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记录东南亚巫术》
第29节

作者: 20085437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4-21 21:36:00
  随着城里地铁施工的延伸,这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的住宅区已被纳入了规划红线内,不久就开始进入拆迁程序。
  在这片老住宅区有这么一栋两层的民房,民房的一楼有一间楼房刚建成时就迁移过来的易学社,社长是位现已七十多岁,但仍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的老爷子。这位老道爷姓易,平日在社里不是研究易学,就是守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暗房里闭关打坐。天气好时,偶尔也出来打打太极拳或舞剑练身。
  几十年前,人们刚搬入小区时,有些从农村迁入城里的人还保留着以前村舍里的传统,遇有红白喜事,重症疾患,心事不宁的时候,都会来找这位道长问卜求解,有时住宅区里盖新楼,他也会被请去开坛求吉。可是随着老人们的逐渐逝去,时代的开放让年轻人对这些事情不再有往日的信奉,甚至认为老道就是一个风烛残年,骗点棺材本的怪老头。连他仅收的两名弟子也是老道回乡祭拜祖师时收的两个孤儿,道社便开始慢慢落寞下来。

  现在要拆迁了,这位道长并没有为自己的利益和拆迁办过多的纠缠,爽快地签了协议,只是要求多宽限些时日,让他找到个合适的位置再搬走。负责拆迁的看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头并不是个找麻烦的主,也就答应了。易道长回到社里,将社务向两个衣钵传人交代一番后,便拿着八卦罗盘出山去了。
  留在社里的大弟子姓李,小弟子姓阚,两人的性格截然相反,老李性格外向,为人圆滑,小阚则低调内敛。平日里,这二人虽然对社里的事情时常有争执,但在师傅的调停下往往也还能求同存异,妥协处理。
  这次外出寻址前,易道长怕自己不在,弟子们乱了方正,便提前打预防针:“为师外出,短则月余,长则半载。社里的事务你们师兄弟要齐心共管,如有小的意见不一,可由大师兄做主,如遇大的分歧,不能解决,就待我回来再说。最要紧的是,你们要切记,那间被我贴了符纸封条的暗房,不可让外人随意进出,你二人也只能是在给房间里的那盏长明灯添油时可以进去,但勿踩踏房中地上的那块印有神兽卦像的符毯。如果发现符毯下有东西往上顶动,也绝对不能揭开来探视,只需你二人同时盘坐于前,念动我平日里要你们每天练习的口诀,即可平熄。还有,你们从房里出来时一定要记得将符纸重新封好!”

  易道长走后,两位弟子谨遵师训,每日克勤。外出的老道只是偶尔有电讯传回,告知自己所在省份,并询问社里的近况。日子就这么暂时平静地过着,天气也从冬末初春的料峭迎来了初夏的闷燥。随着搬迁协议的一个个敲定,小区里的其他住户都陆续搬走了,空置下来的矮旧楼房在拆迁机械的轰鸣声中化为累累白砾,只剩下易学社所在的楼房孤立于一片宽阔的废墟中。一到雷雨来临,狂风肆虐般的盘旋猛击着这个小楼,空荡荡的楼里好似鬼哭神嚎般地呜呜作响,偶尔还会有夹杂着牢骚抱怨声、打骂声、叹息哭泣声,以及一些不明不白迷迷糊糊的声音从暗室里隐隐传出。师兄弟俩进去探视时又一切恢复了正常,老李和小阚两人以为是幻听,于是回到社里的大厅中央,对向凝气盘坐,念动口诀,静神修心。

  由于道长去找搬迁的位置,长期未归,拆迁办便派人来催,大弟子老李便给师傅打电话说明情况,易道长听闻不禁有些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便通过电话和拆迁办的人商量说,如果易学社不找个合适的位置就搬,是要出事的。可在拆迁办的眼里,拖了这么久不搬,肯定是想多讹两个拆迁款的臭钉子户。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同时断了水电气,可怜的两个无奈的徒弟只有每日里担水点烛烧柴地坚守着。道长得知后不由得连连叹气,风风火火地往回赶。真是“越急越出事”,就在易道长快到家门时,由于天黑,风尘仆仆的老人家被一辆运送渣土的泥头车给擦倒在地,摔成重伤。

  在急诊室里,眼看就要驾鹤西去的老道用眼神将两个弟子唤至嘴边:“你二人命格奇特,一个是纯阳时刻的生辰,一个生于纯阴时刻,幸亏我当年遇上了你们俩,收为弟子,才能在我年高法弱时,借你们命格对冲而产生的罡气将暗室里的禁坛给震住。现在我快不行了,你们一定要像从前那样继续守住它,千万要找个没有丝毫戾气的地方将其安置好,不然……。呵咳——”说到这来,老人一口气没接上来,给老李和小阚留下个不明不白的摊子。

  两位弟子从医院一回到社里,老李就开腔了:“师傅不在了,我是大师兄,社里的事理应由我主管!前些年社里的境况不好,一直是我在外想方设法地拉业务,才维持住局面。现在易学在社会上又开始流行,我准备把这间老气横秋的道社搬到市中心的写字楼里去,改建成一个现代的风水指南服务公司。你来给我打下手?”
  “你找到师傅要求的地方了?”小阚问。
  “别听师傅讲那么多,咱们做个法阵,多贴些符纸,勤念念咒不就行了吗,这年月,上那去找没有一点戾气的地方?”老李摆起师兄的谱来。

  见师兄这么说,师弟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便勉强点头同意了。就在两人去殡葬场火化完师傅的肉身,回到社里时,发现住处已经房倒屋塌,家当摆设散落在一片瓦砾中,那张画有神兽卦像的符毯上也尽是尘土碎石。二人立即去找拆迁办理论,结果却被鼻青脸肿地给扔了出来。
  老李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摸了摸贴身口袋里存有拆迁款的银行卡,然后摇摇头正准备另谋出路,却被师弟一把攥住。师兄以为是师弟要分家,便说:“好吧,我们去银行,把你的那份提出来。不过说好了,你我一九开,我这已经是很照顾你了!”
  谁知,小阚却说:“钱的事情待会再说,现在暗室被破坏了,禁坛恐怕也没了法力,我怕师傅担心的事会发生。”
  “家都没了,晚上在那落脚都不知道,还担心这些事?”老李一脸不屑。素来知道师兄品性的小阚知道师傅交代的事是指望不上大师兄了,于是和他去银行取了钱后,二人便分道扬镳。
  接过师傅的钵的小阚在附近的一家小旅社安顿下来,等到天黑后便偷偷返回刚被拆除的道社废墟,从一堆瓦砾中翻找出了师傅留下来的装着符纸法器的褡裢。而师傅的桃木剑平日总是收在一个寒冰铁打造的匣子里,现在匣子的一端被一堵墙压住了,小阚从旁边的废墟里寻来钢筋,用尽力气将它弄了出来。匣子被压住的地方塌扁严重,撬开来一看,木剑却仍完好无损地躺在里面,同时还有一本残破的古书。小阚借着手电光仔细翻看起来,书上讲的正是禁坛设立的来龙去脉。刚看了个大概,小阚就听见一阵犬吠,远远地看见,月光之下,一只体型硕大的看门狗飞扑过来。“被看门的发现了!”这位小道长看着来势汹汹的恶犬,赶紧抽身离开。那只狗追到暗室的废址处时,猛地停了下来,围着那块符毯不住地嗅探。突然,毯子被顶了起来,一阵阴寒的白色雾气从底下向四周喷射而出。刚才还狂吠不已的狗顿时呜咽着夹起尾巴扭头跑了回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