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仙侠传》
第33节

作者: 滨城大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高恩华微微回了一个礼,摇了摇头道:
  “贫道只是上山寻找徒儿,偶逢几位,算不上什么帮忙。”

  “哎哟......”一连窜的惨叫声中,门主拽着一个匪兵的耳朵拉了过来,向高恩华说道:
  “道长,这个家伙保准很坏,你想知道什么就问他,一定没错。”
  高恩华心中诧异,伸手接过一个匪兵手中的火把照了照,只见惨叫匪兵身穿一件圆领长衫,打扮也与其他匪兵的短衣散发不同。火把照耀下,目光闪烁。
  当下问道:
  “山寨中还有其他掳来的乡民吗?”
  门主站在这名惨叫匪兵的身后,懒洋洋的道:
  “有一字不实,马上挖出你的心肝,你叫什么?”

  匪兵哆嗦了一下,结结巴巴的说道:
  “小人陈安生,掳来的乡民全在这里了。”
  门主吼道:
  “你们在此山呆了多少年了,就掳来这么几十个人么,是不是活够了?”

  陈安生“扑嗵”跪倒,连声喊道:
  “以前掳的人全被隐龙岛的人带走了,与小人无关?”
  高恩华一愣,询问道:
  “隐龙岛是干什么的,在那儿?”
  陈安生答道:

  “小人只知隐龙岛是林大王的宗主,其他一概不知。”
  高恩华第一次听说修真界有隐龙岛这么一个宗派,仔细的审问了一通,陈安生被吓破了胆,竹筒倒豆子般把知道的全倒了出来。据他交待:
  大龙山寨匪首林大王是隐龙岛中人,还有晋安郡内几处匪寨均是隐龙岛的手下。
  日期:2014-12-27 08:55:00
  三十二节 皇权不下县
  众匪寨的任务就是到处掳掠落单路人或乡人,每逢月圆之夜便在侯关县集合,由隐龙岛派人来统一接走。
  至于隐龙岛在什么具体位置,陈安生说他身份低微、并不知晓,只知道隐龙岛来接人的船很大,会在侯关县采购大量的各种生活用品。

  高恩华又审问了一些问题。见晋安郡的吕子方也正在倾耳细听。
  拱了拱手,询问道:
  “吕道友夜探匪穴,有所何求?”
  吕子方回礼道:
  “在下内弟月余前,踏春来晋安郡访友,至今下落不明,在下奉族长之命依迹寻到此处。”

  高恩华看了看门主,笑问道:
  “你如何得知此人必知一切情由?”
  门主眼睛眯成一条缝,解释道:
  “以前在主人家时,有个管家,形貌穿着与这个蠢货一般无二。”
  高恩华莞尔一笑,夸道:

  “你倒机灵,如此省去不少事,这些匪徒就交于你处置吧,不要轻易伤了他们的性命。”
  门主得意洋洋。转过头去,圆眼睛中一片凶光,向众匪兵吼道:
  “都到那边站好了,本尊有事要交待,想私下逃路的,地上躺的就是榜样。”
  待门主将众匪兵赶到一边去时,高恩华对吕子方道:

  “吕道友,后会有期,贫道要先下山去探访徒儿了。”
  吕子方急忙道:
  “高道长,都为寻人,不如一路同行,相互间也多个照应么?”
  高恩华看了看吕子方身后数人,摇了摇头,拒绝道:
  “隐龙岛需乘船方能抵达,想来应是在茫茫大海之中,几位道友好似不能御剑,往来甚是不便。”
  吕子方毫不气馁,继续商量道:
  “高道长有所不知,在下几人仅仅是负责探路,现马上传信建安郡中族人请供奉的高僧们前来相助。”
  高恩华想了想,答应道:
  “此时距隐龙岛前来接人的月圆之夜还有一段时日,贫道先去侯关县探探路,如吕道友能在月圆之前赶来,便一路同行。”
  吕子方痛快的应道:
  “一言为定,月圆之夜前、侯关县中最大的客栈中见。”
  侯关县有些荒凉,不如晋安郡中繁华,位置稍偏,面靠大海。
  高恩华虽然无法判断司马雪是否为隐龙岛中人所掳,但抱了万分之一的希望,也是要去探查一凡。
  来侯关县以前,门主给高恩华带来一个消息。晋安郡中来了几批寻人的修士队伍,听口音均来自江南吴语,晋安郡府差役也四出拿图寻人,据探查,寻找的也是一名年青女子。
  高恩华心中雪亮,这批修士能调动晋安郡差役出动人手寻找,非孝武帝与谢家中人莫属。定是建康城中有大神通异能的修士占算出司马雪落脚晋安郡,所以各路人马齐聚晋安郡。
  当下心中欣慰,如此以来,侧面证明司马雪一是现在安全,二是落脚地确是晋安郡附近。当下嘱咐门主等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暴露行迹。
  到侯关县最大的客栈住下以后,高恩华便四下打探消息,转了两天以后,发现侯关县虽然偏僻,但县中居然有个类似建康城中大市的集坊,里面牛、马、茶、布、粮等各种用品俱全。
  集坊中的店铺大多掩着门,与建康城中大集坊的人来人往大不相同,寻了几个人打听,有说月圆前后生意最为红火。
  日期:2014-12-27 16:21:00
  皇机不下县(下)
  数日后,吕子方带着数名修士来到侯关。其中有两名僧人,均手执达摩杖,宝相庄严,一看就知乃有道高僧。分别名为玄方、玄圆。
  吕子方见到高恩华后,焦急的询问道:
  “高道友,最近可有发现?。”
  高恩华微笑道:

  “寻得一处所在,现在不知月圆之日隐龙岛能否按时来人。”
  此时距月圆之日尚有两日,吕子方对高恩华的道法好象颇为仰慕,翌日一大早便邀请高恩华四下走走,说是到处碰碰运气。
  侯关县面积不大,四周夯土叠木为城墙。行了片刻,高恩华沿路发现几批穿黄色道袍的天师道徒众与乡民一起路过,相互间有说有笑,一付极熟的模样。
  吕子方顺着高恩华的视线看了过去,开口道:
  “五斗米教的道友在布施了。”
  高恩华询问道:
  “不是称作天师道么?布施是什么意思。”
  吕子方笑道:
  “高道长有所不知,天师道在乡间皆唤五斗米教,入教者需贡献五斗米做为教资,天师道经常组织免费治病,做些义舍,以及断狱等,称布施。”
  高恩华以往除了跟随丹尘子修道,便是往返高山大泽采药炼丹,入世后基本上没离开过建康,偶尔经过下面郡县,大多御剑而过,对此事毫不知情。

  不解的询问了一句:
  “义舍与断狱是什么意思。”
  吕子方有意结交高恩华,见高恩华对此事好似极感兴趣,便解释道:
  “义舍是天师道吸纳教徒的一个手段,在县城由祭酒安排,为教众及想入教者提供免费的米饭饱腹,断狱就是在乡间负责给教徒间审判纠纷。”
  高恩华似懂非懂的问道:
  “审案、断事不应当是县府差役的事儿么,怎么由天师道负责了?”
  吕子方笑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儒书上写的,实际上乡间素来都是“皇权不下县”。村野坞堡之间乡民之间有什么纠纷,由天师道的祭酒或士族族长决定对错。”

  联想到建康城中、会稽郡、晋安郡见过的那些身穿黄道袍的天师道教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