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
第29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7 16:04:11
  20、废黜少帝
  在控制了洛阳的军事力量之后,董卓就开始实施废黜少帝的计划了。董卓这么做,恰恰说明了他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物,即便是想要篡夺帝位,还没有巩固自己的地位之前,哪能随便废立一个皇帝呢?这难道不是给政敌一个口实吗?假如董卓真的想篡位,何必要担这么大的风险去废黜一个懦弱的少帝而改立一个同样年幼但似乎却有发展前途的献帝呢?
  因袁绍的叔父袁隗为太傅,董卓征询司隶校尉袁绍的意见,他对袁绍说:“皇帝年幼暗弱,不是合适的君主,陈留王刘协还差不多,如今,我打算拥立为帝。大凡人年少时显得聪明,但长大以后可能会变得愚不可及,我也知道陈留王可能也会如此,暂且这么办吧!你难道没见灵帝么?每当我想到这,心里就不由得愤恨之极!姓刘的就不该让他们留种!”袁绍回答:“汉家为天下之主已经四百多年,恩深德厚,万民拥护。如今皇帝虽然年幼,但并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大人想废黜嫡子而拥立庶子,恐怕众人不会同意大人的意见啊。”董卓听了,不禁怒形于色,喝道:“你这小子!天下事难道不是取决于我吗!如今我这样做,谁敢不从!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够锋利吗?”袁绍也发怒道:“天下的英雄好汉难道只有你董大人一人吗!”遂拔出佩刀,横在肘部,向在座的人作了一个揖,扬长而去。《三国志·袁绍传》称,当时,袁绍只回复董卓说:“这是大事,等我回家与太傅商议后再说。”并无其他表态。董卓因刚刚入京,又见袁绍家族势力很大,并没有当即加害袁绍。袁绍出去后,即将司隶校尉的符节悬挂于洛阳上东门(洛阳东面最北的一个门),逃往冀州。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进入洛阳第三天,就召集朝廷百官开会,他在会上说道:“皇帝昏庸懦弱,无力担当天下之主的重任,如今,我打算依照伊尹、霍光曾废昏立明的先例,另立陈留王为帝,大家以为如何啊?”朝廷群臣听了无不惶恐不安,无人敢言。董卓又说道:“昔日,霍光做出决定时,田延年手握宝剑,胆敢阻扰我的大计的,军法从事!”举座震动,唯独尚书卢植说道:“昔日太甲登基以后昏庸无能,昌邑王即位以后也有百千过失,所以,伊尹、霍光才行废立之事。如今皇上年纪尚轻,并无过失,不能与前例相提并论。”董卓听后大怒,起身离开了会场。

  董卓将要杀死卢植,蔡邕替他求情,议郎彭伯也劝道:“卢尚书是名闻海内的大儒,名望很高,如今先杀害了他,天下将人人自危”董卓这才作罢,仅仅免去了卢植的官职,卢植遂逃出洛阳,隐居于上谷郡。蔡邕原被流放,后遇到大赦回来,浪迹江湖十二年,董卓素来听说过蔡邕的大名,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起初,蔡邕没有同意,董卓说:“我能让人灭门!”蔡邕害怕了,只得从命。蔡邕来到后,董卓对他非常敬重、信任,立即任命为祭酒,三日之内,任命他为侍御史,又转为持书御史,又晋升为尚书。很快又晋升他为巴郡太守,但又留在京师担任侍中。董卓将废黜少帝、另立陈留王的动议告诉太傅袁隗,袁隗表示同意。

  九月一日,董卓再次在崇德前殿召集群臣会议,胁迫何太后下令废掉少帝,称:“皇帝在服丧期间,无人子之心,举止不像一个君主,现在,将其废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袁隗上前解下少帝身上佩戴的皇帝玉玺,交给陈留王刘协,扶着少帝走下大殿,向弟弟刘协称臣。何太后哽咽流泪,群臣也都流下了眼泪,但无人敢提出异议。董卓又说:“何太后逼迫婆婆董太后,致使董太后死去,违背婆媳之礼。”遂将何太后迁到了长乐宫。大赦天下,改昭宁元年为永汉元年。

  日期:2014-01-07 16:04:45
  九月三日,董卓派人毒死了何太后,朝廷群臣不穿孝服,参加葬礼时,仅穿素色衣服。董卓又下令发掘何苗的坟墓,拖出尸体肢解,扔在道路一旁;杀掉何太后之母舞阳君,将尸体扔到御花园的荆棘丛中。董卓以献帝之名下诏命令公卿子弟入宫担任郎官,接替过去值班宦官们的岗位,在大殿上站岗。
  九月十二日,东汉政府下诏任命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自封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钺、斧钺、虎贲,又封为郿侯。次日,任命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又提拔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要想牢牢地控制住朝廷大权,掌握军权当然是第一位的,但还必须取得士大夫阶层的拥护。尚书武威人周毖、城门校尉汝南人伍琼对董卓建议说,要改变汉桓帝、汉灵帝时期的政治气候,大量提拔重用天下的名士,以收揽人心,董卓也都采纳了,下令周毖、伍琼与尚书郑泰、何颙等人一起淘汰不称职的官员,选拔一批被埋没的人才,于是,朝廷征召名士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拜荀爽为平原相,行至宛陵,晋升为光禄勋,到任才三天又被晋升为司空。荀爽从被征召到位居三公,仅仅九十三天;晋升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融为大鸿胪。陈纪、韩融分别是东汉名臣陈寔、韩韶的儿子。只有申屠蟠拒绝应命,董卓也不再勉强。董卓又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人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人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人张咨为南阳太守,而董卓亲信、部下都没有担任高官显职,只是充当部队将领而已。

  十一月,东汉政府任命董卓为相国,给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待遇。十二月,又任命司徒黄琬为太尉,司空杨彪为司空,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董卓本性残忍,他重用这些天下名士不过是想安抚士人,同时,在他看来,这些人虽然名气很大,但都是些儒生,把他们放到地方上,他们也未必敢于兴风作浪。此时的董卓已是威震天下,志得意满,他对宾客们说:“我的面相可是尊贵无比啊!”侍御史扰龙宗前去汇报工作,没有解下佩剑,董卓当即下令乱棍打死。当时,洛阳城内的贵族宅第鳞次栉比,家家户户都是堆金积玉,富得流油,董卓放纵士兵们,不分贵贱,四处抢劫,弄得整个洛阳城人心惶惶,朝不保夕。不久,董卓又派郎中令李儒给弘农王刘辩送去毒酒,说:“喝了这药,可以辟邪。”刘辩说:“我没生病,这是要杀我吗?”不肯喝。李儒强迫他喝下,无奈,刘辩遂与妻子唐姬以及宫女们一起喝酒辞别。席间,刘辩高歌一曲:“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適幽玄!”并令唐姬起舞,唐姬边舞边唱道:“皇天崩兮后土穨, 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心中哀!”遂泣不成声。刘辩对唐姬说:“卿,你是王者的嫔妃,不可再做他人之妻,你好自珍重,从此我们永别了!”遂喝下毒药而死。

  董卓下令缉捕逃亡的袁绍,周毖、伍琼劝道:“废立大事,不是常人能承受得了的,袁绍不识大体,恐惧出逃,并没有其他想法。如今朝廷搜捕太急的话,势必会逼他反抗。袁绍一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如果袁绍搜罗英雄豪杰起兵的话,那么关东地区恐怕就将从大人手里丢掉了。不如赦免了他,拜他当一个郡守之类的官,袁绍自喜免罪,肯定不会再兴风作浪了。”董卓听信了,遂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封邟乡侯。

  董卓又以曹操为骁骑校尉,袁术为后将军。但袁术和曹操都逃离了洛阳,袁术逃往南阳,而曹操则逃往陈留。曹操身边只带了数人,骑马逃出洛阳后,先来到了成皋的老友吕伯奢家(有人怀疑吕伯奢可能与宦官吕强有某种关系,因吕强也是成皋人),于是,就发生了吕伯奢事件。关于此事有三个版本:一是《魏书》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二是《世语》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三是孙盛《杂记》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遂行。”虽然有这三个版本,但《资治通鉴》和《三国志》对此均没有采用。

  从吕伯奢家出来后,曹操一行又来到了中牟。在这里,他们引起了一个亭长的怀疑,被抓到了县里,当时,中牟县已经接到了朝廷捉拿曹操的命令,只有县功曹知道此人正是曹操,认为天下已经大乱,不宜拘捕天下英雄,遂建议中牟县令将曹操一行人释放了。曹操很快就回到了陈留。也就是在陈留,曹操拜见了自己的老友、陈留太守张邈,而此时的张邈已经决定起兵讨伐董卓,二人接上头以后,曹操也表示同意,遂留在了陈留。当地的孝廉卫茲见到曹操后,说:“平定天下的,必定是此人。”曹操对卫茲也是另眼相看,多次到他家中商议。卫茲说:“大乱已久了,已经到了不起兵就无从安定天下的地步了。”遂拿出家财,资助曹操招募了五千人。十二月,曹操在己吾(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南)起兵。卫茲的儿子卫臻后来在曹魏帝国做到司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