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士统帅到三军司令——外国千年40大风云战时领袖传》
第27节

作者: 小学生阿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阪之战的结束被称为“元和偃武”,战国时代正式结束。此后日本一连250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不论家康用何种手段夺得了天下,毕竟他给日本带来了和平,他的历史功绩有目共睹!
  梦想全都实现了,家康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1616年4月,75岁的德川家康病逝。此后德川幕府延续了近300年,直到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这位以忍耐和奸诈著称的“幕府大将军”死了也是含笑九泉的。回想那些早已逝去的乱世英雄们——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他们的一生都有着太多的遗憾,只有家康没有任何遗憾,他才是真正的胜者!
  德川家康大事年表——

  1542年12月26日 生于三河国冈崎城。
  1547年 被送给今川义元做人质,但途中被织田信秀劫走。
  1549年 被织田交给今川。
  1560年 今川义元在与织田信长作战中被杀,家康结束了10多年的人质生涯,回到冈崎。
  1562年 与织田信长结盟。

  1570年 协助信长大破浅井、朝仓军。并将总部迁到滨松城。
  1572年 与武田信玄作战,失利。
  1579年 杀死妻子筑山殿,并迫使儿子信康自杀。
  1582年 彻底击败武田胜赖,胜赖自杀,武田氏灭亡。同年,织田信长被属下杀死。家康发展自己的实力,逐渐成为五国的领主。
  1584年 与丰臣秀吉军作战,击败秀吉军,不久又和秀吉和谈。
  1590年 与秀吉联合灭掉北条氏。从此获得关东八国,以江户城(东京)为总部。
  1598年 丰臣秀吉病逝,作为“五大老”首席辅佐秀吉幼子秀赖。

  1600年 在关原大战中统帅“东军”击败石田三成的“西军”。
  1603年 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创德川幕府。
  1605年 将大将军之职让给儿子秀忠,自任“大御所”。
  1614年 围攻大阪城。
  1615年 再次围攻大阪城,将其攻陷,灭亡丰臣家族。

  1616年4月17日 病逝。
  ————————————
  本集完,请看下集《文韬武略定天竺:阿克巴大帝(印度)》
  日期:2007-8-9 21:08:11
  第十四集:文韬武略定天竺:阿克巴大帝(突厥-印度)

  阿克巴大帝
  生卒年:1542年10月15日(一说11月23日)——1605年10月17日
  职位: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1556——1605年)
  参与主要战争:莫卧儿帝国扩张战争(1561——1600年)
  主要军事敌手:印度诸邦 阿富汗

  人生结局:病逝
  公元15-16世纪,亚洲的穆斯林世界崛起了三个牛气冲天的大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波斯萨非王朝和印度莫卧儿帝国,这三大帝国实力雄厚,酷爱征服,令西方世界十分震惊。
  三大帝国之一的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的超辉煌时代,其领土广阔、兵强马壮、经济发达、文化繁盛,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就是它辉煌的标志。
  莫卧儿帝国最伟大的君主就是阿克巴大帝,此君是治理国家的顶级高手,也是领兵征战的一流统帅,而且对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十分痴迷,可谓文武双全!他是印度历史上继孔雀帝国的阿育王之后又一位影响深远的强大帝王。不过这位印度“大帝”并不是“纯种”的印度人,而是一个“外来户”。
  日期:2007-8-11 16:03:15
  (1)
  阿克巴的祖辈来自中亚,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是他的爷爷巴布尔。
  巴布尔之名乃“老虎”之意,此君的祖辈来头不小——老爸是称霸中亚的突厥牛人帖木儿的后代,老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代。巴布尔属于突厥-蒙古混血,集合了两个大征服者的遗传基因。

  11岁时,巴布尔继承父位,成为中亚地区的一个王公,他特想建立和他祖宗一样的霸业,但战绩不佳,败于乌兹别克人之手,还被赶出了中亚,成了一个流浪汉。后来他乘阿富汗内乱,率军占领喀布尔(今阿富汗首都),终于有了立足之地。1526年,他率领12000人从喀布尔出发,在帕尼帕特战役中大败印度军队,攻占德里,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在印度三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名曰“莫卧儿”,意为“蒙古”。不过,巴布尔并没有征服整个印度。

  1530年,巴布尔去世,他的儿子胡马雍继位。胡马雍是莫卧儿帝国前几代君主中最窝囊最倒霉的一个,此人资质还不错,但能力远不如他老爹,而且接手的是一个并不稳固的新生帝国。胡马雍也很努力地扩张领土,但老打败仗,最后竟然连老窝也被一个阿富汗王公端掉了。1555年,他在波斯萨非王朝的帮助下,总算复了国。复国还不到一年呢,倒霉的胡马雍从楼梯摔下,死了。

  帝国的烂摊子落到了胡马雍的儿子阿克巴的身上。
  阿克巴继位时才13岁,几乎什么都不懂,由大臣拜拉姆摄政。
  当时的莫卧儿帝国形势一塌糊涂:土地荒,财政紧,地盘小,敌人多。
  幸亏小皇帝有拜拉姆这位能臣辅佐,帝国才得以历尽磨难,在艰难中发展,阿克巴也能稳坐皇位。
  拜拉姆为莫卧儿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专横跋扈,令很多人无法容忍。转眼间,阿克巴18岁了,长大的皇帝不愿再受拜拉姆的掣肘,这有点像咱们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和鳌拜的关系。
  1560年,阿克巴召见拜拉姆,说:“朕长大了,该亲政了,爱卿多年为国操劳很是辛苦,还是辞职安享晚年吧”。接着他就派人就把拜拉姆送出了帝国。
  拜拉姆越琢磨这事越感觉自己窝囊,于是公然反叛,阿克巴的军队很快就将其平定。阿克巴还算仁慈,念及拜拉姆昔日的功勋,免他一死,把他送到麦加。但在去麦加的途中,拜拉姆被一个仇家杀死。值得拜拉姆欣慰的是,他的小儿子得到阿克巴的照顾,被带进宫廷抚养,长大后还封了官。

  拜拉姆倒台后,阿克巴又清除了一些威胁自己帝位的家伙,于1562年正式执掌帝国全权。他要继承爷爷和老爸的遗志,把这个历经坎坷的帝国带入辉煌!
  日期:2007-8-11 23:06:46
  (2)
  总体来说,阿克巴算是一个比较仁慈宽宏的君主,他的治国之策“柔”多于“刚”。在他之前的一些统治印度的穆斯林君主多数都压迫印度教徒,他虽也是穆斯林君主,但却善待印度教徒,取消了压迫印度教徒的赋税,给印度教王公封官,自己娶印度教公主为皇后和皇妃。为了表示对印度教习俗的尊重,他连牛肉都不吃了。这些举动让不少印度教徒心花怒放,对这位“圣明”的“好皇帝”充满了好感,甚至为他而欢呼。

  为了调和穆斯林和印度教的矛盾,阿克巴自己搞了一个新宗教,名曰“神圣宗教”,自任教主,提倡和平与宽容。同时,阿克巴还废除了当时印度一些可恶的旧习俗,比如寡妇殉葬、杀婴、童婚等,据说他还亲自救过一个被迫跳火殉葬的女人。
  阿克巴也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君主。虽然他不认识字,但非常喜欢和学者、诗人和哲学家交往,对诗歌、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绘画、建筑都兴趣十足,几乎每天都要让别人读书给他听,而且他记忆力超强,听过后绝对不忘。很多接触过他的人,都想不到他会是一个文盲。阿克巴的多才多艺更让臣民对他尊崇不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