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和股票疯狂史》
第1节

作者: 乃甄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6-29 21:28:52
  第一章 宗教资产——信仰资本。
  人类最早的宗教踪迹:在澳大利亚人们发现了三万年以前的人类骨架,这具骨架上撒有土黄色的铁矿粉。这表明,这个人是经由一场礼仪之后而被安葬的。这是关于原住民文化和宗教的第一信证。当然,这一场礼仪活动与后来的人类墓葬文化的奢侈相比较起来,的确是显得过于简单。但是囿于当时的物质水平,恐怕也只能如此。因此,人类浩大、用费巨繁的礼仪和祭祀活动,是需要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经过财富的储蓄,聚敛才能够达成的。

  人类的敛财行为,最早要追溯到一万年以前的古犹教(苏美尔文明也在七千年以上,实际上,以色列的始祖亚伯拉罕,就是出自那时的大城乌尔。而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就是以色列。如果从诺亚时代开始算起,就差不多一万年),按照古犹教的说法,奴役人类的高级智能生物,他们制造人类的目的就是为他们采掘黄金。而黄金是那些高级智能生物非常稀缺的一种能源。因此,犹太人的“拜金”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可能否认犹太民族对整个人类世界的影响。耶稣是犹太人;犹太人还为人类贡献了《圣经》——旧约全书,并由此产生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希伯来文化,古希腊文化被称为“二希文化”是欧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起源。不可否认犹太人,西伯来文明对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
  储蓄的积累就是资产,可以说资产积聚和分配的差异性是与宗教有关的。礼仪、祭祀、规摸宏大的圣殿、雄伟的教堂对黄金和财帛的消费,都形成了信仰对黄金和财富的需求。而且黄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成为了宗教崇拜的对象,旧约全书中所记载的所罗门王修葺的的圣殿,器皿主要使用金银。而且这种需求的量是受信仰虔诚所支配,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再加上政教合一,更使得黄金和财富的相对集中,分配的差异性也就更加大了。

  一座神庙的碑文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5世纪,埃及法老曾让哪些被其征服的亚洲部落用黄金支付战争赔款。
  底比斯陵墓一幅壁画的残部:画面上努比亚人向埃及法老表示臣服,献上珠宝和成串的金环。
  日期:2011-06-30 20:25:01
  黄金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然是黄金。
  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金银合金的钱币,是古罗马铸造于公元前650年以前的钱币。中国的“楚爰金”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年,但纯度较高。
  旧约中记载了一次极大的投机活动;有一次埃及法老梦见七头肥壮的奶牛,随后又出现了七头极其瘦弱的奶牛,接着七只麦穗被瘦弱的奶牛吞噬了。这个神秘但又预示着什么的梦境,难道了所有的解梦者。只有刚刚从监狱释放出的约瑟(《圣经 旧约》说,约瑟为雅阁的幼子,因为受父亲宠爱,受到兄长们的嫉妒,把他卖给了过路的商人,流落到埃及。后来成为埃及的宰相。)能够解释这个神谕。他说此梦预示着七个丰年和七个灾荒年。并且向法老建议,在丰收年要大量储存粮食,以备随后的歉收年之需。法老从善如流,任命聪明的约瑟为宰相:“在埃及全地,若没有你的命令,不许任何人擅自行动”。(摩西41、42)

  约瑟利用这个预言,策划了一个长期的投机计划。在丰年的时候以低价购进粮食,储存囤积起来。农民们还很高兴,由于“国家基金”的干预,粮食须有盈余,但粮价还算稳定。可是当七个歉收的年份的年份到了,约瑟和他的老版——法老,就露出了贪婪的原形。对于一个信奉“神”的人来说,法老和约瑟毫无廉耻和同情心的贪婪,他们利用垄断粮食的地位,强迫购买者接受不公平的价格。他们首先是将全国的金银占为己有,随着购买者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弱,为了免于被饿死,只好出让他们的牲口。最终这些贫困的埃及人被迫交出土地。要想活着,只能是卖身为奴。至此,这场投机活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整个国家的土地绝大部分的落入了法老之手,很多的埃及自由民沦为了法老的奴隶。而且约瑟还就此引进了高达20%的收入税,在预期的时间段以内,统治者还通过税收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攫取老百姓的收益。

  日期:2011-07-01 18:45:28
  近东产生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本是同根生。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地方能象耶路撒冷一样,让人这么深深的体会到犹太教、基督教(现在基督教包括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存在着的并立状态了。
  如果将这三个先知视为自始便相互对立,这将是很可笑的。因为早期基督教徒来源于犹太教,他们读的是同一本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吟唱的是同样的赞美诗篇,共同遵守的是犹太律法和安息日。无论如何,教会中的若望的领洗礼以及圣饼仪式,用的则是耶酥的圣名。
  从公元一世纪前就开始的犹太——罗马战争,本来只是一场地区性的战争。但是却产生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影响。犹太教失去了根基。
  这场战争灾难性的结果是:犹太教失去了他们的中心以及它的神圣之城——耶路撒冷。公元70年他们的神殿被拆除,135年灭城。罗马统治者把犹太人驱赶出了巴勒斯坦。直到1948年建立以色列,犹太民族在世界各地流浪了二千年,受尽了各种各样的屠杀,迫害和歧视。对于犹太人的劫后余生,非犹太世界并无尊敬和佩服之心,恰恰相反,他们对之充满仇视并积极地采取压制措施。在基督教以前就出现过“异教”反犹主义。

  日期:2011-07-02 09:08:50
  雄伟的基督教堂与朴素的犹太会堂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反差,到11世纪末,开始了对犹太人残酷的迫害,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斗争中,基督教会把犹太人看作是穆斯林的同盟。
  历史上,对犹太人的第一次大屠杀发生在公元38年的亚历山大城。从异教的反犹主义逐渐演化出基督教——教会的反犹主义。大约在君士坦丁大帝以后,这种异教时期的不定时,局部非官方的反犹倾向转变成了持续的,全方位的。
  基督教会的反犹主义是在官方的煽动下,打着神学的旗号进行的;因为犹太人拒绝承认耶稣是弥赛亚。
  可是这两千多年以来,这个民族并没有因此而灭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两千年以来消亡了的种族不知道有多少,可是犹太人不但保存了他们的人种,语言,而且还复国成功。

  没有家乡的民族,活下来是需要勇气的。究其原因是犹太人始终,坚持不懈的,难以计量的艰苦卓绝的保护和传承了他们的文化——古犹教和“塔木德”,犹太教保护了他们的信仰存在。犹太教的存在,是宗教赋予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民族,一个新兴的精神家园。反过来说也是他们的文化,信仰支撑着他们活了下来。
  二十世纪初,维也纳的法学家和出版家赫茨尔就曾经宣扬,犹太人需要一个自己的犹太家园。即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需要一个没有民族的国家。在赫茨尔的领导下,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政支持下,1897年在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要求“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国家”。二十世纪出现在五次大规模,受到英法俄等国积极促进的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的浪潮,之后,终于在1948年成立了犹太国家。

  日期:2011-07-02 13:14:5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