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没事不要去采药,因为你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第28节

作者: 江湖小号用罘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8-06 10:02:00
  黑竹沟是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过渡带,越往里走地势越高。在海拔1000多米的平原,竹林密布,浓密的树身重重叠叠,一度让我有回到苏南黑竹林的错觉。起初我们还能看到稀稀拉拉的旅游团,走了快三个小时,就只见到一些停在路边休息的驴友。阿哲在前面一声不吭地带路,带着我们左拐右转,遇到分岔路也丝毫不迟疑,看来确实常走这条道。走到一条溪流前,他停下来道:“我们先在这休息,等会再走。”我没觉得太累,就问他干嘛不继续走。他蹲在溪边洗了把脸,指了指溪流对岸一片满是山花的斜坡道:“我们从那上山。”

  日期:2014-08-06 10:59:00
  这条溪流并不很深,河床较高的下游还有几处浅滩。但是水流湍急,溪流中央还有不少形状、大小不一的大块滩石。我目测了下,这条溪流少说也有三米宽。别说我们都背着厚重的旅行包,就是不负重我也不可能跳到对岸去。张半仙在空气中用两根手指丈量着,砸舌道:“阿哲,你要我们飞过去么?”阿哲笑了笑,起身拍拍手道:“你们谁带了刀,借我用下。”我从包里取出开山刀给他,他冲我们道:“帮我看着点。”走到一边的竹林,开山刀一挥,一根竹子喀拉就倒了。钟爷上前帮忙,两人抬着竹子走到溪边,一放手,高大的竹身呼地就往对岸花丛拍去,直接横在溪流之上。我和张半仙也去帮忙。砍了四五根的样子,阿哲摆摆手说够了,让我们调个头,最后两根头朝下根部朝上往对岸放。看着横架在溪流上的“竹桥”,我心里直犯难:这竹身都没有脚面粗,而且容易滚动打滑,根本没法下脚啊。

  日期:2014-08-06 14:37:00
  阿哲也不来理会我们,向后退了几步,快速助跑,身子腾空而起,半空中气力一竭,在溪流正中央的位置急速下落,借着竹身的弹力,猛地又飞起。他大喝一声,稳稳地落在对岸的花丛中。我和张半仙看傻了眼:合着还要来个二级跳啊!这得要多生猛的技巧啊!
  日期:2014-08-06 15:26:00
  第三十四章 猿猱欲度
  阿哲在对岸喊道:“把竹子捆起来。”说着扬了扬手中的布带。我立马懂了:他是自己先过去,然后用绳索或布带捆紧竹子的两头,这样我们就能轻松过去。我不由就对他多了一份好感,只是心里仍存着钟爷的提醒,不敢完全相信他。钟爷捆好竹子,我们三个晃晃悠悠过了溪。阿哲让钟爷和他一起放开竹子,让它们随着溪流往下漂。我明白他是不想让别人发现到我们的踪迹,暗叹这彝家汉子心思还真是细密。

  日期:2014-08-06 17:00:00
  我们在岸边歇了一会。我发现这满山坡的野花,全是清一色的白色杜鹃,在林间水雾的浸润下,显得娇柔可爱。阿哲从兜里取出支竹筒,让我们伸出手掌,挨个倒了些棕黄色粉末,道:“这儿的白杜鹃花香招蛇,洒点硫磺粉在脚边防身。我们上去。”我一听到蛇就头皮发麻,问阿哲多要了些,恨不得给全身来个硫磺浴,连白杜鹃都看着没那么可爱了。阿哲道:“我们加紧些,四点前赶到愁攀崖,运气好的话今天就能在崖下找个岩洞过夜。这沟里野生动物很多,怕是会有些麻烦。明早带你们过了愁攀崖,往后的路你们就自己走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阿加谟他们是向着石门关去了。那地方,我去不得。”我不知道石门关离我们还有多远,听说那儿是整个死亡谷的腹地核心,神秘异常,又是当地彝民的圣地,祖训不得入内,于是理解地点点头,招呼钟爷和张半仙开爬。

  日期:2014-08-07 10:17:00
  这片花坡坡度不高,但因为杜鹃花丛又矮又密,下脚很不方便,加上要一路打草惊蛇,爬了快一小时,我就有些气喘了。为了分散注意力,我问阿哲愁攀崖是怎么回事。阿哲笑笑说:“你是大学生,知道的比我多。李白《蜀道难》里有句诗,叫啥子‘猿猴欲度愁攀爬’的,后来我们这儿的老者见了那片崖,就给取了这么个名字,具体因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听着就头大,现在这斜坡就够我喘的了,敢情后面还要攀崖,那我还不得趴了?忙问道:“没有其他上山路线了吗?”阿哲知道我在想什么,拍了拍我的肩膀道:“从这儿左手边绕道五个小时到后山,有条暗道能上山,只不过——”

  “不过什么?”我漫道。阿哲笑着道:“那儿是鸽子树保护区,就是你们说的珙桐。几位要是不怕撞见护林员,倒是可以试试。”
  日期:2014-08-07 11:25:00
  左右权衡了下,我无奈地叹了口气:一来我们虽说既不是盗墓贼也不是偷猎者,但我们全都带着武器,到时候误会给扭送下山就全白瞎了;二来现在绕道过去也不现实,山区植被多呈垂直带谱分布,这儿海拔不到1500米,全是遮天蔽日的阔叶林,夹杂着密密麻麻的竹林和倒生尖刺的杂草,我们脚下的道路都是山区采药人踩出来的,更别指望能有人工道能穿过去,等我们自己开道过去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我问钟爷他俩意见,钟爷完全没表示,张半仙一张苦瓜脸比我还难看,但也表示宁可攀崖也不去找那条“被下山”的路。

  日期:2014-08-07 11:45:00
  我把想法告诉阿哲,他一副早就料到的表情,淡淡道:“其实也没有你想的那么难。我都上去两回了,就百来米的高度,咬咬牙就过去了。上了崖顶,正好就避开了保护区。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我也不知道他这话是真的还是只是安慰我,不过既然定了主意,硬着头皮我也只能上了。我看看手表已是下午三点多,于是催促众人快爬。
  日期:2014-08-07 14:37:00
  赶到愁攀崖还不到四点,除了钟爷,我们都有些气喘,于是团团坐下。我目测了下,这愁攀崖确实不算太高,但崖面坡度几乎与地面垂直,到处青石嶙峋,夹杂着一小丛一小丛的矮树和藤蔓绿植,绵延有数百丈宽。崖顶一片青绿,能看到一条蜿蜒的小道盘行在一片小山头里。那山头后面是一座更高更巍峨的大山,只能朦朦胧胧地看到一片青山的轮廓。我问阿哲那是什么山。阿哲用毛巾擦了擦脖子上的汗道:“那是马鞍山主峰,你们明天要爬。去石门关,只能从那儿下山,没别的法子。”

  日期:2014-08-07 15:48:00
  我叹了口气。与那片大山相比,眼前的愁攀崖显得如此渺小,而攀崖也像成了运动前热身。阿哲说现在不是叹气的时候,抓紧找个岩洞过夜才是正事。我们只带了一顶登山帐篷,四个人凑合一晚倒也没太大问题。不过阿哲说崖下风大,怕半夜里给山风吹断帐篷龙骨,还是找岩洞靠谱。阿哲说他几个月前刚来过,应该能找到之前用过的安全岩洞。
  这倒不是阿哲偷懒。在云南时我就听山里的老人说过,在深山找夜宿岩洞是很有讲究的。岩洞的朝向、大小、深浅,所处山体的具体位置,岩洞内洞壁、洞顶岩石的坚硬程度、潮湿度,泥土的松软程度,有无危险动物的气味等等,都需要仔细考量。所以进山猎户、采药人,要么尽量不在岩洞过夜,要么尽量找前人或者自己熟悉的岩洞过夜,这也是为了把夜宿的风险减到最低。说得简单些,你不小心进个狼洞,就等于把自己当成食物送货上门了。

  日期:2014-08-07 17:54:00
  阿哲在前面带路。我看到愁攀崖离崖顶约二十米的地方,有一排大小不等的石洞,类似山村石头房的开窗,问阿哲那会不会是挂壁公路。阿哲摇摇头说:“那是天然岩洞,而且你看,它们明显不在一条线上。愁攀崖虽只有百米多高,但却有三个断层,而且流水下切作用明显,沟壑很多,壁面虽陡,落脚点却也不少。我们上第一个断层,我呆过的那个岩洞在那边。”我们顺着他的手势望去,看到崖壁上有一条内陷的巨大裂缝,裂缝与断层的结合处,砸开了一个水缸大小的岩洞。洞口铺满了绿植,黑黝黝的也不知道有多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