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回归》
第22节

作者: 雲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15 14:10:00
  **南无阿弥陀佛**
  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现在需要了解一下世界的基本构成和范围。在佛陀的经典中,如果不作特别说明,那么所说的世界指的就是大千世界,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大千世界。地球在经典中被称作南阎浮提或南赡部洲,他与西牛货洲、北俱盧洲、东胜神洲以及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底层六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组成一个小世界。那么这个小世界在天文中的范围如何呢?一个小世界有一个太阳,所以一个小世界就是太阳系。一千个小世界以及色界第七层少净天、第八层无量净天、第九层遍净天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以及色界上层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组成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因为是三个千相乘个小世界组成所以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由一位佛陀来教化,所以又称为佛刹或佛土。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也就是堪忍,即六道杂居,需要忍受众苦的意思。从上面的说明可知众生的知见范围随着修行境界越来越低而越来越狭窄,而众生的最大知见范围无法超过大千世界。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所讲经典大多为有问而答,而有极少一部分是佛陀不问而自说的,其中有一部的名字是《佛说阿弥陀经》。佛陀在经中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佛陀然后继续讲了极乐世界的美轮美奂、清净庄严,其中所有众生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不退转的意思。菩萨有十地,第八地为不动地,也就是说一个菩萨只有修行至第八地才不会再退转回阿罗汉,一定能够觉悟成佛,所以第八地以上为阿鞞跋致。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极乐世界的佛陀。阿弥陀佛成佛之前是一位叫法藏的比丘僧,法藏比丘深知众生之苦楚、修行之艰险,于是他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个大愿:
  “愿十方无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这个大愿,总结一下就四个字“信愿持名”,信——相信有极乐世界,愿——愿意生到极乐世界,持名——临终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哪怕只有十声,也必遂心愿。阿弥陀佛于十劫前已经成佛,所以这个大愿已经实现。
  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八地菩萨,还有比这更稳妥、更简单的修行方式吗?所以佛陀说:“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那么五逆是什么呢?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其实要求并不苛刻。但极乐世界毕竟是清净庄严的世界,生到那样的世界需要极大的福报来支撑,所以佛陀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该怎么办?佛陀随后给出了解决方案:“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也就是说一心不乱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最多七日,就可以积累足够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每天一心不乱持诵十分钟,那么最多三年就能完成。为什么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会有那么大的功德?有一种功德叫随喜,见到善行,由衷的赞叹和恭敬能获得与善行本身相同的功德。南无是皈依、赞叹的意思,赞叹阿弥陀佛当然就可以获得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所以持名一定要加“南无”。既然要赞叹,那么就要了解,所以要好好持诵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好好了解阿弥陀佛。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阿弥陀佛的世界如此清净庄严,而我们的佛陀的世界怎么是这个样子?这个问题在《大乘大方等日藏经》第二卷中袈裟幢世界的山帝释王佛对香象菩萨解释过。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向南有世界叫做袈裟幢,那个世界的佛是山帝释王佛,山帝释王佛对香象菩萨说:“善男子,比如一座长宽高各四十里的城池,里面装满细沙,一粒沙是一个世界,从我们这个世界向北,过这么多个世界有一个世界叫娑婆,是个五浊恶世,那里的佛是释迦牟尼佛,现在正在为无量众生宣说三乘法门……”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菩萨时发过一个大愿:‘如果有众生造作了五逆重罪、诽谤经典、咒骂圣贤、犯四重禁(杀、盗、淫、大妄语),这样的人为清净佛刹所不容。愿这样的人都生到我的国土,由我来教化他们’,因为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大愿,所有恶行累累不被其他清净佛土所容的众生全都生到了娑婆世界。”
  原文如下:
  释迦牟尼佛本所誓愿:“若有众生造作五逆、谤方等经、毁呰圣人、犯波罗夷,如是之人清净佛刹所不容者,皆生我国我当教化。”以是因缘诸恶众生悉集其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