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4节

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匡胤结婚之后,度过了一段颇为逍遥自在的日子,家中父母健在,弟妹尚幼,妻子贤惠,自己闲暇无事之时和几个朋友练练武功,打打拳,赌赌博,吹吹牛,生活的无忧无虑。
  然而,日子一长,年轻的赵匡胤逐渐有些厌倦了这种生活,特别是随着家庭生活的日益窘迫,父亲事业停滞不前,辛劳的父母已经很难维持这个大家庭的全部生计,八九口人的生活一度到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日为填饱肚子发愁的地步,勉强维持温饱成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看看自己,年过二十,业已成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却整日悠闲度日,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不能为父母分忧解难,更别提建功立业了。
  于是,在连续几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赵匡胤不断思索着自己的现在和将来:堂堂七尺热血男儿,理应胸怀大志,图谋建功立业,至少也要像父亲一样驰骋沙场,为国征战,为家奋斗,才能不枉此生,岂能像现在这样游手好闲,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当这种思索和冲动不断深入和积累时,一种大胆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我要离家出走,去寻找自己的梦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坚定了想法以后,赵匡胤没有再犹豫,在他二十一岁那年的某个日子,他毅然离开了自幼相依的父母,新婚不久的妻子,年幼可爱的弟弟们,离开这个并不富裕却温暖的家。
  他是不辞而别的,在那个不流行抛弃妻子、外出打工的年代,他不忍心让自己和家人承受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他要一个人外出闯荡,好男儿志在四方!
  不错,好男儿志在四方,但前方的路并不平坦,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走的方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从二十一岁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不算晚,但前路坎坷,命运莫测,赵匡胤,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日期:2014-05-30 20:31:25
  由于缺乏足够的历史资料,加上赵匡胤同志也没有写过什么回忆录、自传、游记之类的个人专著,他离家出走之后的具体路线已经不可考了,我们只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大体勾画出他游历的路线。
  说是游历,这是一种比较书面文雅的说法,实际上赵匡胤离家在外的经历用流浪这个词来形容会更恰当一些。更确切的说,他是一名外出找工作的打工仔,去寻找自己梦想和事业的一名有志青年。
  可能会有人怀疑,我前面的叙述有夸大渲染之嫌。赵匡胤离家出走无非是为了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甚至只能够养活他自己而已,对这个身无分文的穷小伙来说,说他胸怀大志,确实有马后炮之嫌。
  但我仍然相信赵匡胤的确是有梦想的,如果仅仅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他完全可以在洛阳这个大城市,在家附近找份工作,哪怕是重伤几亩地,给人当佃户,或者像他父亲一样投军当大兵等等。

  作为一个强壮的劳动力,赵匡胤的选择很多,无论如何都能挣钱养家,混个温饱,这些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但赵匡胤没有选择任何一种方式,他选择了离家出走,这是一条比有家可靠,有老可啃要艰苦得多的道路,风险也要大多得多。
  不过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风险总是与机会并存的,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总是蕴藏着成功的机会,而机会是不会自动上家敲门的,他一定会在外面的世界中,等待着自己去寻找。
  离开洛阳的赵匡胤面临着他人生第一个选择,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东西南北,四面八方,自己应该选择哪个方向呢?经过短暂的思考,赵匡胤选择了西方,他决定溯黄河而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
  当他走到黄河古道上,眼见河水滔滔,奔腾不息,浩荡东去,不禁受到极大地鼓舞。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气势磅礴的黄河,不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崇山峻岭,都毫不惧怕,绝不止步,哪怕千回百转,哪怕穿山越岭,依然奔着大海而去,向着那个最终的目标坚定前进。
  不错,赵匡胤,你的前途正像着古老的黄河,你将面临的将是数之不尽、纠缠一生的困难和坎坷。

  走吧,赵匡胤,从这里出发!向着你那未知的前途和命运,前进!
  日期:2014-05-30 20:36:40
  后汉乾祐年间的某一天,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的府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要说这个不速之客也不是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虽然他从未见过这个人,却和他的父亲、自己的老同事赵弘殷算是有些交情。
  既然是故人之子拜访,王彦超自然是要见一面的,而当他见到衣衫破旧、满面尘土、一副落魄模样的赵匡胤时,着实吃了一惊。
  要不是这个家伙对赵弘殷家事了如指掌的话,他真是怀疑这是个图谋不轨的冒牌货,冒充故人之子来这里骗吃骗喝甚至骗取钱财的乞丐。
  话又说回来,自己那位老同事赵弘殷虽算不上达官显贵,却是官宦世家出身,他本人又是禁军将领,最近也没听说他犯什么大事,怎么他的儿子落魄成这幅样子。
  这也正是我们的疑问,聪明的赵匡胤在王彦超打量自己的眼光中看出了对方的疑惑,于是他如实向这位世叔详述了自己这些天的经历。
  不久之前,赵匡胤怀着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离开汴京,开始了他追寻梦想的历程。然而,当他真的走出这一步,来到这个精彩的外面世界后,他却发现梦想与现实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建功立业,志在四方,说起来确认容易让年轻人热血沸腾,可是这梦想中的功业,到底从何而起呢?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立功业,就必须有一个扎实深厚的根基,此时此刻,自己离开家庭这个唯一的后盾,身如浮萍,准备四处漂泊,自己建功立业的根基又在哪里呢?
  赵匡胤曾经很多次地想,当今这个乱世,到处都是时机,自己年轻力壮,智慧过人,又有武艺傍身(据说是太祖长拳的创始人),加上怀揣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和敢打敢拼的创业热情,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发挥自己的才干,建立一番功业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然而,事实却是残酷的,自从离家出走几个月来,别说是建功立业,就是一份正式工作都没找着。随身携带的那点盘缠早就花光了,自己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没有钱花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如此。

  所以赵匡胤这些日子真算得上是风餐露宿了,没有吃的,就向沿途人家讨要,或者挖一些野菜凑活着填饱肚子,没有穿的,身上这件衣服也甭换了,脏了破了,也得继续将就着穿。估计自己这副样子,要是站到难民或者乞丐堆里,自己的爹娘都认不出来。
  不过,赵匡胤并不是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这种落魄困窘的生活自己还能坚持得住,但让他无法忍受的是自己梦想的失落。
  当满足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等最基本的生活生存需要越来越成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时,自己的梦想却越来越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