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
第17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元主奢淫,不恤国政,以致于亡。其宫人皆良家子,幽闭深宫,诚有可愍。尔至,即放遣适人(适人即嫁人),勿使失所。”
  从文字表面看,朱元璋释放元朝宫人,并妥加安置,实行了德政。但元宫佳丽三千,一个个珠圆玉润,如同刚刚摘下的葡萄,色中饿鬼朱元璋岂肯轻易纵放的?
  请不要轻信御用报纸(明实录)的头版消息,不如从旁处多了解一些信息。朝鲜王国《高丽史》(是李氏朝鲜官修的史书,可不是野史)记载,高丽大臣周英赞有一女,“曾入元,为大明兵所掳,选为宫人,有宠于帝”。周家女儿“入元”,可不是来元朝旅游,途中遇到山贼或明兵,为其所掳,不得已做了压寨夫人。高丽国素有向元朝进献“处女”的习惯,元朝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许多女人都来自高丽,并在元宫掌握大权。最有名的,当属元顺帝的奇皇后了。

  周英赞听说元、明易代之后,自己的女儿到了新朝的后宫,且得了宠,就到中国来寻亲。《高丽史》里所记为朱元璋的口语答复:“姓周的女孩儿,从元朝寻将她来。问呵,她说姓朱,俺容不得她。问她父呵,却说姓周,我如今留了她也。”分明是将元朝宫人收为己用。从朱元璋说“想恁来十三岁的小孩儿会吃奶,恁可早送与了人”来判断,周家女孩也就十三、四岁。这年龄,今日还称“幼齿”呢!

  除了周英赞之女,还有一个姓周的高丽女孩也落入明宫。洪武十三年四月,朱元璋在给辽东都指挥使司的一份敕谕里说:“前元庚申君(即元顺帝)尝索女子于其国,(高丽国使臣周)谊有女入于元宫,庚申君出奔,朕之内臣得此女以归。”

  朱元璋说“朕之内臣得此女以归”,明摆着自承是太监在元宫选美,得此异国美姝,将其带回南京,献给他的。他坦然享用,也不怕宣之于敕谕,不知羞也!
  但朱元璋警惕性非常高。他见女孩的父亲周谊多次奉使来明,起了疑心:“今高丽数以(周)谊来使,殊有意焉。”他警告辽东边将:“卿等不可不备,母使入窥中国也。”
  当时高丽向明朝称臣,从失败的元朝改投到朱家门下未久,两国关系比较复杂,常生波折。可能高丽探知周谊之女是朱元璋的宠儿,就派这位老丈人充当使臣来朝贡,想来皇帝爱屋及乌,见了这位老岳丈,会格外亲切,那么将有力地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我想,高丽的“殊意”,不过如此。高丽为了照顾朱元璋的面子,没有捅破这层关系,就是把人派来了,大家心照不宣。朱元璋却小题大做,竟然怀疑周谊是借攀亲戚来刺探军情的,还向辽东前线发出战备预警。他未免太神经过敏了!

  此事明人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也有记载,说元帝索女于高丽,得周谊女纳之宫中,“后为我朝中使携归”。小注还说:“时宫中美人有号高丽妃者,疑即此女。”据《明史?公主传》,第14皇女含山公主(生于洪武十三年,1390年)之母就是高丽妃。“高丽”二字非妃号,应为该妃的国籍。但公主之母为韩氏,并不姓周。
  朱元璋后宫有高丽女子,有两个可能,一是他在占领元江南重镇集庆路后,夺取元朝高官内眷中的高丽女子(但这种可能性较低,因为一般大官家中即便有高丽女,肯定也不会多);而最有可能的是从元朝内宫中掠来,即“从元朝寻将来”。而朱元璋从元宫择女,早已名传海外了,只是明朝人所知甚少,或为尊者讳,不愿深究此事。
  日期:2013-07-11 14:21:10
  19
  元顺帝弃其后宫而逃,宫廷中大多数女子都成为明军的俘虏,除老年或色衰者被遣散外,一些妙龄色佳的幼年女孩,则被朱元璋派到大都(易代后更名为北平,今北京)的专差太监挑选南下,进入明朝的内廷,服侍新主。大明洪武皇帝的后宫,顿时充实了。
  有个故事讲,大将军徐达率兵追击元顺帝,眼看要追及了,突然下令鸣金收兵,不追了。于是有人向朱元璋告发,说徐达有异志,故意放走了元帝。朱元璋很生气,把徐达找来,问他如何解释。徐达意味深长地说:你我都曾为元朝臣子,我若将元帝抓来,试问皇上将如何处置他?朱元璋摸着脑袋,恍然大悟:是呵!把老达达抓来,真不好办。还是老哥们见识远。乃转怒为喜,把徐达表扬了一番。

  这又是无聊文人的编造了。徐达“一生唯谨慎”,哪有那个胆子,敢于私放元主?我们查洪武年间的诏令,见老朱在洪武三年时还在鼓励将士们:你们一定要操练好兵马,“依了我说的,明日拿了老达达时节,便见你每(们)功劳。”老达达就是元顺帝。
  朱元璋是绝不肯放过元帝的,顺帝一家子逃得好辛苦,先逃到开平,又逃到应昌,顺帝遂死在那里,由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他们一再遭到明军的追击,居无定所,非常狼狈,在洪武的头几年,常遇春突袭开平,李文忠突袭应昌,都俘获了大量诸王、妃、公主及宫眷。
  直到洪武后期,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位,此时所谓“北元”已经势衰力弱,明军仍对其进行打击。如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北征,直抵捕鱼儿海,大败元军,元帝仅携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遁去,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吴王、代王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7万7千余人,皆被明军所掠。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元主的嫔御为明军的大官们所“私”。传说常遇春因此丢了性命,据明人张合《宙载》抛出的新材料,常遇春率军入燕,因逼娶元主之女,遭到虏人痛恨,设伏将其擒去,用篾贯其双掌,光足牵行,遂将其肢解。
  关于常遇春之死,还有一说,也是张合提供的。称常遇春北征,道经山西,晋王朱棡请常遇春及侯伯4人饮宴。第二天,5个人都中毒死了。“朱棡是奉其父密旨行事。”张合很肯定地说,“常遇春被毒死之地,至今还有五王庙。二说必有一是。”
  这是关于常大将军死法的两种异说,再说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蓝玉北征未回,已有人向朱元璋打小报告,说他“私元主妃”,朱元璋为此下诏切责。本来要封蓝玉“梁国公”的,为此改封为“凉国公”。除了梁是大国,凉为小国,是否还借此字责他凉薄?
  那位妃子岂是自愿与一个不认识的男人行私的?不过阶下之囚,不得已尔!被人告发后,“妃惭自经死”。我想她的死,当然有“惭”的成分,但更多是被迫的,就像她之“私”蓝玉,也是为了生存而被迫一样。女人常常成为男人罪过的牺牲品和替罪羊,作为男人,我要为她们鸣一声不平!
  明军一再俘获元朝的宫人,这些俘虏多数被送到南京安置,其中美色者自然被选拔出来,献于朱元璋的龙榻之上。
  自称“不以美色为心”的朱元璋,在击败一个个对手后,不仅接收了他们的政治遗产,同时也不客气,笑纳了本属于他们的女人。不过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这么做有着严重的后遗症,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反抗,不久后,民间开始流传,他的一些孩儿是老对头陈友谅和元顺帝的遗腹子。说他老朱看似得了便宜,其实是白白替人养了儿子而不自知。这涉及到朱元璋诸子身世之谜,待下文分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