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第24节

作者: 木唐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女孩一停下,施晓刚越发神气活现,花姑娘的,哪个村的?什么的干活?
  我觉得施晓刚的样子特别好笑,施晓刚看打小日本的电影没学下好,他把小日本那套学来了。我还刚刚听说世界上有个国家叫埃什么及,埃什么及里有个大金字塔,塔前边有头人面狮子,喜欢问过路人一个奇怪的问题,我觉得施晓刚跟那头人面狮子的脾性差不多,施晓刚也姓“狮”么。
  小女孩像是见过一点世面,把手里的篮子掉了个方向,俺来走亲戚,咋了?
  哪村的?你爹叫啥名儿?施晓刚不甘心,掂了掂手里的树枝。
  俺又不是你们村的,告诉你们俺爹啥名儿你们也不知道。小女孩有点不服气。
  老实点,皇军问你话呐。施晓刚把树枝抡了起来。

  狗问村的,俺爹叫泥四狗。小女孩瞅着施晓刚手里的树枝,老实了。
  我们仨实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笑死人了,竟然有人住在这样奇怪的村子里,叫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她真可怜。特别是施晓刚,笑得把树枝子掉在地上,喷出两筒鼻涕来。趁我们笑得前仰后合,小女孩拎着篮子飞快地走了。
  我屁颠屁颠地往家跑,我得把这个笑话告诉娘和红梅。回到家时,娘正在屋门口唤红梅买菜,红梅躺在炕上蒙着毛巾被一声不吭,娘只好自己去了。
  我拽拽红梅的被子,姐,我告你个事。
  红梅把被子往脑袋上蒙了蒙,不说话。
  起来么。我胳支她。红梅最怕胳支,她要是生气了,你胳支她,准能让她破涕为笑。这一点海青也知道。
  可红梅除了往炕里头躲以外,还是没啥反应。红梅没啥反应,我也照说不误,这个笑话太逗人了,不说出来,简直跟自己过不去。
  我在桑树下截住一个外村的小姑娘。我把施晓刚的事给自己揽上了,红梅不理我没关系,我像娘一样自言自语。我问她是哪个村的,她爹叫啥名字,你猜她是怎么告我的?
  红梅还是不理我。
  你咋了,姐?
  少烦我,爱说不说。红梅终于开口了。
  噢,我告你,她说她是狗问村的,她爹叫泥四狗。你说笑不笑?狗问村,狗问村,还有住在狗问村的,嘻嘻。这会儿了我还乐不可支。
  傻帽!红梅把被子掀开了,让人骂了还不知道!
  谁骂我?我一头雾水。
  她骂你是狗呐,这你还听不出来,笨蛋。
  红梅终于笑了。红梅一边笑一边擦眼睛,我看见她眼眶红红的。
  姐,你到底咋了?娘做饭时我又进去看红梅。她这两天有点异常,昨晚上在她这边睡,半夜里朦朦胧胧听到她抽噎,游泳太费体力,我实在困得很,就没理她。

  小孩子家瞎掺乎啥。红梅叹气。
  红梅这人不能共事,我关心她,她还笑话我。我可不是瞎掺乎,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在娘和爹没完没了地斗争中,我已经迅速地成长起来了,正经点子不见得有几个,馊主意还是一套一套的。
  海青跟你吵架了吧?我没费啥劲就把红梅的心思猜出来了,红梅能有啥心事?肯定是和海青闹别扭了。
  他骂咱爹了。见我猜出来,红梅不隐瞒了。
  我问她咋骂的。
  说出来气死你。红梅摇摇头。他不是个东西,爹也是为我好才给我说人家的。
  红梅真幼稚,她把爹想得太好了。
  他还说娘是个神经病。红梅补充道。
  海青敢说这话?!怪不得海青从桑树下走过时没有理我。
  娘是我的一块心病,因为娘,我在心里老觉得自卑,才用花钱来撑门面。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娘和爹的事就是我的短处,亏红梅跟他好了几年,让他沾了多少便宜,没想到良心坏大了。我蹦地一下跳了起来。
  第二天晌午,我又去水库里游泳了,游了半个钟头,我跟施晓刚和刘园说,给我办一件事吧。
  他们问我办啥事。
  我指指半坡上的一棵青香蕉,谁跟我把它上面的果子摘完,每个果子上再咬一口,我就给他五块钱。
  施晓刚是个害货,平时就眼红海青家的园子,他说可以,再加两块钱怎么样?
  我说没问题,但必须把果子咬个口子。
  施晓刚和我上树了,刘园不敢跟我们干,坐在一边看我们。见我们干得挺欢,他也坐不住了,爬上树跟我讨价还价,我们三个就把那一树青香蕉下完了,果子扔了一地,像是遭山猫和獾啃了一般。
  完事后,我给了施晓刚十块钱,刘园干得少,也得了五块钱。少爷的派头就是不一样,海青敢骂我家?受小女孩捉弄那一肚子气还没处撒,他就送上门来了。
  日期:2013-03-07 08:55:41
  连载18
  四、智退突厥
  武德七年闰七月下旬的一天,大唐皇帝李渊正式下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帅,齐王元吉副之,率唐军北上抗击突厥。
  临行之前,李渊亲自为他的两个儿子把酒饯行,随后两人即领兵北上直奔豳州而去。豳(bing)州治所在今陕西北部的旬邑县,有著名的“秦直道”穿境而过,扼守陕北通往关中的要道,也很快会成为此次突厥大举入侵的主要攻击目标。

  与此同时,为了多方牵制唐军,增加打击面,使之顾此失彼,颉利又派偏师突破山西北部的唐军防线,一直打到了李唐龙兴之地太原城下,而突厥的西部盟友吐谷浑也从青海一带对唐朝发起袭扰,以配合此次突厥的大动作。一时唐朝西、北两面州县风声四起,警报频传,形势极为严重。八月初九,唐京师长安宣布戒严。
  颉利搞的是大动作,李世民接的是个大活儿。
  不是大活儿也轮不到他,他每次都是这样受命于危难之际。
  人生就是这样起伏不定,刚刚还被父亲痛批,弄不好还可能吃两天牢饭,想不到转瞬之间,又成了唐军主帅!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这次他侥幸过关也许应该感谢突厥人,可他此刻面临的强敌,却也正是突厥人。
  薛举父子、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这些都是他平生仅见之强敌,可也正是这些强敌,一次次成就了他。
  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真的应该感谢我们的敌人或对手。

  即便不感谢,也至少应该在心里保有敬意。
  当然了,这种感谢或敬意也只能是在我们战胜对手之后,在没有取胜之前,我们会紧张、兴奋,甚至充满忧虑。
  此时的李世民就是在以这样的心态直面突厥人。
  李世民的忧虑有很多客观原因。首先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唐军士气低落。
  怎么回事?唐军以坚忍善战而闻名,这还没打呢,就低落了?
  是的,就是这样子。
  此次李世民麾下的唐军虽然还没和突厥人正式开仗,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打了很多年仗了。自从武德元年以来,唐军连年征战,兵戈不休,将士们的疲惫感和厌战情绪如野草一样疯长,之所以还能一直坚持,一直打胜仗,只是因为在战争中他们能升职进爵,获得犒赏,为自己,为家庭创造幸福新生活的念头在支撑着他们,只有去打去拼,他们才能享受胜利的成果。为了这些,他们一直在苦苦坚持,苦苦忍耐,然而坚持和忍耐都是有极限的,当大唐的统一战争宣告结束以后,他们忽然发现,幸福安宁已经唾手可得,美好生活正在向他们频频招手,他们的疲惫感终于如洪水一般决堤而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