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33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事实上,建成和元吉把世民留在长安用的也是一记险招,双方至此已是势成骑虎,不共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再没有别的选择。反秦联盟必须尽快解决李世民,李世民也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什么决断呢?
  发动政变,诛杀建成、元吉,完成夺嫡!
  面对严峻的形势,秦府集团上上下下都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他们一时还下不了政变的决心。几年以来,虽说不停地和反秦联盟作斗争,但大伙还没有把政变正式列入选项,毕竟这是最后的、迫不得已的选项,风险极大。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李世民的决心。他是秦王府的主心骨,他和建成、元吉又毕竟是兄弟,事关重大,他不表态,秦府僚属没有人敢说话。
  虽然只是一层窗户纸,可要捅破,也需要一个合适的人。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李世民,显然还在犹豫着。
  因为他也没有把握,他搞不清一旦下定决心以后,秦府集团的人是否都会坚定地跟他站在一起。
  人心隔肚皮,只要有一两个意志不坚定的分子,都完全可能毁掉整个政变。
  就在这种情况下,秦府集团的房玄龄率先捅破了窗户纸。
  日期:2013-03-14 08:26:39

  连载25
  第六章 秦王府的决策
  房玄龄不愧是秦府集团的第一智囊,他敏锐地意识到了李世民和整个秦府集团面临的严重危机,不过他这人对李世民忠则忠矣,却天生胆小怕事,不敢出头,好在他脑瓜灵活,足智多谋,自己不敢说的,找一个敢说的替他去说好了。
  他找到的人便是长孙无忌。此时此刻,再没有比无忌更合适的人选了,房玄龄追随李世民多年,很清楚这位大舅哥在秦王心目中的份量。
  见到长孙无忌以后,房玄龄开门见山地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并指出了解决之道,他说为今之计,只有劝说秦王尽快发动一场政变,一旦对方抢先动手,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事已不可再拖延,所谓生死存亡,间不容发,正是今日之势!
  那么谁去劝说秦王呢?
  嘿嘿,我出主意您出面呗,您说话比我顶事儿。
  房玄龄没有找错人,长孙无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我也早就考虑过这件事了,一直没敢出口。”长孙无忌说道:“现在您的想法正合我意,无忌谨当奉命!”
  长孙无忌就这样捅破了窗户纸。在他劝说之后,李世民又把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找去,共同商量政变的事情。房玄龄说:“大王功盖天下,理当继承大统,如今大王虽处危局,实乃天意成全,愿大王莫再迟疑!”
  房玄龄把坏事说成好事,很明显是在给李世民鼓劲。
  玄龄同志自己胆子小,鼓动别人倒是不含糊。
  而且他所谓功盖天下当承大统之语,也明显是在给李世民减轻心理负担。
  一方面减负,一方面鼓劲,老房不仅是大智囊,还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
  玄武门之变的领导核心至此初步形成。但李世民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他和几位秦府精英只是就政变达成了一个意向,要真正进入实施阶段,还有一段过程,还需要一个引爆点。
  是的,尽管他对政变已有准备,甚至已经组建了一支八百余人的秘密部队,但政变毕竟是天大一件事,前后牵涉甚多,而且最终必然会导致骨肉相残,走向血腥,留恶名于后世,不到万不得已,岂能轻率为之!
  一、釜底抽薪

  看来建成和元吉这次是下了最大的决心,在通过李渊间接攻击不利的情况下,他们果断地调整了思路,开始冲秦王府直接下手了。
  以前是一个劲儿地绕弯子,兜圈子,力气花了不少,效果没有多好,还不如撕破脸皮,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以前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现在要白花花的刀子赤裸裸地去!
  事情都到这个份上了,建成终于不想再假模假式了,不想再藏着掖着了。
  二弟,你我反正已经势不两立了,哥哥干脆明火执仗,跟你直接摊牌吧,接招!
  什么招呢?釜底抽薪!
  谁都知道,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秦王府之所以能跟东宫和齐王府相抗,归根到底是因为李世民麾下有一批厉害角色,一批精英人物,他们或能打敢拼,或运筹帷幄,皆当世之人杰。既然如此,何不把他们收编过来,为己所用?此招一出,既可以剪除秦府羽翼,又可同时壮大东宫势力,堪称釜底抽薪,一举两得。到时候,李世民无人可用,无计可施,一穷二白,东宫定可不战而胜之。
  这招通俗一点说,也叫挖墙角,挖挖挖,使劲挖,挖走一个是一个,只要秦府精英都跳槽到东宫,便大局已定。如果有不识趣的,不肯跳槽的,那就把他们搞死,或赶出秦府。总之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让秦府拥有!
  是的,秦府麾下那帮精英虽然了得,但地位并不高,相较于秦王本人,要容易对付得多,只要反秦联盟合力出击,各个击破,定可所向披靡,手到擒来!

  就从从外围下手,先易后难!
  不得不承认,这招不但够狠,还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虽然史书上说是建成和元吉共同搞出来的,但以元吉小弟之精明狠辣,相信他在策划此计中应该出力最多。
  不久之后的一天,秦府骁将尉迟敬德接到了东宫送来的一份密信,信是建成亲笔写的,敬德打开以后,看到其中有这样两句话:
  愿迂长者之尊,以敦布衣之交。

  敬德虽是一介武夫,但也颇有文化,所以很快明白了建成的意思。
  什么意思呢?先来解释一个关键词。所谓长者,在这里指的不是别人,而是敬德本人。整句话的意思是:建成诚心诚意想与将军结为布衣之交,希望将军您能够屈尊俯就啊。
  建成贵为东宫太子,敬德不过是秦府麾下一将,双方地位何其悬殊,而建成居然不顾尊卑贵贱,低声下气,称敬德为长者,跟他套近乎,攀交情,很明显是要收编敬德啊。
  但是写封信,降低一点姿态,就想把敬德给收编了,怕也没那么容易吧?
  是的。所以建成同时还给敬德送去了一份重礼,这份重礼是随同密信一块送到敬德府上的,是一车金银器。
  整整一车!
  当年尉迟敬德被寻相拖累受冤枉时,李世民为了安慰他,也不过送了他一小箱子金宝,建成真舍得出血呵,真是大手笔呵。
  咳咳,要挖墙角么,自然要多出血啦,不这样谁肯跳槽啊?
  既降低姿态,大攀交情,又甩出一车糖衣炮弹重磅轰炸,李建成自信满满,他相信此举一定会当场打动敬德,俘虏他的心。敬德彪悍忠勇,名气很大,建成很欣赏他,很重视他,也实在很想收编他。
  但令李建成始料不及的是,尉迟敬德不但退回了那一车重礼,还当场向东宫密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大意是:太子殿下,俺尉迟敬德就一草根,隋末大乱时,为了活命俺投入刘武周麾下,罪不容诛,幸有秦王不弃,赐以再生之德,并收入王府中,所以发誓要粉身相报。自古无功不受禄,太子殿下也知道,敬德于您寸功未立,所以不敢受您的重礼,倘若敬德私交殿下,便是不忠不义见利忘义的小人,这种人太子殿下用他做什么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