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戚继光现象--俞大猷必须力挺,戚继光可以休矣!》
第6节

作者: 敖岸10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要之,阵法的作用可以归纳为:有利于战略目标的达成;战时有利于兵种之间的配合、有利于兵士及相应武器的战力发挥;非战时有利于编制的保持。
  (古代兵家所说的兵种,除了水、车、步、骑的划分之外,还有勇力、寇兵、敢死、必死、幸用、待命、励钝……的划分。(《六韬?犬韬?练士》:“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强暴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旌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

  而战略目标的达成,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地理以及对手的阵型选择适合的战阵。没有什么在任何形势、任何地理都适合的战阵!无限扩大“鸳鸯阵”作用的人,根本就是不懂得战阵的人。甚至有人说“鸳鸯阵”是取得平倭胜利的基本保证之一,说这话的人,如果智力正常的话,体温得在39.5°C以上。
  “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个战斗单位。属于小阵。在河汊纵横的江南,倒也适用。我们在这里讨论两个问题:鸳鸯阵是怎么来的?鸳鸯阵是否是一个最好的阵型?
  日期:2014-06-30 21:30:45

  考之古阵,有“牡阵”,“即黄帝五行之火阵,孙子之牡阵,吴起之锐阵,诸葛亮之鸟翔。举朱旗,鸣鼓,则为之。前下峻高,乘虚冒乱,因其地势,则利为牡,可以胜冲方矣。冲方前众后疏,战者相促,居者有余。经曰:得地助者昌,失地助者凶。故牡阵胜冲方。”(《武经总要?前集?卷7》)鸳鸯阵与之大体类似。【同为一字型,纵向为“牡阵”,横向为“一字长蛇阵”(俞大猷所说的“常山蛇势”),且“一字长蛇阵”为大阵。】

  但是,戚继光创鸳鸯阵,更多的是受了广西“狼兵”的直观影响。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兵部尚书张经总督东南军务,征调“狼兵”、“土兵”(湘西土家族土司兵)平倭。瓦氏夫人请命应征,“誓不与贼俱生”,率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广西壮族土官兵6800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狼兵”素有善战的名声,他们在俞大猷的领导下,数战数捷。
  “狼兵”的战阵是以七人为基本作战单位。以长兵器居前,执毒弩者守卫于两侧,形成锋矢式队形,发挥长短兵器的作用。各队可以独立作战,集群作战时,各队又可以相互配合,一队向前,左右各队都予以支持,密切配合。
  “鸳鸯阵”显然是“狼兵”战阵的修改版。
  问题是,此一修改是否成功?或者说鸳鸯阵是否是一个最好的阵型?
  广西“狼兵”在东南沿海剿倭,他们参加了“王江泾”、“陆泾坝”等战斗,其剽悍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杀贼多”,瓦氏夫人被朝廷为封为“二品夫人”,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在后来的关宁铁骑中有6000广西狼兵充当主力。清末,曾国藩曾说:“长毛中后期30万(太平天国中后期多湖北、江浙兵)之战斗力,远远不如刚出广西之3万”,对广西兵评价甚高。)“狼兵”的战阵,也是千锤百炼的实用阵型。

  日期:2014-06-30 21:33:49

  戚继光在“狼兵”阵型的基础上做了两点改变:
  一是,除头尾二人外,中间变为双列。其实这并不是根本性的改变。因为“狼兵”在集群作战时,也是多列并肩战斗,而单列作战时,弓弩兵也会稍向两边分开,以掩护前面的长兵。其实,长短兵配合,本来就是行伍的基本常识。
  二是,以狼筅代替弓弩。这个改进的不成功,其实戚继光自己也很清楚。“狼筅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寸,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枪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今用之以拒敌马,尤为可用。”(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上﹒狼筅解》)“狼筅之为器也,形体重滞,转移艰难,非若他技之出入便捷……凡用狼筅,须要节密枝坚,杪加利刃,要择力大之人能以胜此者,勿为物之所使。夫然后以盾牌蔽其前,以长枪夹其左右,举动疾齐,必须叉、钯、大刀接翼。然筅能御而不能杀,非有诸色利器相资,鲜克有济……若精兵风雨之势,则此器为重赘之物矣。”(《纪效新书﹒卷11》)

  其实,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骑兵逐渐取代战车,对付骑兵,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兵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秦汉以降,无论理论还是战例,都非常多。秦汉以弓弩对付匈奴,“力大之人能以胜此者”,当可用大唐陌刀,连人带马断为两截,或岳家军之盾牌短斧,照马腿一路砍去,看来戚家军没有这样的勇气,那也可以用《武经总要》所列的多种战阵啊!眼前的例子也能说明问题:显然,狼筅不如“狼兵”的毒弩。所以,后期戚继光增加了火绳枪以弥补其严重的缺陷。

  那么,戚继光又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榔槺的玩意儿呢?戚继光自己也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军中所以必于用此者,缘士心临敌动怯,他器单薄,人胆摇夺……惟筅则枝稍繁盛,遮蔽一身有余,眼前可恃,足以壮胆助气。”(《纪效新书﹒卷11》)
  这显然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看见敌人就害怕的士兵,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士兵,看见敌人就胆怯的军队,也绝不可能无敌于天下。再者,“遮蔽一身有余”,其他未执狼筅者又如何?
  本人认为,戚继光是想创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战阵,可惜因为无法超越前人(还有让戚继光闹心的俞大猷),所以才搞出这么一个变态的玩意儿。
  一方面,戚继光深知鸳鸯阵的不足,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大肆吹捧:“凡鸳鸯阵,乃杀贼必胜屡效者,此是紧要束伍第一战法,”(《戚少保年谱耆编》卷1)“乃行伍之藩篱,一军之门户”。(《纪效新书﹒卷11》)正是这种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

  那么,鸳鸯阵又为什么能在战斗中取得成绩呢?
  日期:2014-07-02 21:18:32
  我认为,一是因为鸳鸯阵依然继承了“狼兵”战阵的优点,其长短兵配合的优点并不因为“狼筅”的败笔而彻底消解。二是因为戚继光严酷的军纪与赏罚制度。
  嘉靖四十年五月,台州大田之战战前,由赵大河宣布:“获贼首五百,予前驱者千金。七百倍之,千又倍之。所得辎重,偏赐军中。贼未破,争取财者罪死……”嘉靖四十一年,蒲城西洪之战,“复有余贼绕阵后,后队数百人皆却。……遂手刃退却哨长刘武十四人以徇,部曲股傈……”其实,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就详细列出了严酷的连坐制度和奖罚条例:临阵退缩,上级可以割下级的耳朵,战毕,无耳者斩;战失一人,斩全队,获真级一,可免罪;每级以30两论之……行军时小便只能尿在裤裆里,因为离队小便会被割去耳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