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读明史----对一个王朝的“拨乱反正”》
第36节

作者: 黑木崖上一棵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22 16:17:20
  3、早已开战的战争
  甲午战争并不只是在1894的甲午之年才打响,好比抗日的战场并非从1937年的卢沟桥才开始。
  日本与生俱来即有“武国”观念,视杀伐征战、穷兵黩武为最大的荣耀,将侵略作为一以贯之的既定基本国策,以武力作为立国扬名的基础和根本。1868年当16岁的娃娃明治天皇甫一即位,即颁行诏书,欲“开拓万里之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已经把矛头指向了。几十年之后田中奏折“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与之相辉相印、首尾呼应。
  日本就象是一只向下爬行双头菜青虫。一只头斜视朝鲜、罄盯满蒙,一只头下窥琉球、贪涎台湾。这个双头,上斜的就是就是本州西端的毛利藩,后来的称之长洲藩;下窥的就是九州岛的岛津藩,后来称之萨摩藩。这两个土藩构成了长期控制日本军部的两大派阀----陆军部、海军部。穷山恶水出刁民,近代日本好斗恶狠之徒多出于此,山县有朋、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出于斯,南京大屠杀中首先破城的熊本第6师团也产于此。这是秀吉最后统一的地方,也是倒幕运动最先起兵的地方。当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走向胜利之时,怕死的美国人犹豫是否直接进攻日本本土,最终他们选择在长洲、萨摩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霎时间,烟花冲天而起,无数平民凄惨不堪----邪恶的土地终于结出了恶之花。

  没有了爹的16岁孩子,所有的权力都把持在长洲和萨摩的“三明治”手里(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号称明治三杰),欲意效仿西方国家,以武力侵略弱小邻国,进而征服,参与世界殖民扩张之中去。要说三明治也不容易,虽然天皇在他们手中,但日本仍然大大小小有280多个土藩,自己在搞自己的一套,强国侵略大政难以实施。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尽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推行了“废藩置县”,把这些土藩给铲了。土藩不仅仅是割地为王的土地主,更维系着一地的千家万口的吃喝拉撒,说撤就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于是,一时间街上到处是失了业的、只会打架斗殴却不知怎么赚钱养家的武士,闹哄哄的形成了社会极不稳定因素。

  铲平了土藩之后,三明治之间却开始互掐起来,吵闹得乌云密布、天昏地暗,接着是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吵到最后,西乡辞职不干了,带了一批人马回到了家乡萨摩,并别有用心地开办了一所军校。曾经一起生死与共的战友,还没来得及分享胜利的果实,是什么能让他们翻下了脸、走上决裂?答案是,朝鲜!一点也不意外。
  西乡说,现在权力集中到咱哥仨手里了,但是街上那么多武士闲着,迟早会闹出事情的,要马上进攻朝鲜,急需外战,使人心转外;大久说,不行,还不到时候,朝鲜背后有个,现在还没能耐和翻脸,要慢慢来,十年为一计;最早提出进攻朝鲜(征韩论)却是木户,把朝鲜作为“保全皇国的基础,将来侵略进攻之基本”,但是现在他改口了,说,咱们还是先搞定琉球、台湾吧,那里的柿子比较软,皇国的前途在海上。三个人各说各话,话不投机,于是砸桌子、摔椅子,跟朝鲜没打,自己人先干了一仗。

  1877年情人节,西乡隆盛聚集军校的学生、和各地投奔前来的流浪武士约4.2万人马,昭告天下“清君侧”(口号比较老土)、即刻引兵攻打朝鲜。西乡的行为,犀利地指明了天皇的傀儡地位,让把持朝政的木户无地自容,忧心而死。为了什么时候征打朝鲜,竟然引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内战,日本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段不可复制的千古传奇。大久派出长洲人山县有朋带领6万人马、19艘军舰前去平叛。在持续7个月的杀戮之后,在风雨飘摇的鹿儿岛,中弹倒地的西乡隆盛,面朝着北方的朝鲜,怀着满腔的愤懑,缓缓地将短刀捅进了自己的身体,作为杀人机器的武士阶层就此消亡。但是,在战争中得到了历练、更加残酷的陆军部借机上位,并未来几十年中不断将日本引向血雨腥风。

  在西乡隆盛自杀后的第二年,有个愣头青的武士,竟然在内务卿大久保利通上班的路上,把这位国家的第一实权人物给捅死了,有道是你让我吃不下,我也让拉不出。三明治彻底退出了历史,伊藤博文走上了舞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