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37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07 09:16:09
  当然了,虽然李筠尽干一些无厘头的事情,但是只要他一骑上马,他依旧是一个勇猛无比的将领,更是一个难以对付的杰出统帅。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率军出征。他一战就夺取了泽州,并一举掐断了赵匡胤的咽喉。当然了,这里所谓“咽喉”,不是指从军事上取得了优势,而是直接威胁到了开封城的粮食问题。
  原来,攻陷了泽州后,李筠的局势直接好到了极点,只要他能再接再厉,一举爬上和坚守住太行山,赵匡胤就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届时,李筠能借太行山之险,一冲而下,占据整个黄河上游地带,进而控制沿岸的永丰、回洛、河阳等重要粮仓,甚至断绝宋朝开封城的漕运之路。
  可见,对于赵匡胤而言,局面已经烂到了极点。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只能力求速胜,跟李筠比赛去爬山,趁着他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平息这场叛乱了。然而,就在赵匡胤调兵遣将的时候,一个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为了响应李筠,北汉皇帝刘钧已经御驾亲征,他从太原出兵支援李筠了。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没有比这更坏的消息了。好吧,既然事已至此,赵匡胤只能选择自己的最终方案了:
  御驾亲征,亲自讨贼,就像当年柴荣那样,把这件事情彻底搞完!
  其实,赵匡胤是多虑了,自古“杀鸡焉用牛刀”。铁的事实证明,李筠连一只鸡都不如。或者是说,李筠是被另外一只鸡施了魔法,被拖住了后腿,这才变成了一只鸡!
  原来,就在赵匡胤风尘仆仆地出兵,准备去爬太行山的时候,那个先到的李筠,却在太行山下悠闲地喝茶聊天,跟北汉皇帝刘钧有一句没一句地互相
  扯皮!
  日期:2015-08-09 22:09:45

  穷困的赞助商,凄惨的李筠
  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就在李筠攻陷泽州城、准备去爬太行山的时候,北汉刘钧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位皇帝已经御驾亲征,不日即将到达。
  得知北汉皇帝将要带来“精锐之师”支援自己后,李筠这个高兴呀。说怎么着刘钧也是一国之君,我得给足了对方面子。
  于是,李筠选择了按兵不动,先等等这位皇帝。结果呢,李筠这么一等,他既贻误了战机,也让自己的心里彻底蒙上了一层阴影。
  原来,由于年年战争,北汉早已今非昔比了。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只带来了区区几千人马,而且还包括很多的老幼病残弱。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用牛车当自己的代步工具,我说你什么好呢?莫说我李筠势利眼,换成是谁,也不想跟你一起玩,太掉价!
  刘钧都惨成这样了,他还挺爱摆谱,居然要李筠以臣子之礼觐见,准备册封他为西平王。而根据史料记载,当天李筠愤怒无比的脑子肯定是短路了,他居然真的以臣子之礼去觐见了,而且还接受了这个官职。
  当然了,李筠之所以这样做,也可能是以大局为重,为了双方能继续合作这部大戏,不想节外生枝而已。然而,就是这个继续合作的问题,双方怎么谈都谈不拢,甚至差点儿兵戎相见,直接翻脸了。
  为什么会这样?三点原因足矣。
  第一,平等问题。
  为了共同对抗赵匡胤,李筠与刘钧举行了一场会谈,且谈话一直在友好、坦诚和相互理解的气氛下进行。双方回顾了多年的传统友谊与血海深仇,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最后,刘钧册封李筠为西平王(差点儿成平西王),并委以重任;而李筠也接受了这个官职,却告诉这位皇帝:“册封我可以,给我官职也行,但我效忠的上司,只有那后周的开国大帝郭威,你这个无名小卒,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屁。”

  伤自尊了,刘钧彻底伤自尊了!而连这种最基本的君臣关系都没有搞清楚,这个合作还怎么继续。
  第二,契丹问题。
  看见李筠这么鄙视自己后,刘钧不甘示弱,他立刻搬出了那个大靠山,自己的契丹干爹。与此同时,不管是显摆也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刘钧都不怀好意地告诉李筠:“我的干爹很猛,要不我牵线搭桥,你们认识认识……”
  殊不知,刘钧话音未落,李筠就勃然大怒,他立刻挑明了自己的立场:“这笔买卖不管怎么,都不许契丹人参股。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底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否则的话,咱们就地解散!”
  您看,刘钧搬出契丹这个大靠山,本来是想打击一下李筠嚣张跋扈的气焰的,结果却整出了这么一个反效果。刘钧真是欲哭无泪,直接想用脑袋去撞墙!
  第三,利益问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但凡涉及利益,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俗话说得好,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何况这俩还不是亲兄弟!
  按照先前的协议,李筠与刘钧联手后,双方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到最后分赃的时候,按照双方的人头和战绩分配,务必做到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然而,等看见刘钧的部队后,李筠彻底地后悔了。因为对于他而言,他彻底高估了北汉的实力。他原本以为北汉能够帮助自己成就大业,结果却来了这么一群老幼病残弱。不仅啥也不能干,还要分自己的钱,这让他情何以堪!
  与此同时,刘钧对这个“口是心非、效忠二主”的臣子,也根本不信任。为了防止李筠暗中捣鬼,虚报假账,刘钧派来一个叫做卢赞的监军,专门负责所有的财务账单,防止李筠骗自己。
  这还没开战呢,这两位仁兄就同床异梦,各有各的打算了,这个仗还怎么打?
  最后,汇报一些这个会议的结果吧。经过无数次互相扯皮后,刘钧作为“这部大戏”的投资者,负责出钱出人;而李筠作为这部大戏的制片人,负责找导演、雇演员,最后按照票房的大小分红、分利。
  当然了,作为制片人的李筠,他从投资人那里得到的所有“经费”就是——区区几千个卖相不堪入目的士兵,一个毫无市场的西平王头衔,外加一个叫卢赞的军事特派员。
  好吧,等了这么多天,互相扯皮了这么久,就得到了这么一点儿东西,真是衰得可以……
  殊不知,对于李筠而言,这些衰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