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血:三星堆古蜀文明传》
第32节

作者: 林仙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时之间,但听得四下里问候之声此起彼伏,连作一片。众人言语之间,全都流露出关切、率真的情意。
  越羽听在耳中,但觉阵阵暖流,在心头激荡不已。见部众们竟如此关心拥戴自己,他不禁暗暗惭愧:“石梦过世,固然是我心中之巨痛,但倘若我就此自暴自弃,萎靡消沉,弃族人们于不顾,则不仅愧为大丈夫,也更加对不起这一帮心诚义重的族人。往后我当一心为族人劳碌,方不辜负他们的拥戴之意,并带着他们重振复兴!”

  见数百族人都立在周围,越羽便朝他们高声道:“族人们,大家辛苦了!前日,妄图覆灭我们的敌人已为蚕丛部的莫大将军所灭,单单逃走了武乙这个祸首。现在石奇正率人和蚕丛部协作,他们定会生擒杀这个挑动祸端的恶人,为死去的族人报仇。眼下最重要的,是诸位一定要好好休养,以便畜足精神,重返东隅,再建家园,振兴朱雀!”

  他顿了一顿,接着道:“当然,在此休养期间,我们也并非一无所事,但凡蚕丛部中的一应活路,只要力所能及的,诸位都可以帮衬帮衬。”
  言语之际,他已瞥见两位衣着光鲜的蚕丛人立在一旁,便朝他们施礼道:“想必二位便是锦娘头人所说的阳畦、连云吧?”
  那位男子指着身旁的女子,向越羽朗声说道:“这位便是连云姑娘,专职负责本族的饮食起居之事。在下阳畦,乃是敝族闪含祭司属下的礼官。”
  越羽点了点头,问道:“不知贵部百姓们平时都忙些什么活计?”
  连云答道:“男子主要负责战事田猎、采收谷物等。闲暇无事时,他们也兼而做些维修整饬之类的杂务。”

  越羽又问道:“那么女子呢?”
  阳畦不等连云回答,便呵呵笑道:“说起敝族的女子,那就比我们男人能干多了。且不说她们平日里照管全族老少的饮食起居,便单是养蚕缫丝、织锦裁衣这一件事,就足可谓独一无二,技压天下!”
  越羽听了,甚感兴趣:“养蚕缫丝、织锦裁衣?此是我们闻所未闻之事,愿听其详。”
  阳畦点头道:“我这便为诸位简述一番。”话虽如此,却又不立即开始讲述。但见他沉默了一阵,方才开口道:“养蚕缫丝之业,发端于轩辕黄帝之时。传说黄帝之妃嫘祖娘娘,无意中发现那蚕虫吐了丝出来,将自己团团裹住之后,过了一月有余,便可变化成蛾,弃下丝茧飞离而去,嫘祖娘娘十分诧异,心中忖度道:‘看这虫子躲在茧中,密不透风,且不饮不食又达数十日之久,却非但不饿死憋死,反倒化作蝶蛾,翩然飞去,看来其中必有奥妙。’于是便采了蚕茧回去,反复验看、揣摩。数月之后,终于悟出了其中道理。”

  说到此处,阳畦突然又停了下来。看其表情,似乎正寻思着接下来该如何讲述方才最为稳妥。他凡事总求完备精确,丝毫无误,便是说话言语,也每每是思前想后,再三推敲,直到将腹稿打得妥当无误了,方肯开口讲述。因此听他说起话来,常是一段一停,时有阻顿。
  秦朴正听得性起,见阳畦停了下来,便朝他嚷道:“阳礼官,你刚说了这么几句,怎么又停住了?这么吞吞吐吐的,简直要把在下闷坏了!请你赶快接着讲讲,这嫘祖娘娘到底悟出了什么奥秘?”
  见秦朴催逼,阳畦也不着急,只是微微一笑。又想了片刻,他才接着道:“嫘祖娘娘以为,那蚕虫之所以能够经月不食,密闭不死,靠的正是包裹在外的那层丝茧。于是她便暗自想道:‘倘若把这蚕丝织成衣袍,人穿上了以后,不知又会有什么好处?’想罢便当即命人分头去桑树上找了许多丝茧来,又从茧中将细丝慢慢扯了出来,捻成一股股丝线。耗了许多心神、历经了许多时日之后,嫘祖娘娘终于织成了一匹光泽熠熠的布料。然后她又施展巧手,用这匹丝布为轩辕黄帝裁成了一件袍子。黄帝穿在身上,只觉得此袍轻柔无比,形同无物,且又冬暖夏凉,风雨不侵,自然欢喜不已。后来他又发觉,自己一旦身着此袍,则越发是身康体健,心旷神怡。大喜过望之下,见此衣袍乃是出自蚕丝,光泽质地却又灿若云霞,便将其命名为‘锦云袍’,又把那蚕丝唤做‘锦丝’。”

  越羽赞叹道:“好一个‘锦云袍’,没想到天下居然有这般奇妙的衣物!‘锦丝’之名,也是名实相符,十分贴切。”
  石玄朝阳畦问道:“难道贵部众人所着衣物,便都是由这锦丝织成的?”
  阳畦点头道:“正是如此。”
  石玄道:“难怪贵部众人的衣裳裙袍,看起来既飘逸轻柔,又光泽闪闪,我道是什么材质如此优异,原来是‘锦丝’织就的珍贵衣物!”说罢,却又神色疑惑地问道:“只是阳礼官方才说道,那嫘祖娘娘乃是花了许多心血,才织成了一件衣袍。贵部人口如此众多,要想人人都着锦衣,岂不是一桩极大的难事?”
  秦朴呵呵笑道:“非但不是难事,敝族还常常织成许多锦缎,拿去和周边的邻近部落交换别的物品哩。”
  见越羽、石玄等人惑然不解,阳畦又想了一想,说道:“因那嫘祖娘娘原本就是西昆岷山汶川人氏,所以她便将抽丝剥茧、织锦裁衣的技艺,传给了岷山的一帮女娘们。然而,虽然她们得到嫘祖传授,而且都知锦衣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但那丝茧毕竟是极其难得的有限之物,哪里能凑得来许多?再说那抽丝剥茧、织锦成匹的过程又甚为复杂,故而,便是毫不容易收集够了丝线,要织成一匹锦缎,却也可谓千难万难。”

  略为停顿后,他接着道:“此后,嫘祖的这套织锦工艺代代相传,并无变革。直到三百年前,这门技艺方才突然有了极大改进。原来,当时白虎部有一位聪慧非常的王妃,她先是率人从野外将蚕种带回家中悉心饲养,使蚕虫不断繁衍,数量骤增。待到蚕虫数目甚巨之时,丝茧的来源便自然不愁了。此后这位王妃又殚精竭虑,潜心揣摩,锐意改进织锦工艺,终于造出了世上第一张织锦机。从此,西昆白虎部一带,便一举成为名动九州的丝锦之国,其中尤推岷山织锦技术为天下之冠。敝族‘蚕丛’的称号,便是因此而来。如今敝族的头人锦娘,更可谓当今天下第一织锦好手!”

  众人听到此处,纷纷点头道:“原来如此,我等真是大长见识!想不到锦娘头人年纪轻轻,居然身怀绝技,实在可敬可佩!”
  越羽朝连云道:“连云姑娘,能否将敝部这帮族人分别编入你们的劳作行伍之中,男子则从事渔猎,女人便跟了你们养蚕织锦,如何?”
  日期:2008-4-13 16:21:29
  第2章受挫
  连云听越羽说要安排鱼族人参与劳作,连连摆手:“不成,不成!诸位都是远道而来的宾客,我们只怕招待不周,又岂有让你们忙碌活计的道理?倘若头人得知我竟让贵客劳碌,必然严加责罚。”
  越羽道:“这个无妨。我来之前,锦娘头人就曾吩咐道:‘但有什么要求,只管与连云姑娘商量’。希望你能应允在下。”

  连云听了,依然觉得不妥,兀自摇头。
  左海笑道:“难道连云姑娘是怕敝族妇女学成你们的织锦技艺?”
  连云急忙应道:“实非如此!我们极愿将这门技艺传播开去。只是,只是让贵客干活,的确十分不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