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我这半生的回忆录》
第12节

作者: 小楼独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坐在铺满了稻草的拖拉机车斗里,直到我的屁股差不多被颠得失去了知觉。终于是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大洪村!拖拉机停在了村口,不是司机不讲究,而是进村的那条土路,实在是太窄了。窄到仅仅能容下两个人挑着担粪桶并肩而行,土路旁边是一块块面积不大的农田。大热的天,一股股带着稻草的清香,又夹杂着牛粪猪粪味道的热浪扑打在我的脸上,身上!

  顺着土路向里走了一刻钟,老远看见了一颗高大的枣树。枣树下面是几间土砖砌成的屋子。而此时,土屋门口正围坐着一群男男女女,在那里嚎啕着。只是嚎啕着,离大哭还有一段距离。
  “接的道士来了,接的道士来了,大家让一让!”那地方的方言,管请叫作接的。一看我师父道骨仙风的模样,昨天在车上遇见的那个老汉立马从人群里迎了出来。一面恭敬的将师父和我往屋子里让着,一面对那些干嚎着的男女们说着。
  师父一拂道袍的下摆,略带矜持的跟在那老汉后头就进了堂屋。而我,则是觉得小心肝儿在怦怦乱跳,死活不敢迈过门前的那道门槛。为什么?因为堂屋里摆放着一个死人。具体的说,是进堂屋的右手边,摆放着一个死人。穿着一身漆黑的衣裳,正一动不动的躺在门板上。头顶前方,则是点了一盏小油灯。随着人来人往在那里摇曳着小火苗。
  “淼淼,进来!”师父终究还是没有放过我的心思,走进堂屋安坐在死人旁边,冲我招了招手叫道。
  “什么时辰走的?”师父见我磨磨蹭蹭的死活不肯进屋,也没有强求。只是转过头去问主家的长子,老人是什么时候死的!
  “前天半夜的事,晚饭我爹还吃了两大碗呢。谁想到半夜就走了呢?要不是我那婆娘半夜起夜(上厕所),顺带着过来看看我爹,我连他走的时间都不知道。”主家的长子说道这里,开始抽泣起来。孝子这么一哭,那些个隔壁左右过来帮忙的七大姑八大姨们,也都跟着哭了起来。当然,这只是一种礼貌,一种风俗。要说死者有什么值得她们痛惜的地方,还真没有!
  “前天半夜?是前半夜,还是后半夜?”师父在那里追问着,一点也不顾及主家悲痛的情绪!
  “额!后半夜,我婆娘喊我的时候,鸡都叫两遍了!”孝子顿了一下,在那里对师傅说道。

  “后半夜,那就是昨天。你们这里,是三天上山还是七天上山?”师父又在那里追问了起来!因为各地风俗不一样,有的地方是死后第三天出殡。有的地方,则是七天才出殡!为了尊重当地的风俗,不闹出什么笑话来,师父不得不问清楚。
  “三天上山!”孝子连忙答道。
  “那就是明日了。也罢,现在孝子们去睡觉吧!”师父端起放在身边的茶碗喝了一口,对身边站着几个孝子们说道。
  “啊?睡觉?道士你没搞错吧?”孝子们的老大不干了。他爹刚死,后事还没料理清楚呢,这就让他们去睡觉?

  “不睡也可以,只要你们晚上熬得住!”师父他老人家轻弹了一下道袍说道。他只是好心提醒一句罢了,睡与不睡其实和他没什么关系。现在师父要做的,只是等晚上给死者念经超度,明日再引领着死者入土为安,就算大功告成。
  日期:2014-08-26 00:12:09
  第十章 丧事
  我终于没忍住大鱼大肉的诱惑,跨过了那道门槛进到了堂屋,尽管那个死人依然躺在那里。农村请的厨子手艺真没得说,那肉块儿炖得烂烂的,金黄的颜色,摆在盘子里很是勾人食欲。本来这些鱼肉是为第二天老人上山之后,宴请那些前来送葬的相亲们的。可是因为我师父的缘故,主家决定先开一桌酒席,好好招待招待这个远来的道士。只求他晚上念经超度的时候用点心,不要把经给念歪了。

  “为师没骗你吧?”师父坐在上首的位置,示意我坐到他的身边。甩起筷子将我面前的碗装满各种菜肴之后,瞅了个机会在我耳边说道。
  昨天除了几颗糖果和晚上那个馍馍,我就再没吃到别的东西了。美食当前,谁还顾得老道在那里嘀咕什么?拿起筷子插起一块烂熟的五花肉,张嘴我就咬了下去。一直到碗里的鱼肉被我一扫而净,我这才打了个饱嗝惬意的抬起头来四下里开始打量这幢完全用土砖砌成的房子来。
  房子当间是一堂屋,堂屋左右又各分一室。穿过了堂屋,就是灶台了。屋子不大,但是让人感觉很阴凉。为了屋子里不至于黑漆漆一片,屋顶上盖的黑瓦还被主家刻意掀了几块,嵌了块玻璃上去。这么一来,就算是白天关了门,也有阳光可以通过那块玻璃照射进屋子里头,不至于太过阴暗了。
  “待会让一童子上山摘一三尺长的竹叉子回来。枝叶不要打,原样带回来,贫道晚上有用。”酒过三巡,肉吃两盘过后,师父打着酒嗝对陪坐的孝子和乡望们吩咐道。

  “还有,桌椅家里都借来了吧?晚饭过后留几个后生,帮忙搭搭台子。你们几个孝子商量商量,看看谁身手利索些的,晚上带着你们的爹,过奈何桥!”师父拿着筷子,沾着盘子里的油水在桌子上画着图样,酒气熏天的对身边几个孝子说道。
  农村办个婚丧嫁娶的,都会去村子里找人家借个桌椅板凳什么的。住一个村子的,多少都沾亲带故。家里有喜事去借点什么,一来显得大家亲热点。二来么,也是间接通知人家,我家有喜了,您该随礼了!再者那时节也没个酒店饭庄什么的,谁家里没事会备着那么多的桌椅板凳?所以,师父他才会有这么一问。
  “不是说,这个得由长子长孙去弄才有效果么?”几个孝子里年纪最小的开口了。孝子穿着孝服,腰扎着草绳。手拿着三尺多高的小幡,随着道士的唱经在搭得高高的桌椅上翻来翻去。这一出大家都从别人家办丧事的时候看见过,那叫一个幸苦。眼瞅着师父他老人家也准备来这么一出,年纪最小的那位心思就活泛了起来,想把责任推给大哥,自己打打下手,把老爷子的丧事混过去算了。
  “这个就你们自己去商量了,只要是老人家的血脉,都有这个资格去掌幡引路。”师父看了那孝子一眼,暗地里摇了摇头对桌上的众人说道。
  “那就老大去吧,毕竟你是长子。这间屋的堂屋,可是优先分给了你的。爹他老人家走了,你也该尽尽孝了。”很快,兄弟几个就达成了一致。纷纷把矛头指向了默不作声的老大。农村继承遗产,长子长孙才有资格分堂屋。所以,但凡家里有个什么事情,兄弟们都会拿这个来说事。有时候,老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这些活儿让老大来干,也是代表着一种身份和荣耀!只不过眼下什么身份和荣耀,都比不过自己能偷懒,安逸的将老爷子送上山重要罢了。起码这家人,就是这么想的。在他们看来,什么唱道士,无非是做给活人看的戏码而已。人死如灯灭,为一死人把活人折腾半死,划不来。托横扫牛鬼蛇神的福,让他们心里没了敬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