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
第23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7-01 08:30:54
  李璟投降
  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初十,李璟呈上了降书顺表,他彻底服软了。
  为了表示自己投降的诚意,李璟一共开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南唐割让十四个州求和,其中包括极其重要的庐州、舒州、黄州和蕲州。
  庐州,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舒州,今天安徽省安庆市(南京城最重要的门户)的前身;黄州,今天的湖北黄冈;蕲州,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是从北周到清初,那里都是江西省重要的行政中心,即省会。
  连这些重要的地方都不要了,可见,南唐真是彻底臣服了。
  第二,两国以长江为界,南唐岁贡称臣,每年进贡后周银10万缗、绢10万匹、钱10万贯、茶叶50万斤、米粮10万石。
  第三,李璟去帝号,改称“唐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去南唐年号,从此改用后周纪年。
  以上种种条件,在柴荣确认点头签字后,即可画押生效。
  至此,后周与南唐长达三年的淮南争夺战,最终以“南唐称臣、后周称霸”而落下了帷幕。
  此战过后,后周帝国一口气吞并了南唐16州、60县、226574户,折合人口230多万人。至此,后周总人口突破1000万,成为当时中国最强的一个国。
  除此之外,后周在获得大片的土地、人口以及这片土地的丰硕物产后,它还彻底打破了尘封数十年的南北均衡势力,并且重新划分了中国的版图。
  在这场战争前,南唐还是中国最强的一个国,此战过后,南唐一下子失去了一半的领土。这个昔日以帝国自居、自命不凡的南方强国,直接变成了一个战战兢兢、仰人鼻息的附属之国了。
  得到了这么一个满意的结果后,周世宗满意地班师回朝了。当然了,他也必须要走了,因为他的后院又着火了。
  只不过,这一次的着火,并不是敌国外患,而是祸起萧墙。
  就在这一年,柴荣最得意的手下王朴,突然辞世了,享年53岁。
  王朴是活活累死的,柴荣在前线打仗时,王朴做好了“萧何”的本职工作,他坐镇后方,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把各地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王朴的亲力亲为、统筹安排,柴荣在前线根本待不了一天,更别提安心打仗了。
  据史料记载,在巡察漕运的时候,王朴路经大臣李谷的家,于是登门拜访,跟这个李谷谈了起来。结果,谈着谈着,王朴就突然晕倒在地了,从此再也没有醒过来。

  对于柴荣而言,王朴的离奇逝世,对他的打击相当大,他永远不会忘记王朴的《平边策》,以及他对大周王朝的所有贡献。
  在王朴的葬礼上,柴荣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亲自过来吊唁,并扑在王朴的棺材上号啕大哭。
  盖棺定论一下吧:纵观王朴的一生,虽然他的人生就像一颗流星,匆匆划过,且不留下任何痕迹,但是,这依旧无法掩盖他绚烂夺目的光彩。他的人生向我们传达了一个言简意赅的道理:只要奋斗过,努力过,自己干的事情,不管多大、多小,都可以成为永恒。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在这个葬礼上,有一个痛哭流涕的小孩,他名叫王侁,是王朴的小儿子。后来,出于爱屋及乌心理,不管是之前的柴荣,还是后来的赵匡胤,都对这个孩子恩宠有加,并让他位高权重,成为了一名高级官员。
  殊不知,这个孩子,不仅辜负了两代皇恩,而且还因为自己的一句胡言乱语,害死了一位国之猛将,造成了北宋时期最大的一次忠良之殇。
  这位为国而殇的一代名将,在历史上有一个并不出众的名字——刘重贵。而他那个永载史册、光耀万世的名字,咱们以后再说!
  日期:2015-07-02 11:14:09
  书归正传,虽然王朴这个“死者”,可以“长已矣”了,但是对于柴荣这个“生者”,他却不能“常戚戚”。毕竟他是一个国家的皇帝,这个帝国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他不可能一直这样沉沦下去。

  当然了,对于柴荣而言,这个帝国最大的问题,还是北方的那个隐患——契丹。
  这些蛮夷小民、化外野人,趁我南下之际,屡次犯境,杀我臣民,夺我百姓,你当我中原无人不成!
  开战,不信我中原无人!让你们彻底领教我的厉害!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柴荣放弃了《平边策》中“先南后北”的平定顺序,开始背道而驰,非要讨伐契丹呢?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商榷。
  日期:2015-07-02 11:21:38
  讨伐契丹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二十八日,后周皇帝柴荣,再次披上自己的铠甲,然后颁布诏书:“倾全国之力,讨伐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

  种种迹象表明,柴荣这次出兵,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南方已平,柴荣再无后顾之忧。
  咱们前面讲过,自从高平一战后,后周就跟大辽打了一个死结。再加上死敌北汉的一顿搅和,只要一有机会,北汉就会联合契丹犯境。他们就跟街头摆摊的小贩似的,天天吵得你不得安生,而且还时不时杀你的人、抢你的货,甚至还集结起来,发重兵攻打中原的重要城镇。
  对于契丹的这种挑衅行为,周世宗的国策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老子先忍,等收拾了南唐再说。

  如今,在一番大规模的南下用兵后,南唐已经臣服了。虽然还没有彻底征服这个国家,但是柴荣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开始解决北方的疆域问题了。
  其次,收复燕云,则是柴荣,也是每一个中华子女的最终使命!
  当“儿皇帝”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交给契丹的时候,就等于把长城拱手相让了。失去了长城的保护,中原地区便直接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了。这个后果不堪设想,没有长城保护的王朝,它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不管是现在的后周,还是未来的大宋,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向北!向北!不胜不归!收复我中原王朝赖以生存的燕云十六州,重新抢回那条生命防线,成为每一个王朝子民的使命。
  所以,为了这条生命防线,即使今年柴荣不出兵,未来也得干!因为,这不是时间问题,而是原则问题,早晚得解决。
  而此时此刻的辽国,正好出现了一个极品皇帝,现在不打,更待何时!
  这位辽国的皇帝,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绝薈hong王”耶律述律,汉名叫作耶律璟。
  有的时候,历史就是这样荒诞不经,后周王朝的两个强大的邻居,一个契丹,一个南唐,他们的皇帝居然都叫“璟”,而且秉性一模一样,都是历史上少有的昏君。
  殊不知,耶律述律这个“昏君”的头衔后面,还应该加上两个字——“暴帝”。
  要知道,李璟昏庸无道的表现,无非就是不理朝政,追求自己的艺术修养罢了;而这位耶律璟同志,就劲爆无比了,人家号称有三绝,即“喝酒,睡觉,打猎”。
  喝酒,就要玩儿命地喝,一口气喝他九天九夜(最高纪录),方才罢休;
  睡觉,就要玩儿命地睡,有时间就睡,没时间制造时间也要睡;
  打猎,就要玩儿命地打,不分昼夜、不分季节、不分牲畜地打,把一个山里的动物打绝了,咱们换一个山头继续干!
  综上所述,这就是一个不要命的疯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