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6节

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收藏本书TXT下载
  接下来的日子,赵匡胤又开始了四处的游荡。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他一直在湖北境内转悠,希望能够碰碰运气,有一份馅饼能够从天而降,砸到自己的头上。他不相信诺大的天下,乱世的中原,竟然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施展才华之地。
  遗憾的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无论怎么游荡,苦苦寻觅的机遇依然没有来到。无奈之下,有些心灰意冷的赵匡胤只得再一次走上了投靠亲友的道路,这一次他来到的是随州。
  随州即今天的湖北随县,赵匡胤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时任随州刺史的董宗本也是父亲赵弘殷的老熟人。虽然上次被同样是父亲故交王彦超拒绝的经历让他十分不爽,但此时此刻也顾虑不了太多,对机遇的渴望,谋求一份工作的生存需要,远远胜过了对碰壁的担忧和吃闭门羹的尴尬。
  可能是老天爷也觉得赵匡胤可怜,决定给他一次小小的机会。
  上门拜访之后,赵匡胤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位刺史大人不是一个不念故交旧情,狗眼看人的家伙。看到老上级的儿子在落魄之际不远千里来投奔自己,董宗本很是唏嘘感慨了一番,然后痛快的承诺自己一定竭尽全力为赵匡胤谋取一份称心如意的差事,并且表示让赵匡胤安心的住在自己家里,直至给他找到工作。
  眼前这位与父亲年龄相当的刺史大人对待自己的热情让赵匡胤感动了,他看得出来董宗本对自己的关心热情和帮助都是真情实意,发自内心的,他与那位圆滑世故,老谋深算的王彦超完全不同,于是他安心住了下来。
  流浪在外的日子是孤苦的,而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让赵匡胤再次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他开始憧憬,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会很快拥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而自己将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不断的努力和加倍的勤奋下,自己将会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份事业将会取不断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将不再遥远。

  然而现实又一次无情地击碎了寻梦青年赵匡胤的梦想。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他自己选择了主动离开。
  董宗本并非不念旧情的人,他确实在积极地帮助赵匡胤,但他的儿子却不是省油的灯,而是一个刺眼的灯。
  话说这位董宗本有一个儿子,年纪与赵匡胤相仿,名字叫做董遵诲。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个名字,因为在若干年之后的故事中他还会出现,再次扮演烘托男一号赵匡胤的超级龙套。
  这位董大公子靠着自己的刺史老爹,每日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又仗着自幼熟读兵书,胸中颇有些文韬武略,为人比较高傲狂妄,对一般人是绝对看不起的。这样的公子哥,官二代,对与自己年龄相仿却穷困潦倒,籍籍无名的赵匡胤自然更是看不到眼里,

  但偏偏自己的老爹似乎十分看重这个穷小子,不但让他在自己家里白吃白喝白住,而且为他费心张罗着找工作。于是,心里很不平衡的董家公子决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好好找机会羞辱一下子这个落魄的穷小子。
  日期:2014-06-02 20:11:41
  毕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董家少爷羞辱对方的方式也是很文明,很特别的。他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具体来说是“论兵战事”,也就是两个人摆龙门阵,侃大山,谈话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军事战争方面,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当朝近代,名将风采,经典战例,兵法计谋,战略战术,都是两人谈论的范围,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年轻人在那里纸上谈兵。
  董家少爷的如意算盘是利用自己深厚的军事历史学功底和雄辩的口才让眼前这个穷光蛋自惭形秽,从而彰显自己博学多才的光辉形象。然而他料不到的是,这个落魄的穷小子居然反客为主,针锋相对,结结实实给他自己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
  要知道,赵匡胤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天才之一,读过的兵书或许不如这位公子哥多,但却无师自通,理论水平比董遵诲更胜一筹,加上两人年纪相当,赵匡胤也是年轻气盛,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挑衅气势,也不给对方留面子了,几轮唇枪舌剑的激烈交锋下来,董遵诲居然理屈词穷,狼狈的败下阵来。

  在以往的辩论赛中从不曾落败的董遵诲显然不甘失利,他又开始出招。
  这一次,董遵诲不搞针锋相对的辩论了,这方面自己是处于绝对下风的,他对赵匡胤讲了一个梦境的故事,自称自己做梦梦见登上高台,忽然看见一条长达百丈的黑蛇,这条黑蛇又突然化作一条龙,腾空飞去,还有电闪雷鸣与之相随。
  讲到这里,董遵诲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赵兄你看我这个梦有何预兆,应该如何解释,到底是吉是凶?
  这位董家少爷可真是剑走偏锋,招出奇谋,赵匡胤既不是算命的先生,更不是解梦的周公,拿出这样的问题来刁难人,到底意欲何为,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满腹疑问的赵匡胤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董遵诲这是唱的哪一出?他做的这个梦到底是真是假,他问自己这些问题打的又是什么算盘?也许,这位公子哥是以黑蛇化龙的梦境来自比自喻,吹嘘自己的前景如何美好如何光明,说来说去对方无非就是想让自己下不来台,从而获取内心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借此羞辱自己。
  看着对方高高在上的表情和充满挑衅的眼神,赵匡胤突然感到一股恶心。他没有回答对方的问题,这种挑衅不值得自己回应,自己也不想继续整日和这种人为伍。
  董遵诲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仗势凌人,处处羞辱刁难,已经让寄人篱下的赵匡胤同学可怜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虽说自己每次都能从容应对,没让对方站什么便宜,反倒吃了不少亏,但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这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生活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赵匡胤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年轻而胸怀大志,眼前暂时的落魄困顿并不能湮灭他的理想抱负,他可以忍受流浪时的风餐露宿,居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可以忍受别人对自己落魄时的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打量自己时嫌弃与鄙夷的目光,却无法忍受别人对自己人格和尊严的羞辱,所以热血的年轻人赵匡胤再一次选择了离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