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能否认农民、村支书、乡长等等是职业之一种吗?》
第51节

作者: 鄢晓丹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0-18 05:58:50
  6、各怀心思
  钱达生跟随王根发到达松林乡乡政府时,冬夜的山野间已经缀满星星点点的农家灯火。他原未考虑到从县城出发的长途汽车会中途抛锚,更没有想到半路能遇见中风的唐阿婆,耽搁许多时,早晨出了家门再没吃过饭,这会儿可谓又饥又累。
  眼前是一所如同四合院的老式建筑,青砖墙,鱼鳞瓦,院门前摆着一对石狮,夜色里,其威武神态丝毫不减。钱达生在石狮前站了片刻,微微仰头,于昏暗中辨认着“江城县松林乡人民政府”、“江城县松林乡人民武装部”、“江城县松林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江城县松林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等木牌,它们分挂在大门两侧。
  跨进院门,迎面是一栋高大的青砖瓦房,大厅的门敞开着,白炽灯射出雪亮的光芒,将大厅照映得如同白昼。灯光下,散漫地站了半屋子的大小乡干部和村干部。钱达生明白,他们是在此等候迎接他的。他生出一丝歉意。按照编制,乡干部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按月领工资,旱涝保收。可是,村委会成员不在编制内,不由政府财政支付工资,职务收入由村集体经济承担。而江城县属于贫困县,松林乡是贫困县的贫困乡,村委会成员的职务收入仍然以本人的务家务工收入为主,他们和普通村民没什么两样,各自有各自的活计,忙了田里忙屋里。此刻,到这么晚还不得回家休息,不过是要见一见他这个县上派来的所谓领导,不晓得他们心里会怎样想呢……钱达生也明白,迎来送往的事都是乡长在安排,王根发就是这个样子,讲究排场,尤其接待上级的时候。早知如此,不该把工作组的行期通知到乡政府,自己一个人悄悄回来,既不给旁人增添负担,还可暗中多了解一点各方面的情况,等到合适的机会,需要哪些村干部来乡政府开会,再另行通知……

  正思量之际,已经有一个年轻人抢先一步出得门来,接过了提在王根发手里的旅行箱。
  进到大厅,钱达生看一看在场的所有的人,有些人认得,有些人却认不得。
  王根发走到众人面前,介绍说,这是县国土资源局的钱达生同志,是县委派来筹备征地前期工作的,我们晓得,成渝高速公路将从这里经过,牵涉到征用民房和土地等问题,各路段很快要成立征地安置工作组,清河镇至松林乡段由钱局长领导,具体事宜要等钱局长的指示,我们再研究讨论……欢迎钱局长到我们乡指导工作!
  啪啪啪,满屋子的掌声,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
  随后王根发将在场的乡干部和村干部向钱达生作介绍。钱达生走上前与他们一一握手。当介绍到同乐村的村主任邓春云时,钱达生说,待会儿我和乡长谈完话,要单独跟你聊一聊。
  邓春云说,好的,好的,您要听我们村汇报工作,等您有空闲了我把同乐村的情况详细讲给你听。
  介绍到最后一位乡干部,是一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王根发说,钱局长,这个人你认不认得?
  钱达生与年轻人握了握手,说,钱唐村的钱达志,怎会不认得?几年不见,高出我半个头,你是以小欺大呀!
  钱达志笑了笑,说,你考大学走的时候我去送了,全村人高兴,都去送你。
  钱达生说,你初中刚毕业那年,跟着几个半大娃儿耍,相约发誓再不读书了,你阿婆厉害呀,硬是用拐棍撵着你读完高中,有个暑假她还请我帮你补习英语,到底是老人家有远见,知识放在自己肚子里,任谁也抢不走!你阿婆她还好吧?
  她身体好是好的,但是耳聋了。
  说起钱阿婆,两人感慨万分,断断续续提到钱唐村的一些旧事。
  关于钱唐村的历史,像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单看至今仍坐落在钱家冲中央的一所旧宅——钱氏府邸,其古朴典雅的风格当属明清时期的建筑,已隐隐透露出钱氏家族曾经的繁荣。
  据说,当年张献忠进川,杀人如麻,造成四川人口锐减,后来朝廷推行“湖广填四川”政策,钱氏家族就是从湖北麻城迁徙到钱家冲落业的。起初钱氏的大部分人以种田为生。钱氏府邸的第一代主人也只是个小商人,刚到钱家冲建的住宅不过几间瓦房,一道土坯垒的院墙。到钱府第三代,有一个叫钱广义的人弃商从文,苦读十余载后参加了科举,虽然只谋得一个监生,却也是钱家冲乃至这十湾八乡最有学问的人。因钱广义为人豪爽刚正,在这一带有些名望,被乡里推为举人,年纪长后又继任钱氏族长,他便在老宅的基础上修建了庞大的府邸。待到钱达生的曾祖父钱学礼接管家业时,钱府更加兴旺了。彼时的钱学礼不仅有钱,还有势,他的长子钱华贵在刘湘手下由一名团副逐渐升任师长,凭借强大的军事势力给钱府配备了洋枪和保丁,钱府成为本地豪门,府邸进一步扩建,才有了目前能看见的规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