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皇——多尔衮》
第39节

作者: 皇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来看一下唐末的这次“渗透行动”所造成的结果,五代十国的民众对儒家的思想消化完毕,所以宋朝一建立,就表现出跟之前完全不同的政局。从宋朝以后,到鸦片战争以前(鸦片战争以后的情况复杂得一塌糊涂,我们只能另外再说),中国的政局十分稳定,官僚阶层内部的四股势力完全发生了质的变化。皇权比起之前更为强化,中国皇权的强化有两次大飞跃,一次在宋朝,还有一次在明朝,最终强化到了无论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压制皇权,若要改朝换代,不可能再以政变的形式来将权力和皇位过渡,只有将整个王朝连根拔起才能改变一姓之江山。

  标志性事件就是宋初的杯酒释兵权。这件事情我们很熟悉,一天,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找来了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喝酒,酒过三巡,赵匡胤一声叹息:“哎!当年你们拥戴我发动兵变,现在我当了皇帝,可是我哪里睡过一天好觉啊!我对你们是很放心的,但是万一你们手底下的人哪天也把你们硬推上皇位,可怎么办啊。”将领们大惊失色,纷纷跪倒,询问生路。赵匡胤说:“不如回家安度晚年,好好享受,不是很好么。”实际就是暗示他们交出兵权,第二天,大伙纷纷上奏称病。

  如此轻松地就卸了将领们的兵权,恐怕不能归功于这顿酒席吧?否则,我还真想知道这顿饭究竟吃的什么。也不能够完全归功于赵匡胤的才干吧?雄才伟略如刘邦、李世民,都没有办法如此轻松地收掉将领们的兵权,赵匡胤撑死也就是跟他们同一个等级的人。如何能够这么轻松?关键就是在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之前我老说思想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恐怕有部分人很难理解,那么我说得具体一点。打一个比方,如果你是位君王,统领几十万大军,当然这几十万人不可能都是平级的,所有的事情都你一个人来做,肯定要提拔上来一些人管事,假定你有十位高级将领,每位高级将领手下又有十位中级将领,每人又领十位低级将领,然后……管理军队差不多都这么个形式吧。好了,现在你死了,你年幼的儿子登基了,你手底下地位最高的高级将领想造反了,就回去跟他手底下的中级将领商量,然后中级将领又去跟低级将领商量……商量下来大伙干,就造反了,政变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形式吧?现在儒家思想渗透到了民众底层,你手底下这位想造反的高级将领回去跟中级将领商量,然后……。最终士兵们都不干,他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我要告诉各位,实际上连这个商量的过程也是不需要的,在这条道上混饭吃的个顶个人精,话还没有问出口,就知道别人将要怎么回答了。当全军从军官到士兵,从作战部队到后勤部队,从文官到武将统统接受这种思想的时候,有一个人跳出来说要造反,无异于螳臂当车。

  国家政局也差不多,皇帝根本不可能亲自管理某件事情,统统都是委任他人来做的,也就是必须下放一定的权力,但是这种下放的权力很有可能会倒过来反噬皇权。比如说唐代的节度使无异于军阀,朝廷根本无力调动,皇帝也无力收了他们的兵权。现在如果你说有办法,我想问有什么办法?你统领几万大军冲出去,这几万人总不会都是士兵吧?也不可能吃喝拉撒睡、后勤、作战全部你来管,分兵就更别提了,你肯定还是要委任军官的,等到拿下某一个节度使,这块地方你打算怎么办?如果不任命将领管辖,那么其他的节度使就要来攻打,如果任命的话,那么你认命的这个人就有可能会形成新的节度使。

  现在各位再静下心来,好好体会一下价值观念所构建的权力分配吧!要知道,价值观念如同一个无形的网向每个人袭来,只要身处中国,你就无法逃离、无法违背,只能顺从。各位看过《泰坦尼克号》吧?游轮的发动机十分巨大,一旦开动起来,任何人都没有这个力气去阻止,而文化就是比这个游轮的发动机更加巨大亿万倍的东西,一旦整个国家认可了这个价值观念,任谁也无法阻挡。

  现在我们再对比专制前、后期王朝官僚阶层的四种势力,我们就能够知道皇权自宋朝起已经开始强化到了极点,顺便再看一下所造成的结果。
  先看文官,后期文官的权力根本无法跟皇权相抗衡,那些所谓的奸臣,大多是替皇帝背黑锅的,军政大事皇帝一人说了算。故而宋朝时人云:“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又云:“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其实在五代十国,君主们就已经在收权了,五代后梁的宰相敬翔发出感叹:“今虽为相,实朱氏老奴尔,事陛下如郎君。”(《新五代史?敬翔传》)朱元璋就更干脆了,直接废除了丞相制,皇帝既当“董事长”又兼任“总经理”。尽管后来也有如张居正、鳌拜等权臣,但是跟汉朝霍光废帝的行为比起来,到底是小巫见大巫。不过不管在哪个时代,文官大多还是能够安分守己、以国事为重的。剩下的三股势力才麻烦。

  作为保卫全国政权的武装部队,将权从一开始就让帝王们伤透了脑筋,汉、唐的中后期都伴随着军阀割据,中央根本指挥不动,而当王朝的威严消失殆尽时,军阀们也就抛开朝廷,自立山头了。但是从宋朝以后,情况就两样了,文官开始统兵,毕竟,这些饱读诗书的人成为军阀的概率就小多了,而且帝王们则开动一切脑筋、运用一切方法,防止将权过大,宋以后普遍性的军阀割据,闻所未闻。仅仅是因为文官统兵了,所以将权就变小了吗?难道秦始皇想不到?难道汉武帝想不到?当然不能这么理解,文官统兵是现象,根本的原因还是所有的人都认可了儒家思想。哪怕是一天仗都没有打过的文官,但只要是“十年寒窗苦读”之人,只要是皇帝派出来的人,都能够指挥得动部队,久经沙场的老将们却服气皙白丨粉丨嫩的读书人,这在五代十国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其实我们大致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能感觉到,专制前期的中国给人的感觉是属于能文能武类型的,那些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很多也都是文武双全之才;但是五代十国一过,总让人感觉中国的书生气太重,过于文弱,那种男儿当提三尺剑的豪迈也渐渐淡薄了。其实哪怕到了今天,还是有不少家长教育孩子认真读书,看大不起搞运动的人,对吧?

  日期:2012-10-09 19:02:06
  专制后期有两次比较有名的地方军变,一次是明朝的靖难之役,一次是清朝的三藩之乱。明朝早年藩王掌地方军政完全是朱元璋故意养成的,这个事情根本就是多出来的,至于清之三藩如何会形成以后再提,但不管怎么样,跟专制前期的形态完全不一样。不管是朝廷胜还是叛军胜,都是一次性就能解决问题的。靖难之役,割据一方的燕王胜,胜利后问题解决,他当皇帝,其他藩王的权力收回,三藩之乱起,吴三桂败,问题也解决了,朝廷政权稳固。跟汉、唐那种全国的地方部队集体不听指挥,整个军队体系崩溃,最终在这种全面的军阀割据中,两个王朝被拖垮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