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士统帅到三军司令——外国千年40大风云战时领袖传》
第9节

作者: 小学生阿萌
收藏本书TXT下载
  理查一世生于牛津,乃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亨利二世与王后埃利诺的第三个儿子,11岁时受封为阿奎丹公爵,两位王兄死后,他成为王储。理查生性好斗,崇尚武力,酷爱冒险,生猛彪悍,擅使一柄战斧(和咱中国古典演义小说中的使斧猛将徐晃、索超、程咬金、兀术差不多),有万夫不当之勇。
  理查打了一辈子的仗,他生平第一个要打的对象竟是他的老爹亨利二世。在狐狸般狡猾的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的调唆下,年轻的理查举兵叛乱,与老爹斗于战场,搞得老国王身心交瘁,最终郁闷而亡。不过此逆子也并非一无是处之狂徒,虽说自己领兵作乱,但也指挥平定了不少国内其他贵族的叛乱,在平乱过程中尽显其战术之能,逐渐声名远扬。尤其是1179年的塔耶堡之战打得甚是漂亮,这个城堡号称固若金汤,但还是被理查这位猛士一举拿下。

  1189年,理查继承英格兰王位,加冕登基,即“理查一世”。他执掌英格兰最高权柄一共10年,而在国内居住仅仅6个月,其余时间皆用在对外杀伐之上。对他来说,治理内政丝毫无趣,只有挥舞战斧喋血沙场,才是王者所为,更是痛快非常。
  理查登基伊始,便计划去那“圣城”耶路撒冷杀伐一番,其口号喊得相当漂亮——帮助“圣城”从“邪恶”的穆斯林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为此,理查不惜狂砸金钱,几乎花尽了英格兰所有的财产,不但如此,他还下令强制征税,作为他发动战争的所有军费。同时,他还找了两个同伙联手行动,这两位也是当时欧洲的风云牛人——号称“高贵王”的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和号称“红胡子”的德意志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

  声势浩大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揭开了序幕。
  粮草备齐后,理查于1190年率军乘船杀向东方,还没到达巴勒斯坦呢,这个火爆的统帅就先在经过的西西里和塞浦路斯做了两件大事。在西西里,理查借口西西里王对其姐(理查之姐乃西西里前国王之王后)不公,以武力强迫西西里王送给自己大量黄金,还趁机掠夺了一下西西里的首府墨西拿;接着理查又航行到了塞浦路斯,娶得塞岛佳丽贝伦加莉亚公主,并在塞岛建立了军需品供应基地。1191年6月,理查终于率军抵达巴勒斯坦。

  再看看理查的另两位战友的表现。
  狂热好战的“红胡子”德意志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倒霉到家了,他走到半路溺水而亡(德意志大军见国王淹死,也几乎都散伙了,只有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率领几千人继续参加东征),狡猾多谋的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本来就因英法仇怨而与理查不睦,一路上和理查争吵不休,一怒之下退出了联盟。本来是欧洲三位牛人要群殴一个穆斯林牛人,结果却变成了一个欧洲牛人和一个穆斯林牛人的对决。这个穆斯林牛人又是何方神圣呢?

  此人名曰萨拉丁,乃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创始者,阿拉伯历史上最伟大的豪杰,当时穆斯林世界的领袖,此人也是当世的名将,率领穆斯林军民誓死保卫“圣城”,萨拉丁的传奇壮举已经在上一篇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详述。他和理查一世的对决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日期:2007-7-17 16:06:40
  (2)
  理查统率的十字军抵达巴勒斯坦后,就立即围攻著名港口阿卡城。他手里不但拥有强大的舰队,还拥有“先进武器”——投石机,萨拉丁的穆斯林军虽奋勇抗击,但最终还是不敌。1191年7月,阿卡城因弹尽粮绝被迫投降。破城之后,理查因悬挂国旗之事与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大闹一番,把人家插向城头庆祝胜利的旗帜硬给扯了下来,结果把利奥波德给气走了。进城之后,理查又大发淫威,下令将2700名穆斯林战俘全部斩杀。“扯旗”和“屠杀”两事实在做得有些低劣,大大有损理查的骑士形象。

  拿下阿卡城令理查兴奋异常,好像“圣城”也要很快被他拿下一样。理查下令十字军沿海行军,与舰队平行前进,以便舰队可以随时为陆上军队提供军需保障。理查还严令士兵不准打乱阵形去追击那些小股的穆斯林军队,要打就要打正规的穆斯林大军,本来萨拉丁的穆斯林军队想通过轻骑骚扰诱敌深入,但理查就是不上当,穆斯林军却损失不少人马,搞得萨拉丁十分郁闷。

  9月7日,理查率领的十字军与萨拉丁率领的穆斯林军在阿尔萨夫展开激烈厮杀。
  萨拉丁手里的王牌就是穆斯林轻骑兵,他先是下令轻骑兵冲击理查的军阵,无奈这些轻骑兵在理查颇具威力的长弓兵射出的箭雨下,纷纷倒毙或受伤。而理查的长矛兵与长弓兵配合极好,令穆斯林军始终无法破坏军阵。
  萨拉丁还想把理查的重骑兵引诱出来,只要重骑兵脱离了十字军长弓的射程范围,萨拉丁消灭他们就容易些。可惜,理查大军依然岿然不动,阵形丝毫不乱。
  萨拉丁麾下其实也有不少出色的弓箭手,但是他们的弓箭手总是射不倒十字军士兵,因为十字军士兵都穿着防护绝佳的毡衣,就算毡衣中箭了,还是可以继续战斗。
  萨拉丁无奈之下,只好让自己的部队撤退到海边的一片丛林,准备在那里设下埋伏。理查依然不吃这套,坚持军阵不变。
  萨拉丁的穆斯林军损失惨重,被迫下令全面撤退。
  此战,理查损失七百,萨拉丁损失七千。威震东西方世界的“阿拉伯战神”此次真的受重创了。而理查却声威大振,成为当时西方世界的头号巨星。

  阿尔萨夫之战胜利后,十字军的贵族和统帅们都主张继续进军,拿下“圣城”耶路撒冷。而嗜好冒险和刺激的理查却不这样想,他琢磨着要直接端掉萨拉丁的“老巢”——埃及,如果占领了埃及,岂不是建立了和当年恺撒大帝一样的功勋盖世了嘛。
  理查把他的想法告诉那些贵族、统帅们,他们瞠目结舌,强烈反对。理查无奈,只好放弃了他的这个疯狂的计划。
  此时的萨拉丁虽然遭到重创,但依然不服。1192年8月,萨拉丁与理查在沿海重镇雅法城再次展开激烈对决。
  两位国王都亲自披挂上阵,不但亲自指挥,而且亲自杀敌。理查挥舞战斧,横冲直撞,把萨拉丁的军队杀了个人仰马翻。突然,意外发生了!理查的坐骑中箭,理查落马倒地,萨拉丁手持兵刃催马杀到了近前!
  更令人惊讶的意外发生了。萨拉丁竟然向理查赠送战马,令其换马再战!理查毫不客气,欣然接受,就是骑着萨拉丁的赠马,理查在雅法之战中再次击败了萨拉丁。赠马事件让穆斯林将士郁闷得要死,但却为萨拉丁赢得了“浪漫骑士”美名,也成为中世纪战争史上的传奇美谈。理查也因此事对萨拉丁甚是钦佩。
  虽然萨拉丁在与理查的大战中屡遭挫折,但理查也始终拿不下“圣城”耶路撒冷,再打下去恐怕供给就困难了,因为萨拉丁实行了“焦土政策”,他下令穆斯林军队在撤退时摧毁了沿途几乎所有的食物来源和水源。1192年9月2日,两位乱世豪杰终于罢战言和,签订了“拉姆莱和约”,和约规定“圣城”依然由穆斯林管理,基督徒可以自由朝圣,但不得佩戴武器;十字军可以继续驻军阿卡城并控制沿海狭长地带。

  其实理查放弃“圣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后院起火了。
  日期:2007-7-17 22:56:14
  (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