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23节

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12 14:05:56
  【更新】第十章 《后周代汉》
  今天破例,中午更新一次,最近晚上没太有时间
  ———————
  刘承祐同学终于满足了要当主角的愿望,不过他这个角色戏份虽多,最终来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虽然抢回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戏份,还过了一把编剧和导演的瘾,把其他重要角色全都踢下了台,甚至几乎把几个戏霸全都给干掉,但终究没有斗得过演技实力和表演经验都远远胜过自己的终极戏霸——郭威,抢戏份抢到头破血流,搞阴谋搞到引火焚身,刘承祐同学,这下子你服气了吧?
  如果您还不服气的话,我们再给您最后一次机会,不妨来分析一下您失败的教训;如果您服气了的话,那不好意思,我们还得拿您和郭威大人做个对比,总结一下郭威成功的经验。虽然我们知道这样会让您在九泉之下心里非常不好受,可为了剧情需要,还得借您用做反面教材,这也算是您为我们做的最后一次贡献吧!
  刘承祐对付顾命大臣的策略无疑是经过了精密策划的。作为五代之中第四个朝代的第二代皇帝,他应该是吸取了前几个朝代的皇帝铲除强大势力失败的惨痛教训,比如后唐闵帝李从珂一直把石敬瑭看作自己皇位的最大威胁,一心想搞削藩,把这位心腹之患给削掉,但削来削去,最后却把自己的命给削没了,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犹豫不决和姑息纵容,让石敬瑭有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准备来进行应对和反击。

  正是鉴于这一点,刘承祐和他的舅舅李业制定的削藩(顾命大臣也可以算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藩权臣)策略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三个字:快、准、狠,不搞什么麻痹、怀柔、试探之类的阴谋把戏,直接亮出屠刀,向敌人头上砍去,打你个措手不及,管什么顾命大臣、保命大臣,就算你们有三头六臂,包括你们的全家老小,三六九族,统统都让你们人头落地。
  这个计策虽然太过血腥暴力了些,却十分管用,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相对前朝李从珂、石重贵对强势权臣藩镇的安抚绥靖策略无疑是要见效的多,史弘肇、王章、杨邠等人就是被这招给一网打尽的。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由于顾命大臣并非全部在京,刘承祐一网打尽的计划梦想也没有能完全实现,漏掉的恰恰是最肥的一条大鱼—郭威,而这条唯一的漏网之鱼不是一条任人欺凌宰割的鲤鱼,而是一条伪装得十分成功的鲨鱼,血腥和暴力并没有震慑和吓倒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怒火和斗志,使得他反噬一口,将捕鱼者一口吞噬。
  由此可见,要想真的实现快、准、狠,除了敢作敢为的胆魄外,还必须要有缜密可行的策划、雷霆万钧的手段。另外,保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否则还没等阴谋付诸实施就出现了泄密,密谋变成了公告,处心积虑的所谓谋划必然付诸东流。

  就刘承祐和李业这对搭档来说,他们最大的错误是缺少了一套应急方案,也就是说如果既定方案没能把敌人一网打尽,反而把对方逼上造反的绝路,朝廷要如何应对。要知道,刘承祐面对的这些顾命大臣们,都是参加过无数大小战斗,拥戴自己老爹称帝,军龄大于自己年龄,牢牢掌握军政大权的老狐狸、老油条,而不是几个只会喝茶聊天、下棋睡觉的普通老头子,整个军队中大大小小的将领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亲信部将,自己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根基浅薄,没有什么声望,要是大家撕破脸皮硬碰硬,他刘承祐根本讨不着任何便宜。

  关于应急方案这一点,刘承祐显然没有放在心上,他也没有好后手,以至于当漏网之鱼郭威带兵反击时,一路之上出奇的顺利,沿途州县据点居然无人可挡,而当郭威军队兵临城下时,刘承祐这个从没带兵打仗的皇帝对自己和军队的战斗力估计也有些过高,竟然敢亲自挂帅督师,最终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所以,失败的刘承祐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人能随便便便成功。
  反观郭威,这个资历、威望、韬略都远胜前朝所有皇帝的顾命大臣,却没有效仿那些“成功人士”的成功道路,主动把自己的皇帝拉下马,他既不像朱温那样残暴嗜杀,弑君自立,也没有像石敬瑭那样认贼作父,割地求荣,更没有像刘知远那样明哲保身,投机取巧。
  郭威的做法是慢工出细活,他利用各种大大小小的机会,不断收买人心,提高威望,却赚得宽容大度的美名,他身为顾命大臣,手握重兵,功勋卓著,却并不骄纵横行,博得忠君爱兵的赞扬。
  当皇帝步步进逼,大难临头之时,他没有拍案而起,冲冠一怒,反而精心设计,最大程度地激发三军士气,喊出“清君侧,杀李业”的煽动性口号,将自己置于诛杀奸贼,匡扶社稷的正义光明立场。
  当汴京城破,江山即将到手之时,他没有得意忘形,抢夺皇位,而是借刀杀人,迎立新君,没有将自己陷入不忠不义、乱臣贼子的不利境地。

  直至大权在握,时机成熟之时,这位国家的实际控制者,不是皇帝胜过皇帝的皇帝,也没有急不可耐地抢夺帝位,而是精心策划导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以“太后传授玉玺,自己不得已而为王”的姿态坐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综观郭威取得天下的整个过程,其谋划之深远,其行动之谨慎,其手段之机巧,后来者几乎无人可与之匹敌。
  正因为如此,同为以“造反”夺天下,以“弑君”做皇帝的郭威却没有留下像朱温、石敬瑭、刘知远之类的恶名,实在是值得后来有志者学习的“好榜样”而这个榜样留给我们的成功经验则是“缜谋而慎行,后发而制胜”。
  澶州兵变的知名度虽然并不很高,其影响力确是极其深远的,兵变成功的郭威建立后周政权之后,并没有走前朝皇帝的老路,而是继续发扬原来作为将帅臣子时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努力做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他政治上加强皇权,惩治贪官,革除弊政,体恤民力,减轻刑罚,推崇节俭,使得后周的国力不断增强,为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奠定了初步基础。
  除了以上影响,在我看来,这次兵变最重要、最深远的影响并不是在当时,却是在若干年后的未来。
  在澶州兵变的数万将士之中,有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军校亲身经历了兵变的全过程,虽然他只是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兵,没有资格参与最高机密的谋划,也没有机会立下定策拥戴的功勋,但这次兵变体现出来的权谋技巧、政治艺术,特别是集编剧、导演兼领衔主演于一身的郭威所表现出炉火纯青的表演技艺,尤其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