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戚继光现象--俞大猷必须力挺,戚继光可以休矣!》
第30节

作者: 敖岸10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21 14:54:46
  4.2 俞大猷简历
  弘治十六年六月十四(1503年7月7日),生于泉州濠格头村。
  正德二年(1507年)入私塾读书。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秀才。从赵本学等三师习《易》。

  嘉靖十年(1531年)袭泉州卫前所百户。从李良钦习剑。
  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武举。
  嘉靖十四年(1535年)武举会试第五。升泉州卫前所署正千户。守御金门。
  嘉靖十五年(1536年)大饥,领赈同安,救万余人。
  嘉靖十八年(1539年)上书毛伯温。8月,剿海寇杨志新。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上书陈伍山,预言倭患必治。夺职。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朝廷选将,自荐于巡按御史徐宗鲁,被选入京。上书毛伯温。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至翟鹏所,陈御虏方略。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汀漳守备,署指挥僉事,驻武平。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5月剿元鈡海盗康老,7月擒流贼雷世贤,10月擒流贼汤信士,升广东都指挥使司军政僉书,署都指挥僉事。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抚谕新兴恩平峒酋。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5月,败安南寇,7月再败之,捕杀范子仪。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升琼州府右参将,平五指山黎,斩那燕。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任分守温台宁绍左参将。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3月攻倭普陀,败之,闰3月,攻烈港王直,败之,4月,再败之,5月,攻倭新河,捷,8月尽歼普陀倭寇。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3月攻新倭于普陀,天气原因受挫,戴罪办贼。4月大败倭寇于吴淞,十月升提督直隶金山副总兵。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江泾大捷,革祖职,令杀贼立功。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3月任镇守浙直总兵官。5、6、7月,平望、陆泾坝、海上数捷。8月,参加灭徐海。11月升署都督僉事。12月,灭舟山倭。

  三十六年(1557年)3月,进署都督同知。
  三十七年(1558年)攻岑港克之。夺职。
  三十八年(1559年)3月,被逮诏狱。秋,令立功塞上。
  三十九年(1560年)春至大同,练车营。以车百辆,兵三千,大破敌十万骑于安银堡。7月,再长途袭破丰城板升。复祖荫,冬,任镇筸参将。
  嘉靖四十年(1561年)7月任南赣参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平张琏,6月,升协守南赣汀漳惠潮副总兵,11月,升镇守福建总兵官。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戚继光、刘显获平海卫大捷。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海丰大捷。标志平倭胜利。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10月,与戚继光破吴平于南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正月,革职。2月,二源之战,捷,生擒李亚元。8月,复原职。9月,任镇守广西总官兵。
  隆庆元年(1567年)5月,击广东贼,生擒王西桥。升署都督同知。
  隆庆三年(1569年)大败曾一本,升右都督。
  隆庆五年(1571年)讨平古田僮,诛黄朝猛,擒韦银豹。7月升世袭指挥同知。7月令回籍听用。11月,任南京右府僉书。

  隆庆六年(1572年)闰二月,任镇守福建、浙、温、台总兵官。7月,降都督僉事。
  万历元年(1573年)革职,闲住。
  万历二年(1574年)任后军都督府僉事,兼提调京营兵车。
  万历四年(1576年)升都督同知。
  万历六年(1578年)致仕。

  万历七年(1579年)病逝。赠左都督。
  日期:2014-07-21 22:57:20
  4.3 用今天的标准衡量俞大猷
  按照《明史》的说法,是:“世宗朝老成宿将,以大猷为称首。”《 明史?卷212?列传第100?俞大猷等传》也就是说,世宗朝战将数百,俞大猷排名第一。以古人的标准来考察俞大猷,大约是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着手,俞大猷当然也是楷模。如果以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公认是苛刻的做法,但是,对于俞大猷,我们不妨试一试。
  今天,中国***考察干部的标准有五条:德、能、勤、绩、廉。我们不妨用此标准来考察俞大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