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史上傀儡皇帝们的悲催生活》
第29节

作者: 溪亭赏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过了几天,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共同上书,要求停止阿房宫工程,减小费用,减轻百姓负担,集中财力物力,镇压叛乱。胡亥大怒,认为是逼宫之举,又担心二丞相一将军以后造反,当即下令逮捕他。冯去疾、冯劫自杀,李斯被腰斩,三族尽灭。
  李斯倒下了,赵高站起来了。胡亥糊涂之极,让赵高担任丞相,自己仍居深宫纳福。赵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大肆安排自己的人马。
  他的弟弟赵成任中车府令,掌握了宫中大权;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女婿阎乐担任咸阳县令,官不大,权不小,有了自己的兵马;其他如御史、侍中、谒者等要职,皆由赵高的门客所担任。形成了“赢家天下赵家管”的现象。
  赵高担心有些大臣不服自己,就导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来检验群臣的态度。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的一天,他请很久不上朝的胡亥举行朝会,说是有好玩的东西让胡亥看。胡亥欣然答应。
  朝堂之上,赵高亲手前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这是千古难见的一匹马。胡亥哑然失笑,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丞相,这明明是只鹿,怎么会是马呢?你花了眼了吧!”

  赵高忍住笑,转而问在场的大臣:“你们说,这倒底是马,还是鹿?”大臣们有的沉默,有的迎合赵高:“丞相说它是马,它就是马?”赵高摸着光光的下巴,心中暗笑。还有的大臣不知死活,嚷道:“皇上说是鹿,它就是鹿!”胡亥笑得打跌,连声叫道:“对,对,是鹿,不是马!”
  事后,赵高提拔了指鹿为马的,残害了认马为鹿的,撵走了非鹿非马的。从此,满朝文武,嘴边都挂了锁,脖子上都长了赵高的头。秦帝国的大小事务,都由赵高说了算,成了真正的掌门人。而秦二世,仍在宫中鬼混,不知道大限即将来临。
  日期:2014-04-24 14:26:55
  (四) 凄惨结局
  此时的秦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项羽屡战屡胜,大败秦军;刘邦深入敌后,直扑咸阳。各地告急文书雪片般飞达首都,寻求中央支援。赵高是个阴谋家,治国平乱非其所长,束手无策,干脆不闻不问,任事态恶化。他又担忧胡亥幡然悔悟,祸及其身,遂借口养病,居家休养。
  宫中的胡亥,不知从何渠道得知局势危急,派人责问赵高。赵高狗急跳墙,指使女婿阎乐率兵千余闯入望夷宫中,要与胡亥一决雌雄。出发前,赵高咬牙切齿地说:“要死的,不要活的!”
  宫中侍卫惊慌失措,除少数挺身出战、惨遭杀害外,大多数抱头鼠窜,溜之大吉。胡亥被团团围住。
  阎乐手持利刃,指着胡亥的鼻子说:“你骄横放纵,滥杀无辜,天下都已背叛。你自己看着办吧!”
  胡亥颤声问道:“我可以见见丞相吗?”
  阎乐一摆手:“不行!”
  胡亥低头想了一下,小声说:“我不当皇帝了,愿做一个郡王。”

  阎乐嘿嘿冷笑:“这可能吗?”
  胡亥扑通跪下,连连磕头:“您就饶了我,让我带着老婆孩子,去当老百姓吧!”
  阎乐厉声道:“丞相有令,要我为天下除害!你不必啰嗦!”言罢,指挥士兵一拥而上。
  胡亥无奈,横剑自刎。这个当了三年皇帝的糊涂虫,在猛然清醒的当口,凋谢了生命和青春,享年二十四岁。

  胡亥的悲剧,是教育的悲剧。聪明一世的秦始皇,挑选赵高为胡亥的老师,犯下了不可饶恕而又无可挽回的大错。
  赵高的父亲,因罪被杀,使赵高的心灵遭受巨大创伤;而身体上的残缺,又使他的心灵趋向阴暗;加上他多年从事刑法职业,心灵变得歹毒。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险恶、肮脏的工程师,又能制造出什么样的产品呢 ?与善人为师,其心必善;以恶人为伍,其心必毒。胡亥朝夕与这样一位老师相处,如入鲍鱼之肆,耳濡目染,必然走向邪途。
  篡改遗诏,是为不忠不孝;弑兄夺位,是为不仁不义。胡亥并非不懂这个道理,但老师的一通歪理,使他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弃善从恶,愈陷愈深。为保皇位,他残杀骨肉,屠兄灭姊,令人发指,但他当时却以为是上上之策,这与赵高的教唆是绝然分不开的。赵高的教育,败坏了胡亥的人品。
  胡亥认为,人生如梦,当及时行乐。赵高推波助澜,使胡亥放弃了对国家、对祖宗、对百姓的使命,专心致志地一味满足自己的私欲,亡身亡国,实不足怪!赵高的教育,形成了胡亥消极的人生观,败坏了胡亥的思想。
  篡改遗诏,弑兄夺位,是赵高的主意;屠兄灭姊,残杀骨肉,是赵高的主张;停止朝会,闭门深宫,是赵高的建议;指鹿为马,杀害忠臣,是赵高的把戏。胡亥呢,以赵高的意志为意志,以赵高的思想为思想,形如木头,任其摆布。

  胡亥的独立人格哪去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不唯上,不唯书,也得不唯师。可惜胡亥不懂;就是懂了,也来不及了!赵高的教育,败坏了胡亥的人格。
  胡亥死后,他的侄子子婴杀了赵高,主动放弃皇帝称号,自称秦王,在位仅仅四十六天,秦朝灭亡。万世帝国万劫不复!
  日期:2014-04-25 15:28:34
  二 、西汉 昌邑王 刘贺(前92——前59)
  刘贺,西汉第九任皇帝。此人好玩、瞎玩、胡玩,结果玩大发了,把自己头上仅仅戴了二十九天的皇冠给玩没了。
  (一) 喜从天降
  刘贺能够登基为帝,纯属异数。

  元平元年(前74)四月,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没有留下后代。把持朝政十余年的大将军霍光率群臣着手挑选皇位继承人。
  按照传统和惯例,过世的皇帝如果没有儿子,可在皇帝的兄弟中挑选继任者。此时,刘弗陵的兄弟中只有哥哥刘胥尚在人世,朝中大臣都倾向于他。
  霍光犹豫再三,难以决断。霍光考虑的是:刘胥一贯道德沦丧,违法不羁,其父汉武帝刘彻都不愿意用他,一向忠实于刘彻的霍光能够违背刘彻的遗愿吗?而且,刘胥正值壮年,性格粗鲁,一旦即位,恐怕难以控制,将来难以收场。
  恰在此时,一个郎官或出于公心,或受人指使,或看穿了霍光的心事,上书朝廷高层,讲了一番废长立幼的大道理,明确表示刘胥不是合适的人选。

  霍光得了这阵及时雨,茅塞顿开,将奏文遍示同僚。丞相杨敞等人一向惧怕霍光的权势,揣摩出霍光不愿刘胥称帝的意思,口是心非地表示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安排。
  霍光毫不怠慢,当天就以汉昭帝刘弗陵的遗孀皇后、也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的名义下诏,派人前去迎接昌邑王刘贺,准备立他为帝。
  那个上书的郎官,福至心临,大笔一挥,换来了太守一职,成了大汉王朝的高级干部。政治家善演双簧,霍光当然也拿手。
  此时年仅十九岁的刘贺的血统颇为不凡,是名震千古的汉武帝的孙子、汉昭帝刘弗陵的侄儿,袭父爵而为昌邑王。在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狂妄放纵,毫无节制。在他祖父的丧期里,毫无哀戚之色,四处游荡,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竟然能策马狂奔二百里,也不怕马蹄敲醒了他长眠的祖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