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心理》
第2节

作者: 无锋老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照原上报计划,一号改造工程的工期为合同签署后90天。这一工期在总公司方面一直没有批下来。总公司几次碰头会,要求一号改造工程工期向前赶。于孝隆也和多方面研究,压缩是必然的了,但对于压缩的具体时间,因各方面意见不统一,还没有最后确定。
  对于城致公司方面,如果压缩10天半个月,工厂的生产调整还能应付。若是压缩一个月,那就要伤筋动骨,不仅供应生产系统要承受极限的压力,工厂的生产调整也必须要把一部分客户的订单舍弃或推迟。就算城致公司这边一切顺利,但万一盛深公司方面有什么闪失,那就会连带地造成城致公司瞬间崩塌。也就是说,城致公司如果在压缩工期超过30天的前提下,接手一号改造工程,就是在赌命了!

  王顾成这几天的心情就像多云天,一会阴一会晴,“阴”自不必说。至于“晴”,也就是自己吃宽心丸,“没准,工期压缩多于一个月呢!那我怎么也完不成,也许是命里注定不让我接到这个工程吧!”
  多少次想给于孝隆打个电话询问一下,拨完一半号码又都放下了。他知道于孝隆对于确定一号改造工程的工期比自己还急呢!这件事时间确定不了,其他的后续工程全都无法开展。放下电话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实在不想面对梦寐以求的工程飞走的感觉,也不愿面对公司承受极限压力的状况。没准,只是压缩10天半个月,给自己留下一点美好的幻想吧。
  于孝隆电话里的一句“王经理”,把王顾成心理仅存的一点点幻想的火星,彻底地按灭了。
  日期:2014-07-17 17:58:07
  【二】
  盛深公司一分公司的办公楼里安静肃穆,偶尔的有几位身穿豆绿色工作服的人匆匆而过。
  王顾成按下了电梯按钮,左手轻轻地握住右手腕,自然地放在微微隆起的腹部上,眼睛盯着跳动着的楼层指示数字,心情烦躁地等待着。偶尔,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侧回过身。见到熟识的人,就扬起手、身体微倾地点头微笑地打着招呼。转回身时,面容又变回了皱眉、瞪眼、紧闭着嘴。
  电梯“当”的一声停在面前,里面没有人。王顾成等门彻底打开后,走进电梯里。回身按下了4层的按钮。电梯门又缓缓安静地关上,轻轻地一震,悄无声息地向楼上爬去。王顾成以前很享受电梯那种蹑手蹑脚的温柔的,可今天等着关门的两秒钟里,心里的烦躁感简直难以抑制。
  扭过头,看着电梯侧壁金属感觉镜子中的自己,脸显得灰暗疲惫,暗绿色的T恤衫和懒散挂在肩上的黑色包带,把刚过42岁的自己映衬得就像一个困倦的老翁。王顾成用手使劲搓了搓脸,做出平时总带在脸上的淡淡的微笑,微微地呼出一口气。可无论怎样也驱赶不走心里灰灰的那种压抑感。

  4楼是分公司经理办公区,电梯斜对门经理办屋中的接待秘书小张,听到电梯声音,斜侧着身向电梯门方向张望。见到王顾成微笑着走了出来,夸张式地睁大眼睛,算是和王顾成打了招呼。随即把手放在胸口,食指、下巴和嘴同时偷偷地向里边经理办公室指了指。王顾成的心猛地紧了一下,向小张摆摆手,调笑式地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身体犹豫地顿了顿。
  一般的人员来访,办公室秘书是会灵活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按来访人的要求向经理、副经理等领导们通报,还是用一些“领导不在”“领导开会”“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等等的借口挡驾。但对于王顾成,这一切都免了。领导屋中无其他人时就不用通报。而那些“开会”、“领导不在”的话就是实情转告了。虽然是乙方身份的王顾成,几乎可以被公认为第一分公司的名誉职工。
  小张的动作、表情预示着那间办公室里关着一只暴怒或者郁闷的狮子。王顾成心里犹豫了一下,是否让小张打个电话探探那个屋里的“愤怒指数”。随即否决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心里想着“怎么也躲不了”。转过身,脚步迟疑地向着那间办公室挪过去。脚虽然是一点点地向前,可身体好似被想逃跑的心拽出了楼外。
  今天的这种情况,针对王顾成来说,是很“特别”的。王顾成不是怕事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个刚强、有冒险精神的人。以往,遇到严重情况,甚至是重大困难的时候,心理也会一闪地飘过一丝恐惧,但瞬间就会头脑冷静下来,坚定、刚毅、无所畏惧地面对。可这次,自从前天接到于孝隆经理的电话后,却生出了一种想逃的感觉。无论怎样努力也摆脱不了面对无尽黑洞的那种未知的恐慌感。

  “当……当……当……”
  间距稍长但没有丝毫差异的轻轻敲门声。
  于孝隆认识这个敲门声,那是王顾成特有的节奏。以往听到这节奏,于孝隆都会期待兄弟般的喊一声“顾成,来吧”。而今天这句却怎么也喊不出来。
  虽然是甲乙方身份,但对门外这个人却有着兄弟般的感觉。这些年自己骄人的业绩,真的离不开王顾成不遗余力的鼎力相助。与其说两个人是供应方和使用方,不如说2人是同一技术攻关组默契的同事更恰当一些。在外人眼中,王顾成不像个商人,更多的是像个技术人员。而在于孝隆的字典里,真正的商人就应该是王顾成那样。抛开利益才能使利益最大化。在王顾成身上你可以找到很多种味道,书生、技术人员……,偶尔地还有那么一点点匪气,却独独没有金钱味道。

  此次压缩工期的事,几乎打乱了于孝隆所有的计划。但总公司韩总经理平缓却又不容置疑的话,坚定地踩灭了于孝隆所有的幻想;“外部环境变化的太大,我们只有迅速地适应、调整才能够生存,有意见、有困难我理解,甚至可以骂娘。但,困难必须克服!”
  压缩30天,这几个字重重地砸在于孝隆的心上。其他的配套工程都可以调整缓冲,而预算额并不是很高的一号改造工程,由于处于中枢位置显得极为重要,不能有丝毫拖延。一号改造工程无疑地成为是否完成整体工程的瓶颈。
  于孝隆多次提交报告敦促一号改造工程尽早招标,以缓解后续的工期压力。总经理办公会也做了决议批示,但庞杂的程序过程是省不掉的。一号改造工程的工期压缩已成了注定的事实。于孝隆协同相关部门和入围厂家对一号工程的工期压缩再压缩,但提前30天,也就是合同签署后只有60天的施工期,让于孝隆感觉身处无星无月的夜晚,一点也看不到亮光。

  入围的三家公司,如果从合同签署后组织生产、施工,就算综合实力最强的城致公司也难以达到要求。而复杂的前期设计和几家供应商各自独立的系统技术,让再招标外援公司和这三家合作完成的路几乎被堵死了。
  “除非中标公司提前准备……”于孝隆不愿这么想下去。
  前些时间与王顾成核算工期时,王顾成被于孝隆逼得使劲倒吸着气、涨红了脸说;“领导!这个工程我丢不起。丢了,就是要我命了。但你、你也不能让我拿不起吧?!工期最多提前20天,再压缩也实在是要我命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