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
第11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氏兄弟双双殒命,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一针见血地说:“此皆高帝意也。”指出这两兄弟的死亡,都是朱元璋促成的。这样不光彩的事,《明实录》自然溜滑过去,不予闻问了。
  在残酷的战争岁月里,郭氏旧部的许多将领先后战死,幸存者如邵荣、赵继祖等人也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其姓名功绩与其遗骨一起,湮没于历史的浩瀚荒野中了。
  郭天爵一死,郭子兴便绝了后(又传子兴还有一位侧室李夫人,生第四子郭老舍,洪武初回定远老家务农,其子孙在乡被称为“郭皇亲”),郭氏集团亦告覆灭。朱元璋则以郭子兴的亲信、部将和爱婿的身份,成为郭氏眷属的保护人。
  其实早在郭氏兄弟败亡前,朱元璋已与这哥俩成为真郎舅。原来郭子兴有两个夫人,都姓张,侧室人称小张夫人,育有一女,是郭子兴最小的女儿。实录说,当初郭子兴与妻子张氏商议,要将好友马公之女许给朱元璋,张夫人说:“吾意亦如此。今天下乱,君举大事,正当收揽豪杰,一起成就功业。我不收之,一旦为他人所亲,谁与我共成事业?”子兴意遂决。这位张夫人显然不是泛泛女流,颇有见识。

  然而据《滁阳王庙碑》记载,郭子兴可怜朱元璋20好几,还是光棍一条,承诺为他找个老婆。晚上回到家,与夫人吃饭时,说到此事。次夫人忽然惋惜地说:“方今兵乱,正当收召豪杰。是子举止异常,若不抚于家,使为他人之亲,是失智矣。”郭子兴“悟,遂以女妻之,孝慈皇后是也”。原来,郭子兴本来只答应替朱元璋择配,小张夫人提醒他,说这样杰出的人才,你不收揽,就会被别人收去,郭子兴才决定将马氏嫁给他,使之成为自己的养女之婿,恩上加亲,关系非同一般了,他就不会跳槽了。

  显然,朱元璋本人提供材料的《滁阳王庙碑》与后来修的《太祖实录》龃龉了:极力赞助促成婚事的,朱元璋说是侧室小张夫人,实录却说是正室张夫人(追封滁阳王夫人)。到底孰是呢?我以为当以朱元璋所言为是。实录要么是在刻意隐瞒这位“次夫人”的存在,要么是将两位张夫人误为一人了。

  钱谦益在《太祖实录辨证》中说:“高帝亲稿滁阳(王)事实,盖亦深著次夫人之功。而实录但云子兴夫人张氏,尽没其实,大失高帝之意。”
  钱谦益指出,“滁阳王夫人生三子,皆与高帝不协,而次夫人独能知高帝”。小张夫人智识过人,当郭子兴在濠州被孙德崖逮捕,性命危急时,是她率郭氏兄弟从朱元璋奔告彭早住,救出其夫;当朱元璋为谗言所攻时,她亦有周旋、解释之功。郭子兴死后,小张夫人知道自己母女的地位已无保障,她默察形势,深知唯有荫蔽于今非昔比的朱元璋,方为上策,于是决定把亲生女儿郭氏嫁给朱元璋,即便为妾也在所不惜。

  郭氏(即后来的郭惠妃)在这样的环境下下嫁朱元璋,与马氏姐妹共事一夫,这是强夺,还是两厢情愿?这其实是个主观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郭氏出嫁时的心态。而这是无法考证的,不管怎样,这位大家小姐嫁给人家做妾,不管她乐意不乐意,都是要强装笑脸的。
  朱元璋由昔日的亲兵家人,一跃而为故主遗属的保护人,此时,小张夫人母女除了这一条路,还别有路好走吗?

  故主的两个女儿都下嫁了朱元璋,养女马氏在明朝建国后,被册封为皇后,郭氏封为惠妃。郭子兴是朱元璋一生中第一个大贵人,是朱元璋发迹的至关重要的提携者,虽然两人之间有不少猜忌和摩擦,但郭子兴对朱元璋恩德如山,至少两次救过他的性命(朱元璋初入濠州时,与和州之变时)。朱元璋对没有威胁的死人总还是大方的,在洪武三年,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张氏为滁阳王夫人,在滁州立庙致祭,并绘其三子图像以从祀。在亲自撰写的祭文里,他不无感怀地说道:“曩者群雄鼎沸之时,民不堪命,王乃奋臂定远,拔濠城而守之。朕方从军,几为他人所害。惟王能活我,致有今日。尽平天下,家国已成,再生之恩,终世难忘。”可是,此言若出肺腑,何不为主公留下一缕血脉呢?总之是说得到,做不到。

  我们无法探知这位新郎官入洞房时的心态如何,但可确知的是,朱元璋这只乱世之凤,是在郭氏一族的焚火中涅槃重生的。
  日期:2013-07-08 19:10:39
  12
  古人好说天命。不管当事人自己信不信,他的发达是否出于天命,史书里总不厌其烦地记述显示其奇福美运的预言或兆头。读者莫要以为书中所言是,那便是了,因为历史书好比账本,没有一家生意是不做假账的,史书中自然也掺着许多空头账单。
  大圣人朱元璋所承受的天命,最早是从他奇异的状貌显示出来的。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许多人长着一副入阁拜相、出边挂帅的漂亮脸蛋儿,却还在奔小康的路上嗟跌,你就应当知道,相面之书其实是不可信的。读史必须具备一些正确世界观的前提,否则可能越读越晕,迷迷糊糊,失去了读史本为聪明的本意。我下面要讲点相术,而我的世界观的前提,是不承认相面术的科学性的。
  如果我们把朱元璋的早期历史排一排,会很容易发现,朱元璋的成功,主要是由相术预卜出来的。
  我们先来看《太祖实录》的记载:朱元璋初入濠州城,被守门大兵当做谍者抓起来,不由分说,就要杀害。郭子兴得讯后,“遣人追至,见上状貌奇伟异常人,因问所以来。具告之故,子兴喜,遂留置左右”。实录说,是朱元璋的奇貌吸引了郭子兴,将他留在身边,当了亲兵,从而开启了他的皇帝之路。

  《明史?太祖纪一》记云:郭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显然是据实录简写而来。而《明史?郭子兴传》则据《太祖实录》,说郭子兴的父亲郭公,本为曹州人,长于“日者”之术(即以卜筮星历为业的术士,即今天的风水大师、算命先生),言人祸福寿夭,无不奇中。但一直到壮年,还未娶妻。后来来到定远,城中有家富户,家里小姐是个盲人,嫁不出去,请郭公来推命。郭公一推,惊道:“贵人也!”就向家翁请婚,把这位小姐娶了。以后小日子越过越旺,生了3个儿子、1个女儿,其中的老二,就是郭子兴。当子兴初生时,郭公给他算了一卦,得大吉之兆,道:“此儿得佳兆,异日当大贵,兴吾家者必此儿也!”郭子兴长大后,任侠好客,豪于里中,当元末大乱,遂破家起兵,袭据濠州。

  这时朱元璋来投,被作为间谍抓起来,于是见到了郭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后来从战有功,子兴欢喜,他的次妻小张夫人一边观察,一边指画说:“此异人也!”于是将所抚马公之女嫁给他。不仅郭子兴一见朱元璋相貌即奇之,就是小张夫人似乎也会相面,“指目”称他为“大异人”。
  郭子兴传说子兴之父郭公是一名术业高明的“日者”,其实在暗示郭子兴“奇太祖状貌”,是有术学依据的。而子兴生时,“郭公卜之吉”,亦着落在朱元璋身上。请注意,郭氏虽然得一时之盛,在乱世做了一回元帅,然而始终受制于人,盛亦不过如昙花一现,终不免于绝后——这哪里“吉”嘛!所谓吉,大约是与朱元璋发生关系,死后承朱元璋的情,封王立庙,白吃了300年的冷猪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