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读明史----对一个王朝的“拨乱反正”》
第14节

作者: 黑木崖上一棵葱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还是把这口气给咽住了。在镇江降周的第三天,他派杨宪执本人亲笔书信出使平江,表达了和平共处的意愿。
  说是想和平共处,可话说的就损人了。全文如下:
  “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围,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焉。自今以后,通使往来,毋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
  隗嚣在王莽时代割据一方,反复无常,最后被汉光武帝刘秀所逐杀。朱大元帅拿张士诚比作隗嚣,分明是自比刘秀,着实地戏耍了张士诚一把,别看你今日占江南,早晚给你拉清单。
  果然,这封阴阳怪气的信起到了作用,激怒了张士诚。
  话不投机半句多,接下来就该是兵戎相见了。
  朱大元帅用一封口是心非的书信,将挑起战争的责任推卸给了对方。紧接着就兵围镇江,同时派徐达攻打常州。
  双方都势在必得,张士诚也派出最得力的助手、二弟张士德驰援镇江。张士德是个猛人,大周政权关健之役的胜利,无不与他的相关,在大周有着极高的人望。但是,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他致命的缺点。张士德是个有本事的人,同时也是个容易骄傲的人。
  经历过众多战火洗礼的张士德,显然没有把当时尚未成名的徐达放在眼里,一路横扫过来。
  徐达在常州十八里铺设下埋伏,亲帅亲兵在张士德阵前胡打一阵,转身就逃。这种无耻的挑衅举动果然惹毛了张士德。张士德挥军紧追不舍,很快就钻进了徐达的口袋。接着就是伏兵四起,一个大叫“不好,中计!”,一个大喊“还不速速下马就擒”。(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这是诸葛亮惯用的伎俩,初出茅庐烧了夏侯惇、六伐祁山杀了张郃)。
  张士德是个有骨气的人,虽被活捉,但宁死不屈,绝食而死。并且带口信给他哥,宁降大元,也不要与朱和尚合作。
  这一仗,不仅仅毁掉了张士德自己的半世英名,失去了张士德的大周政权也从此急转直下,丧失了积极扩张的进取姿态。
  日期:2013-04-23 08:46:01
  要命的是,朱大元帅却对大周保持着积极扩张的进取姿态。自太平出征以来,经过一年半的浴血奋战,耿炳文攻占了长兴;徐达、汤和攻克了常州;原郭子兴手下大将赵继祖与吴良吴桢兄弟联手,打下了江阴。
  长兴据太湖、镇浙皖;江阴枕长江、扼苏州;常州居中、横梗苏南平原。三座要地的占领,筑起了稳固的东方防线,封死了张士诚水、陆两路西犯的道路。从此后十余年间,任凭张士诚如何折腾、颠扑,始终没有再能越过这道钢铁般的屏障。
  军事的胜利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自渡江自立门户以来,朱平章每天要提防各种势力的倾轧,应对纷杂事物的干扰。他驾驭各色人与事的才能也在从中经受了磨炼。
  第一,政治上玩成熟。他向元朝的实权人物察罕贴木尔写了封信,表达了自己对政府的衷心。此时张士诚由于招架不住朱元璋和盘踞浙东的方国珍东西夹击,投降了他的老对手大元政府,得到了政府军的保护。朱平章一边打击政府军、张士诚,一边也没忘记向政府示好。
  第二,经济上打基础。派水军将领康茂才为督水营田使(农业水利工程特派员),解决战争的军需、粮饷的问题。咱们是义军,不能和别的队伍一样吃寨粮(向平民强行摊派)、捎粮(直接向富农地主抢劫)。紧接着,他还在重要府州设置了民兵万户府,训练后备兵源。革命与生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第三,军事管理上搞创新。为了解除前线将领们的后顾之忧,朱平章亲自派人照顾好将领们的亲眷,将他们安顿在应天城的繁华地段,使他们能够放心在前线带兵打仗。这样,将领们放心,朱平章更放心;同时,为了防止极个别抛家弃子、缺心眼的极端个性人物的产生,朱平章还发挥了N多个养子的作用,分派他们到前线锻炼。朱文逊协助猛将花云防守太平,朱文英(沐英)驻防曾经有过反复的镇江,朱文辉协防宣州,朱文忠(李文忠)跟随胡大海攻浙西,朱文正跟随徐达历练,徐司马则跟随常遇春南征北战。朱平章用这一套手法,培养了一批年轻实干的军事干部,更将前线将领牢牢地拽在了手心。

  日期:2013-04-24 10:20:34
  黄州,是他的家乡,这里还有他的兄弟。
  倪蛮子原是个渔民,所以在他风光无限的时候,相中了一个同样是黄州渔民的儿子,陈友谅。

  陈友谅小名陈九四(这和张士诚一样),打小臂力过人、优于武艺。可是打了一辈子鱼的父母却上下打点,为他找了份县衙里抄抄写写的工作。这与他的兴趣爱好相去太远,所以一直闷闷不乐。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红巾军起义后,他总算找到了用武之地,欣然投身革命。
  和那些一开始就造反的白莲教徒们不一样,他脑子里本就没有什么弥勒、明王的概念,对革命的意义、使命了解的也不多。但是,他聪明,有文化,他要凭着自己的武艺与智慧,去争取更加风光的前程。
  倪蛮子对这个有文化、有追求的同乡小老弟也是青眼有加,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对他更是悉心栽培;陈友谅也是为人乖巧、知恩图报。于是,在丞相的大力提携下,陈友谅平步青云,成为了镇守黄州的领军元帅。
  几百年后,有人常悔恨地说,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
  就在倪蛮子来到黄州后的当天,就在小兄弟陈友谅好酒好菜招待后的那一个晚上,他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作梦都没有想到,他会死在这个最值得他信任的人手里。
  倪蛮子并不真正了解陈友谅。之前恭敬你,因为你是他的阶梯。今天,他要杀掉你,同样因为你是他的阶梯。顺着你这根阶梯,他可以爬得更高更远。

  倪文俊,你既然走错了第一步,就不要一错再错。你既然又走错了第二步,你就不要责怪命运对你的不公。这世间本没有后悔的药。
  陈友谅借助倪文俊的人头,终于成功地挤身于大宋国的高级干部行列,徐寿辉任命他为中书平章(省长)。
  这时候,陈友谅天才的另一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虽然杀了倪文俊,却他继承了倪文俊的军事韬略,继续率军东进,迅速占领了江西及福建西部,并兵进安庆,即将与朱元璋的地盘连成一线。
  在南方,红巾军的形势一片大好,从四川到江苏,祖国半壁江山红。反元复宋的伟大时刻,眼看即将实现。
  此时,应天城里的朱平章,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蛋糕都快瓜分完了,赶紧吧!
  东方是扎了根的、并降了政府的张士诚,西面是气势汹汹的陈友谅和他的领导徐寿辉,北方是明王及刘福通。
  好吧,我们只好南下了。
  日期:2013-04-25 08:52:14
  6【刘伯温出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