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皇——多尔衮》
第24节

作者: 皇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努尔哈赤只能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无数个疑问,往回沈阳的路上走去,不久,他便在迷惘和彷徨中去世。同时,也预示着后金国将会有一场大规模、深层次、长时间的改革,一个崭新的时代将要降临后金国。
  日期:2012-09-28 13:41:58
  第五章 新汗登基
  第一节两头政治
  努尔哈赤死了,但是他的汗位却要继承下去,在努尔哈赤死后围绕着汗位的继承,后金高层经历了一幕幕复杂的斗争。而这种争斗,何尝是后金一国所独有的,又何尝是努尔哈赤死后才开始的?在后金兴起前后,围绕着汗权还有汗位继承权,努尔哈赤的子弟们早已斗得天翻地覆。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番腥风血雨中读懂后金的政局和各项制度。

  我们的传主多尔衮也参与了这一系列的争斗,他也差不多是时候出场了,之前并非是我不想让他出来,而是他在天命年间的大多数时候实在是没什么可以提起的。
  多尔衮出生于1612年,不过在当时任谁也不会想到,在32后,就是这个曾经的婴儿会率领着满洲铁骑杀入北京城,并奠定清朝统一全国的基础。其生母是来自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阿巴亥,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护送下嫁给了比她大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因为“饶丰姿”,“有机变”,总之是才貌双全,所以深得努尔哈赤的宠幸。女真酋长娶妻一般不娶部落内的女子,而是娶其他部落酋长的女儿,或者蒙古部落酋长的女儿。(“大抵斡朵里酋长不娶管辖,必求婚于同类之酋长。”《李朝实录》)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子阿济格,次子多尔衮,幼子多铎。就在多尔衮出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613年,努尔哈赤率兵灭了乌拉部,阿巴亥的娘家被丈夫灭了,她也就此失去了自己家族的依靠。可能因为女真各部落间的战争比较频繁,而且酋长们多是求亲于其他部落,所以大伙也都习惯了这种事情,因而这件事情并没有影响努尔哈赤对她的宠爱,自然也不会影响多尔衮三兄弟的前程。

  简单说过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后金兴起时的汗权斗争。努尔哈赤有一个胞弟,名叫舒尔哈齐,从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的时候就一直充当他的副手,而且地位跟努尔哈赤同样显赫。明朝的官书将两人并称为“两都督”,舒尔哈齐也多次跟随努尔哈赤前往明朝朝贡,而且是各令一路人马,分别朝贡,朝鲜官员进入建州女真以后也是被两个人分别接见。尽管努尔哈赤凭借自己的才干和身为长子的威望处处高舒尔哈齐一头,但是舒尔哈齐仍然拥有独立的军队、属人和行政班底,是较为独立自主的两个组织。

  这就是非常明显的两头政治了,这种政治形态在历史上并不少见,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就曾和其兄撒改“分治诸部”。成吉思汗和其胞弟合撒儿也曾各领部众,因为分配子民不均,两个人也闹了很大的矛盾。明朝中后期的叶赫部落也是清佳努和扬吉努两兄弟“各居一城”,各领部落,各自称贝勒,两人死后,他们的儿子布寨和纳林布禄同样各自继任为贝勒。即使看我们汉族的前身华夏族也是,我们不是自称炎黄子孙嘛!炎帝跟黄帝就同是华夏部落的首领,同样是非常明显的两头政治。也就是说,在部落或部落联盟向国家形态转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两头政治的格局。但是,这种政治格局毕竟不可能长久存在,也不能够适应日益强盛的建州女真,两头政治最终还是会走向一个君主独裁。

  在建州女真扩张中期,努尔哈赤跟舒尔哈齐各领一个固山,也就是说,此时总共就两个固山。随着努尔哈赤的实力不断扩充,各部投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于是成立了第三个固山,由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统领。现在我们把三个固山重新排名次如下:第一固山由努尔哈赤亲自统领,第二固山由褚英统领,第三固山由舒尔哈齐统领。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来说此时还不能够叫做固山,应该叫做穆昆。穆昆属于什么样的性质目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的看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固山这种组织形态是比较严格的,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爱新觉罗家族对其的掌控也比较严格,固山的最高领导旗主,也都是由努尔哈赤的子侄们担任。其他没有担任旗主的子侄也都分得若干个牛录,分属于各旗之中,当然,尽管他们对这些牛录拥有支配权,但仍然需要听命于旗主。而穆昆这种组织形态就没有这么严密了,1601年,努尔哈赤灭哈达部,不难想象在这几年中建州女真跟海西哈达部之间的战争是相当频繁的,哈达的部众归附甚多,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努尔哈赤以原来的哈达部为班底建立了第二固山。原来打算由褚英统领,但是在明朝的干涉下,努尔哈赤迫于压力,只能由原来哈达部的贝勒武尔古岱为固山之主,这实际上等于一度恢复了哈达部,(你看,在努尔哈赤兴起的时候,明朝并非什么都不干,同样是玩弄各种手段,依靠努尔哈赤打击其他部落,又限制努尔哈赤的发展。)努尔哈赤在以后才逐渐将哈达部吞并,改任褚英为固山之主。但是第二固山在分配财富的时候,武尔古岱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努尔哈赤劫掠海西女真所得的363道敕书(明朝颁发的交易凭证,之前说过,女真部落的生产力是很低下的,只能靠挖一点人参之类的物品跟明朝进行贸易,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勉强维持生计,所以这些敕书等同于财富)中,第二固山分得126道,其中褚英分得40道,而武尔古岱也分得了30道,异姓贵族所得财富如此之多,这在八旗制度真正确立以后是无法想象的。可见,穆昆这种组织形态并不很严密,爱新觉罗家族对其掌控也并不十分有力,但是为了叙述方便,我就只称固山,而不严格区分了。

  由于两头政治的存在,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两人的争执越来越多,裂痕也越来越深,随着努尔哈赤的实力不断扩充,在部落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这种矛盾最终发展成为不可调和的状态,并在1609年爆发,努尔哈赤剥夺了舒尔哈齐的部落和子民,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位最信任的将领,并任命自己的次子代善为第三固山之主。但是不久以后,努尔哈赤又将舒尔哈齐所领大约一半的部属又还给了他,当然这绝非舒尔哈齐幡然悔悟,努尔哈赤又宽宏大量,其实这只是说明了两头政治的遗风在女真部落当中依然存在,努尔哈赤根本无力控制舒尔哈齐的所有部民,只能归还一部分。

  但是经过这次政变以后,舒尔哈齐的实力和威望远不如过去,两头政治的状态基本结束。以后舒尔哈齐虽然仍在第三固山,但是早已不是固山之主了,第三固山实际上已经分为了代善和舒尔哈齐两个较为独立的派系。不久,舒尔哈齐死去,在这种情况下面死去,多数不是善终,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抑郁而终。大约在舒尔哈齐死后不久,第三固山从代善和舒尔哈齐两个派系正式分为了两个固山,由此建立了第四固山。这就是八旗前身的四个固山的由来,以后又由此作为基础正式分为了八旗。我们在日后分析八旗各旗主和他们所属派系之间的斗争时,仍然能够从这四个固山中寻找到清晰的脉络。

  日期:2012-09-29 12:22:06
  第二节两位太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