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欧那些年的经历》
第10节

作者: 烟波笑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8 11:05:04
  这一住就是两年多,从此我对日本人也多了一些了解,现在我就把我眼中的日本人对大家说一下,以满足部分网友对日本人的好奇心。
  刚搬到一起的时候,三原妹子在门口放了一杯食盐,我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她说这杯食盐代表着神明,可以保佑我们,可能这是日本人的一种传统吧,这里面有什么典故我就不知道了,谁要是知道可以在这里说一下,反正当时我也没细问。
  首先,日本人办事特别认真,特别细致,细致到什么程度呢?打个比方说——购物。
  每次出去购物以前,三原妹子都会写一张清单,上面写着买什么,花多少钱,以及需要购买的物品在什么位置,都写的清清楚楚,而且每次都会按照写好的去买东西,就好像有一种强迫症,这让我很难理解。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买东西就买东西,看见什么买什么不就好了么?用得着连逛街购物都要提前计划吗?这样做不嫌麻烦么?
  再举一个例子——煮饭。

  比如说今天要熬一锅汤,三原妹子就会在熬汤以前,把食材,汤料全部准备好。
  然后,该放多少盐,该放多少作料,该放多少食材,都会按照食谱上的标明,多一克都不放。
  为了这个,她还专门买了一个小天平,专门称重量的,假如说,这锅汤需要放5克食盐,那她就放5克,放6克都不行,一定要用天平把食盐的重量称好,才肯下锅。
  我那是头一次看见有人做饭还要用天平的,所以印象特别深,有时候我就想,你做饭做成这样不累么?
  等作料放好了,就开始煮汤,书上说煮汤要用30分钟,那她就认认真真的煮30分钟,多一秒不行,少一秒也不行,而且还专门预备了一个秒表,把时间掐的死死的。
  这就是典型的日本人,把细节功夫发挥到了极致,有时候真让人有点受不了。
  其实关于这一点,从我们的文化当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中国人,就好像我们的国画,很写意,很大气,有山水,有瀑布,还有天空和悬崖,而细节方面很多时候都是一笔带过,我们艺术,看的是一个整体,表现的是一种气势。
  而日本人的性格,就好像他们的浮世绘,以人物见长,注重细节,甚至连每一根头发,每一根胡须都能刻画的清清楚楚,就算是画风景,也多是那种庭院风格,小而别致。
  我很难说这两种民族性孰优孰劣,只能说各有所长。
  有人说,既然日本人做事情这么细致,那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才对。
  要我说,这纯属扯淡。
  日本人的那种细致,是我们中国人学不来的,一个民族的性格养成,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就好像西方人的大鼻子,蓝眼睛,那是北欧特殊的气候所导致的,而我们中国人的长相,也和地理环境有关,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这是你想学就能学得来的吗?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你生于中国,你的民族性就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很多在中国长大的二战遗孤,尽管他们身体里流的是日本人的血,但他们长大了以后还是和中国人没什么两样。
  与之相对应的,很多在日本长大的华裔,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也都是日本式的,不会因为身体里有中国人的基因,就帮着中国人说话。
  有句老话说得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生在什么地方,你就是个什么样的性格。

  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你硬要去学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但别人的东西学不成,反倒把自己的好玩意儿给学丢了。
  日期:2013-12-31 10:29:16
  说了这么久关于三原妹子的事情,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她的情况。
  我曾经看过她的护照,日本护照,一个大大的菊花印在护照的封皮上,我真搞不懂,日本政府为什么要弄这么个图案印在护照上,难道和他们的国民属性有关系?
  哦,对了,顺便给大家辟个谣,网上流传关于某些国家的护照上写着,大美利坚是你坚强后盾的那些段子是瞎编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大部分国家护照上写的基本上都是要遵守法律,或者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之类的内容,这是有国际标准的,几乎每一个国家上写的都差不多,因此,那些喜欢给美国爹脸上贴金的美分们还是省省吧。

  当我第一次看她护照的时候,翻开护照的第一页,我当时就傻了眼,三原妹子出生于1976年,整整大了我六岁。
  我说她咋对我这么好,原来是老牛吃嫩草。
  不过这倒没关系,只要两个人合适,我不介意女方比我大。
  所以严格来说,不能叫她三原妹子,应该叫她御姐比较恰当。

  御姐老家在日本的庵美,是一个岛,我看了下地图,在冲绳那一带,那个岛很小,如果不放大,你根本就找不着。
  庵美的日语全称是庵美大岛,我曾去过那个地方,为了见丈母娘。
  那个岛怎么说呢?就一个字儿——穷,两个字儿——偏僻,看上去有点儿落后。
  那里的街道显得有点儿旧,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电线杆。
  我去,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电线杆,我老家就挺穷的了,一个三线城市,即便如此,电线什么的早就埋在地下了,没想到在日本这么发达的国家还能看到电线杆。
  更让我难以理解的是,那里居然不能上网,因为没通网线。

  这就是庵美大岛给我的第一印象,反差挺大的,我原以为号称GDP排名世界第二的发达国家是个什么样儿(当年还是),原来就这个样儿,看来农村就是农村,不管是欧洲的农村,还是非洲的农村,基础设施一样都很落后。
  PS:欧洲的农村也不比中国农村好到哪里去,一样存在着脏乱差的情况,所以,那些梦想着欧洲田园风光的小清新该醒醒了,那些所谓美好的欧洲农村风光都是特例,用来宣传的,都是特意找好的拍,就好比中国的华西村,华西村也是村,对不对?
  日期:2013-12-31 10:30:45
  日本人没有计划生育,所以三原有两个姐姐,大姐40多岁,离过两次婚,当时好像没工作,和父母住在一起,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后来又听说三原的大姐第三次结婚,然后结婚不到一个月又离了,真不知道该让我说啥好——咋就不能在一起好好过呢?
  三原的二姐倒是很稳定,读过书,留过学,属于知识分子,以前在日本政府里做公务员,属于体制内人士。
  不过,据三原妹子自己说,日本的公务员好像没什么油水,工资也不怎么高,所以在日本,公务员不属于好工作。
  再后来,三原的二姐辞职了,竟然跑到首饰店里推销钻石,当推销员,因为那里的工资高,福利也不错,由此可见日本的公务员真没啥可干的。(当然,这里指的是普通公务员,大官就不好说了,咱没接触过)
  至于三原妹子自己,以前在小学里当老师,教小学生,后来想深造一下,于是就辞职来欧洲学习幼师课程,然后就很巧合的遇上我了。

  但是,说到这里,我得好好谴责一下我自己,我太不是个东西了。
  因为自从三原妹子认识了我以后,课也不去上了,天天陪我在家玩儿,在外面玩儿,把人家深造的计划都给打乱了。
  直到最后离开欧洲,三原妹子总共才上了不到两天的课,毕业证书什么的也没拿到。
  所以说啊,女人就是感性,为了感情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的。
  日期:2013-12-31 10:31:59
  三原的老妈,一个典型的日本妇人,尽管年过60,还打扮的花枝招展,抹口红,擦美白霜,那个脸上的粉啊,足足有一厘米厚,轻轻咳嗽一声就像雪花一样啪啦啪啦往下掉,而且出门还喜欢戴一个很大很大的太阳镜。
  至于三原的老爸,嗯……。这么说吧,一看那模样,就很像当年那个进村儿的鬼子,小眼睛,小身板,小分头梳的油光瓦亮,反正给人的感觉很不好就对了。
  日本有一个特点,也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什么都很小。
  房子小,水池小,地方小,反正什么都很微缩,像我这样的人待在那里很不习惯。
  我是北方人,不管是住的地方,还是家里用的东西,什么都讲究大,我本人将近190的身高,住在三原妹子家里常常伸不开腿,要不就是走路经常碰头,或者稍微动一下,就会不小心打烂她家的东西,因此,在她家我时常感到很压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