被挑战、被剥夺。
  4 与第六章“谷神”同义;谷:生、养;神:奇妙、无与伦比、用之不尽的神奇力量——意为生生不息的最高准则妙用无穷。
  5 《管子·心术上》:“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这里的“道”属于战略思想、“德”属于战略作为,与老子对道、德二词的使用最接近,但《管子》里“道”仍然是“常道”,并非《道德经》的“非常道”。
  ②德:
  1  万物适应大自然生存大准则的行为。
  2  道规范下的战略计划和战略行动。

  3 《逸周书·王佩解》:“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此“德”既指某种行为规范,也指某类政权作为。
  翻译
  《论文化战略思想、文化战略作为和人类的永续生存发展》
  (说)1
  远战略=(战略思想和思想方法)+战略作为(战略计划和战略行动)+战略(近期、中期、期、终极)目标。附逻辑图:
  (说)2
  关于文化战略:《以文化战略的大视角解析<道德经>》(以下简称《解析》)为拙作《大战略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以为《解析》独立性太强,放在一起极不协调,就抽出来先完成,限于篇幅,关于文化战略的方方面面,不能在这里唠叨。这也带来一个缺憾:在没有关于文化战略方面的论述做铺垫的情况下来解析《道德经》,大有硬着陆之感。
  (说)3
  老子是大文化战略思想家,他只关心历史的大趋势和战略作为的规范性、实效性、理智性,《道德经》全文除了第三章有六不——“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对战略作为有过比较具体的原则性的涉及外,没有再深入到战略计划和战略行动的具体操作层面。也就是说,《道德经》是精神的、文化的、思维的、艺术的、哲学的,老子是背负青下看,巡天遥看一千河,既不管甲树叶和乙树叶的具体差异,也不管蚂蚁和瓢虫哪个的爪子好使,至于让“智者达其心,百工穷其巧”、“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弃贪鄙之心,兴清洁之行”的日常作为,他认为这是“参谋部”的事情;换言之,老子是大战略思想家而不是策略家。故,本文只关心《道德经》的思想、思想方法、思路、理论体系、逻辑结构、思维途径,只参考春秋时期这个历史的大背景而不关心版本的不同和各个版本的具体差异,也不关心老子的真实姓名、籍贯、具体生卒时间。

  (说)4
  《道德经》是一部讨论如何改变人们文化思维和关于人类生存战略的著作,其核心使命是首先改变政权和权力者、权势集团的文化思维,从而影响他们的国家管理,最终达到改变人类历史发展大趋势的中期战略目标。老子的最高理想和梦想,是人类和世间万物一样生生不息,实现永续生存而不是某个时间突然毁灭。
  诚请阅读到此处的有心人记住一个美国战略理论家柯林斯的这么一句话:“利德尔-哈特曾讥讽地说过:‘比向军人灌输新思想唯一更难办的事就是消除他的旧思想。’这种说法对于文职战略家也同样适用……雷马斯大叔 [ 译者注:雷马斯大叔是美国作家乔尔·哈里斯(1848-1908)著作的主人公,是一个种植园的老黑奴。 ] 的告诫是正确的。他说:‘使你倒霉的不是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倒是那些你自以为很了解而实际上又不是那回事的事情!’(柯林斯《大战略·第二十四章·二》)”。一部《道德经》,也许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典型且最让人惊诧的“你自以为很了解而实际上又不是那回事的事情”,这里的关键,仍然是你是不是那个需要“消除他的旧思想”的英国军人。

  “怀道者须世,抱朴者待工,道为智者设,马为御者良,贤为圣者用,辩为智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这是汉初的陆贾《新语·术事第二 》中的一段话,放在此处,应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提醒。
  (5)
  这里的注释,一部分来自其它有关《道德经》的注释、解释,因来源繁杂,一般不再一一注明出处;一部分来自手头的《字典》《词典》;一部分来自网络的字、词解释;一部分为个人心得,自然,所谓个人心得,也全是从老子的原文和注家的启迪中来,我更愿意将其算成各位注家的成果而非本人所有。如果您有兴趣读到本《解析》的最后一句,请记住这里有一句提醒:笔者根本就没见过任何门户,也就谈不上门户之见,从根本上对前人和当代人的任何解读、解析一视同仁,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以就事论事为基本态度,尚若某些看法和说法使谁不高兴,绝非本意。

  “任何理论首先必须澄清杂乱的、甚至说是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观念。只有对名称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能同读者经常站在同一个立足点上,才有可能清楚而顺利地研究问题。”
  这段话出自欧洲的顶级军事战略家、有“西方兵圣”之誉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八章·军事艺术的划分》,放在这里,其意图,是希望和读者诸君起码暂时处在对《道德经》五大术语(道、德、一、无为、无不为——见下文)具有基本相同或相通的理解的基础上。
  由于《道德经》的许多词语含义丰广,所以翻译起来,很多地方甚难确定意译或者是直译更合适,许多时候不得不混而用之,这里深表歉意。
  日期:2014-01-02 22:01:25
  续上
  《道经》
  第一章
  原文
  道①可道②,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③。无名④,天地之始;有名⑤,万物之母。故常无欲⑥以观其妙,常有欲⑦以观其徼⑧。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0。
  注释

  ①道:见前文。
  ②道:阐释。
  ③非常名:不是人们平常体味、感知的那种事物名称。
  ④无名:不可命名、未曾命名;大自然本身固有的生、养、存、续准则;大自然的生存准则的客观存在,是人们看到它之前就有而不是靠取一个名称它才存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