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
第23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素出师无功,看到史万岁凯旋而归,他心里很不是滋味,遂在隋文帝面前说史万岁的坏话:“突厥本来就投降了,并不想侵扰我们,只是来塞上放牧而已。”业已昏聩的隋文帝信以为真,遂将史万岁的军功压了下来,没有丝毫封赏。史万岁屡屡上书,说出实情,但隋文帝却始终没有醒悟。
  日期:2014-06-16 22:42:22
  当隋军击退突厥之后,隋文帝就将废黜皇太子杨勇提上了日程。
  皇太子杨勇因元氏去世失宠于母亲独孤皇后,又因率意而为,不懂伪装自己也逐渐失去了父亲的喜爱。隋文帝十分节俭,一次,他无意中发现皇太子杨勇身穿蜀地人制作的精美铠甲,大为不悦,说道:“从古至今,身为帝王却贪图奢侈,没有一个能逃脱厄运的。你既然身为储君,就该把勤俭节约放在首位,如此才能担负起重任。我过去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器物,我都特意留下一件,时常拿出来看看,用以自我约束。我恐怕你如今当上了皇太子,就忘记了过去的自己,因此,特地赏赐给你我过去用过的刀子一把、菹酱一盒,这是你过去担任上士(北周管理官)时经常吃的。如果你能牢记过去,就该明白我的用意。”

  虽然隋文帝对杨勇并不十分满意,但从这些谆谆教诲的言语中,在开始的时候,其并无废黜太子的意思。但到了后来,隋文帝与太子之间的隔阂却加深了,这归根结底还怪杨勇的无知。一年的冬至日,有人下令让朝廷群臣都到东宫去拜见太子,而杨勇也不知忌讳,竟然大张旗鼓出动乐队,接受群臣的祝贺。隋文帝很快就知道了此事,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他询问群臣道:“前不久,我听说群臣前往东宫朝见,这是什么礼仪?”太常少卿辛亶回答:“百官前往东宫,只是前去祝贺,不能称为朝见。”隋文帝接着说道:“如果是前去祝贺,只应去个三五十人,各随自己的心情,哪有有关部门征召百官同时前往的道理!太子还身穿朝服,出动乐队,接见大家,这合适吗?”于是,隋文帝下诏,称:“礼仪是为了区分等级的,君臣之间不至于发生混淆。皇太子虽然地位很高,但从大义上来说仍然是臣子,而朝廷百官在冬至日却前往东宫,进贡礼物,这不符合礼仪,应当予以禁止。”

  如果说杨勇的率意而为,还是个人品行问题,那么,他不知忌讳,接受百官的朝贺,不仅是不孝,而且更是无知了。储君本身就非常尴尬,他是在老父去世以后才能上位的君主,根据中国古代的孝道,储君继位应该心中充满了哀伤,这才符合礼仪,而杨勇竟然俨然一副君主的架子,提前兴高采烈地接受百官的朝贺,这从传统道德上来说自然是不孝的。君主最大的担心就是失去自己的权力,杨勇此举不能不令隋文帝担心自己随时会失掉皇权,也深深地触动了隋文帝敏感的神经,从此以后,隋文帝对杨勇开始猜忌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之间隔阂逐渐加深,再加上杨勇的爱妾很多,他的云昭训生下长宁王杨俨、平原王杨裕、安成王杨筠;高良娣生下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王良媛生下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成姬生下颍川王杨煚;后宫没有职位的宫女又替他生下杨孝实、杨孝范。一向对好色的男人恨之入骨的独孤皇后对杨勇更是另眼相看,很不满意,经常在隋文帝面前说杨勇的坏话。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杨勇地位不稳,给了晋王杨广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杨广与哥哥杨勇相比,就成熟多了。他容貌俊美,聪慧好学,沉默稳重,心机很深,藏而不露。他身为次子,原本没有机会上位,但却一直觊觎皇位,暗藏夺嫡野心。为了达到目的,他总是沽名钓誉,事事处处表现得非常到位。他深知独孤皇后讨厌男人好色,所以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欲望,平日里只与萧妃相处,不敢染指其他姬妾,一旦其他姬妾生下了孩子,也不敢声张出去,往往随即加害,因此,独孤皇后多次在隋文帝面前称赞他品德高尚,爱情专一。隋文帝与独孤皇后曾来到晋王府,杨广提前把美貌的姬妾全都藏匿在别的房间内,只留下一些又老又丑的侍女,身着朴素的衣服,在身边服务;又把屋内的帷帐全部换成素色丝绸,故意将乐器的弓弦弄断,挂在墙上,还在上面弄些灰尘。隋文帝见了,觉得杨广不好声色,回到宫中,他情不自禁地身边的侍从们提及此事,言语之间透漏出满心的喜悦,侍从们也纷纷向他道贺,从此以后,隋文帝开始特别宠爱杨广了。

  对于朝廷重臣,杨广也总能放下架子,曲意结交,对待杨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其他群臣,也非常谦卑,因此,美名远播,声望远在其他王子之上。对于宫中宦官,杨广更是刻意巴结,每次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派人来到晋王府,不论贵贱,职位高低,每次杨广与萧妃总是到王府门外亲自迎候,备下丰盛的食物,察言观色,曲意逢迎,送上丰厚的礼物,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人人都在隋文帝夫妇面前称赞杨广仁爱、孝顺。宣华夫人陈氏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同父异母妹妹,容貌无双,聪慧贤淑,因独孤皇后之故,隋后宫嫔妃很少能够接近隋文帝,唯独陈氏得到了隋文帝的宠爱。晋王杨广为了达到夺嫡的目的,极力巴结陈氏,经常派人送来金蛇、金驼等礼物。史称:“皇太子废立之际,(陈氏)颇有力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