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12节

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06 21:06:25
  【更新】
  战略主攻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战术的选择了。河中府是造反联盟的最前线,镇守河中的又是造反联盟的老大哥李守贞,其他两个都以他马首是瞻,可以说这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这个硬骨头,郭威没有急于下口,他再次冷静分析了河中府的位置特点,再次采取了正确的战术策略,那就是围城。
  这条战术的具体执行是这样的,郭威命常思建栅于城南,白文珂建栅于城西,自己建栅于城东,同时为了保护这些临时工事,又征调2万壮丁修筑起了连垒。
  在这里,我们先来普及一下古代军事作战的基础知识。所谓的“栅”、“连垒”都是古代作战时为了防御敌军而构建的临时性设施工事,栅多以木构,垒则以土建。这些工事一般都是防御性的,可以有效阻止或延缓对方军队的推进步伐,自己的部队则依托这些设施进行防御。
  郭威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用于防御的工事创造性地拿来用于围城作战,你的城池不是足够坚固吗?我毫不担心,反而还帮助你在城池外围再建起几圈临时城墙,使得河中府的城池坚固和安全系数再上一个台阶。当然,郭威是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的,因为与此同时,城内的军队想要出城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在郭威的妙计之下,这些原本是防御性的工事成了具有进攻性的军事设施,断绝着城内守军的希望。
  城内的李守贞当然明白郭威的用意,“郭雀儿”(郭威年轻时在自己脖子上纹过一只飞雀的图案,因此得名“郭雀儿”)这是要用围而不打的战术消耗自己的实力,硬生生把自己给耗死、饿死啊!
  不过李守贞也绝非等闲之辈,他的应对策略是固守待援,不时派兵外出骚扰。
  李守贞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依靠河中城现有的兵力粮草,跟郭威的军队这样对峙下去,坚持上几个月是不成问题的。只要自己能拖住郭威的主力大军,西边的赵思绾和王景崇两位盟友一定会发兵救援,届时自己出城反攻,内外接应,一举击溃对方并非痴人说梦,而现在自己要不断派兵出城,去破坏对方在城外搭建的那些违章建筑,顺便骚扰一下郭威,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让对方知道我李守贞决不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的。

  抛却现实情况和实力对比不说,单从理论上分析李守贞的策略似乎是可行的。但很可惜,他的对手是郭威,一个强过他自己不知多少倍的军事天才,李守贞所想到的,郭威当然早就想到了,所以郭威早就有了相应的战术布置。
  凤翔和永兴两地是河中府的盟友,自己即便不把这两处地方作为进攻重点,但也绝对不会放任他们不管,他已经分别派遣了另外两支人马前去攻打,能不能打得下来另说,只要能牵制住他们,让他们无力分兵救援河中府就是成功。
  事实果然不出郭威所料,永兴的赵思绾、凤翔的王景崇看到老大被围,心急如焚,几度出兵想要救援河中,都被郭威派去的兵马给打了回去,就连王景崇好不容易从邻近的后蜀争取来的外援也数次被后汉军队打败。
  屡战屡败之后,这两位仁兄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认清了眼前的形势,别说去救援河中了,现在自保都成了问题,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所以干脆退回了城里,再也不肯出头了。
  失去任何救援希望的李守贞依然在坚守,但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却是一天比一天难过。慢慢地,河中府城内派兵外出破坏骚扰的次数越来越少,缒城逃跑和主动投降的士兵却越来越多,城内叛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落。

  郭威则是不慌不忙,他在河中府城西和黄河边上布置岗哨、巡兵,专门等着城内的守军逃出来,然后玩抓俘虏的游戏,一抓一个准儿,就连李守贞派出去求援的好几波人也都成了郭威的俘虏。
  此时此刻,李守贞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想突围却希望渺茫,想坚守却士气低落,至于投降,那是绝无可能的,从决心造反的那一天起,李守贞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形势再这样下去,用不着郭威主动进攻,眼前的这座城池就得自行崩溃。现在,李守贞最希望的是郭威能够主动进攻,自己也放手一搏,双方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即便死也死个轰轰烈烈。
  然而,城外的郭威却并不着急地依然故我,眼下的这种局面正是他计划之中的理想状态,岂能轻易放弃?
  郭威下令各路兵马继续围而不攻,不管自己那些部将如何请战,情绪激烈,他都坚持严令三军不得妄动,否则以军法论处。就这样,战局在表面上陷入了僵持,而对峙双方的心态则正应了《围城》中的那句名言: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来。
  正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僵持中,赵匡胤来到了河中,来到了他两年游荡生涯的终点,同时也是自己传奇事业的起点。
  日期:2014-06-06 21:36:36
  【更新】
  第六章 命运转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