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没事不要去采药,因为你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第35节

作者: 江湖小号用罘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18 09:58:00
  我们四个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钟爷道:“去看看,可能困在那儿了。”我心说要是那儿是个地下兵工厂或者毒枭窝藏点什么的我们就直接领便当去了,看钟爷似乎很有把握的样子,也就没再说什么。四个人草草洗漱了一番,就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那地方说远不远,但是本身范围就大,山区GPS信号又有上百米的距离误差,我们都没把握能找到。这深山峡谷中阔叶林长得葱葱茏茏,脚下老树盘根,如同千沟万壑,还铺有湿滑的高山草甸,行进过去十分不便。张半仙莫名地对这些老树十分畏惧,说什么活了上百年的老树都是有思想的,得罪不得,更不能踩他们的根。我调侃道:“怎么地,合着踩了他命根子,他还能活过来撕了我?”张半仙白了我一眼,拱手恭恭敬敬地对这些老树作礼,口中嘟囔着有怪莫怪之类的话。我见他神神叨叨的,也就没理他。走了一会儿,我注意到钟爷皱了皱眉头,似乎发现什么,上前问他他却摆手说没事,喊我们继续走。我顺着他刚才的目光望去,见到远处浓荫下的灌木丛中似乎躺着两具人的尸体。由于距离远,加上植被茂密混杂,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只当是看花眼了,转身搀了张半仙一把,就继续往前走。

  日期:2014-08-18 14:23:00
  这样在林中穿行了也不知道多久,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大山。大山下一口黑黝黝的大洞訇然中开,如同洪荒中醒来的猛兽张开大口在等待进食。我心中默念千万别是这里千万别是这里,可手机信号却越来越明显。张半仙当先跑过去,指着洞壁上一行字道:“别进去!”我们跟过去,见洞壁上确实用石块划了“别进去”三个细脚伶仃的字。看那字体,竟然有些端子的风范。张半仙一边问要不要进去一边半个身子已经进了洞。阿哲满脸忧虑,似乎不太想进去。我本来也忌讳进洞,先前硕鼠的经历至今让我心有余悸,但我总觉得那里面可能有我认识的人,甚至有可能就是端子,一种奇怪的力量诱使着我往里走。

  日期:2014-08-18 16:16:00
  这个洞比先前阿哲带我们进的洞大了许多,要不是洞口对着原始丛林,我甚至觉得像铁路中的过山隧道。洞很深,眼前的黑暗茫茫无边。我们打着手电沿着洞壁往里走。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自己以前来过这儿。这种熟悉的感觉很不好,因为我确信从出生到现在,我不曾来过四川,更不可能钻过巴蜀一带的洞穴。我会觉得熟悉,很可能是在以往的梦境里见过。我不知道别的人有没有这种感觉,不由自主地就紧张起来。

  日期:2014-08-18 16:59:00
  我们小心翼翼地往里走,手机里的“嘀嘀”声在洞中异常清晰地回响,我都有些觉得那声音就是我现在的心跳声。走了大概二十米的样子,我们身后已是一片漆黑,明晃晃的洞口看起来已只有碗口大小。这时候,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含糊不清的叫喊声。我向前急走两步,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似乎隔着地面从脚边传来:“由子,你别过来——”
  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声音,居然真的是端子!我冲身后的三人喊了句“跟上”,急匆匆地就往前跑,猛地感觉脚下一空,好像踩在了浮砖之上,还没来得及作反应,脑门一痛,似乎磕着了什么东西,跟着身子就不由自主地直往下跌去。
  日期:2014-08-18 21:55:00
  第四十章 无厘头鬼打墙
  我感觉身子在空中下落了两三秒,这才结结实实地摔在一堆碎石之上,顿时喉咙一甜,差点直接昏死过去。刚翻过身,身边“嘭”“嘭”“哗”掉下三个人来,跟着就听见张半仙和阿哲痛苦的呻*声。钟爷似乎没受伤,只揉了揉肩膀和小腿,就过来把我们挨个拉起。
  我们走下碎石堆,发现它的位置正对着我们落下的口子,立马意识到是有人故意堆在这儿减小坠地伤害的。我们三个摔得几乎浑身骨头都散了,从碎石堆上下来,又软软地坐倒在地。地面土质坚硬如铁,这要直接拍地上,不死也得残废。无论洞里的人是不是端子他们,显然他们并不想让闯入者就这么死了。我抬头看到,我们下落的洞口处一片漆黑,也不知道是不是封口的石板又自动合上了,心中直道坏了,这下不好出去了。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莽撞,害得这些人跟着遭了殃,于是小声道:“对不起了各位。”钟爷摆摆手,道:“跟你没关系,没你我们一样会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张半仙也没有怪罪我的意思,嗫嗫嚅嚅地道:“奇怪了,就好像明知下面有危险,还是会往下冲。这叫啥来着,对了,明知山有虎,偏——”阿哲打断他道:“确实奇怪,总觉得以前来过似的。”我心里一跳:莫非大家都有这种感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