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禁区:东北燃情岁月》
第25节

作者: 蓦然回首都是浮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26 12:43:09
  娱乐城和郑老五开的干洗店距离不太远,十几分钟的车程。盛子和孟威到的时候,发现干洗店的玻璃门被砸碎了,屋里的衣服被扔了一地,桌椅被推翻,甚至连一块大理石的台面都都被砸裂了。郑老五和他媳妇都没在屋,只有一个中年妇女在屋里坐着。
  盛子明白了,郑老五不知道得罪什么人被人把店给砸了。
  盛子问在屋里坐着的中年妇女,这店是谁砸的?郑老五家人呢?
  砸店的人我也不认识啊,我是他家邻居,当时就看到一辆车停到门口,下来三四个人拿着棒子就开始砸,前后也就不到两分钟这几个人就跑了。当时郑老五也没在家,他媳妇在家拽这几个人没拽住,后来郑老五媳妇上医院了。

  那郑老五呢 ?盛子更关心郑老五一点,因为陈姐说他找人拼命去了——拼命的不管怎么说都比住院的要危险的多。
  郑老五回来就上医院看他媳妇去了,说这屋里不让收拾就这么放着,也不让报警。看起来中年妇女也不知道咋回事。
  盛子看问不出什么来,就又给陈姐打电话,陈姐正在医院和郑老五的媳妇在一起。陈姐说你嫂子没事就是吓到了,砸店的人是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听郑老五说肯定是南屯的韩发找人干的,郑老五拿刀出去找韩发了,打电话也不接,现在也不知道在哪。
  南屯是市郊的一个村,这个村曾经是全市最出名的一个村。一个村出名靠什么?要么富的出名,比方说南方某些村,又给村民发黄金又给建别墅的轰轰烈烈全国都出名。要么就是穷的出名,比如说某些大山里的村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孩子上个学还得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危险重重。这个村子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是在全市乱的出名(当然,现在大有改观),因为村子离市里比较近所以村里的很多人很羡慕繁花似锦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厌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这不仅仅是一种厌恶,其实更是一种迷失,所以很多年轻人跟市区的一些涉黑的团伙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甚至有的出租车司机听说打车去南屯晚上给多少钱都不敢去,因为那里没修路之前是一条二十多里的砖土道两边除了庄稼就是树带,晚上时候黑灯瞎火的看起来很恐怖而且听说经常出事。

  韩发这几年混的挺出名因为近些年国家经济整体好转,南屯这个位置是城市发展大势所趋,土地价格现在节节上涨,从修路到盖楼韩发搞到了不少活,当然很多都是不择手段才弄到的,当然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弄到的活只要赚钱了别人都说这个人挺厉害有手段,韩发出名也就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句话叫穷人得了狗头金就是说人暴富以后容易得意忘形,而韩发就是这样的情况,整天带着手下一帮人吃喝嫖赌,寻衅滋事,在市里也是恶名昭彰。
  日期:2013-11-26 15:37:31
  郑老五回家看到自己刚兑下没多久的店被砸了以后感觉大脑嗡的一下像有无数只蜜蜂在大脑里乱窜,如果是当年的郑老五大风大浪都见过了肯定没有现在给他的打击这么大,但是现在的郑老五已经改邪归正很多年只想开个小店消消停停稳稳当当的养家糊口给孩子赚点学费。
  年轻的时候郑老五有很多的梦想他跟着狄宝权的时候在社会上也是颐指气使前呼后拥,但是那次火拼以后他被砍了十多刀差点被砍死后一下子对自己的生活忽然产生了厌倦也产生了怀疑,所以他原来的梦想就被这十多刀击碎了就像他被砍掉的手指再也恢复回不到从前。
  于是像很多普通人一样,他的梦想从凌天般的雄心壮志跌落到过好平常日子多赚点钱让妻儿的日子不那么拮据。
  他的愤怒在屋内的一片狼藉中爆发,他知道肯定是韩发找人干的,因为韩发前几天来过说要取他冬天穿的貂皮大衣,前两个月放在这里洗的,郑老五说我这店是刚兑的你去找原来的店主吧,我把电话号给你,结果原来的店主换号了韩发找不到人,韩发说那我不管我是在这个店洗的衣服你就得赔我大衣。
  郑老五虽然现在很低调,但是也不是橡皮泥让人捏成什么形状是什么形状,他说这钱我肯定不认掏,啥时候找到原来的老板这件大衣就给你不然我也没招你爱他妈咋地咋地。
  韩发压根就没看起郑老五因为现在郑老五混的最差,他说行,我就不信我治不了你。
  郑老五在厨房里找出了一把剁肉的菜刀用挎包装了起来,到医院转了一圈看了看他的媳妇正好陈姐也在,他媳妇没有受伤只是受了惊吓说咱们报警吧。郑老五很平静的说不用我找韩发让他赔点钱得了砸也不能白砸。陈姐认识郑老五已经很长时间了,也很了解郑老五,看见郑老五拎着包知道郑老五现在不混了也没枪,估计里面肯定就是装了刀打算报仇。她怕郑老五媳妇再受惊吓没敢在屋里劝,出去连劝带拉的拽了郑老五很久也没劝住,到底还是走了。

  于是赶紧就给盛子打了电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