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38节

作者: 谷得一以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2100年我们将可见证海面上升1米或更高的事实。”海平面大幅升高,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和太平洋上的图瓦卢等岛国将被淹没,加尔各答、达卡等沿海城市将被毁掉,而伦敦、纽约以及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将被迫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防洪。
  日期:2013-07-09 10:05:59
  假如格陵兰岛融化,上海有可能淹没
  左一是北极格陵兰岛1992年冰融的面积。中间是2002年冰融的面积。右图是2005年冰融的面积。这样下去我们将不得不重新绘制世界地图了。

  那么假如格陵兰岛融化,或者格陵兰岛和南极西部各融化一半,北京和上海都难逃劫难,上图是上海被淹没的区域,将有4000万人口受灾。下图是北京,也将有上千万人口受灾。
  那么假如格陵兰岛融化,或者格陵兰岛和南极西部各融化一半,世界上将会出现很多沿海城市被水淹的情景。
  上海城区在近50年气温上升了2.35℃,是全国同期升温的两倍之多,是全球数据的近4倍,与全球其他同类型的河口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休斯顿、新奥尔良等)相比也更为明显。
  日期:2013-07-09 10:08:42
  全球3000多城市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

  目前世界各地共有3351座城市位于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它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这些沿海城市中有64%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人口排名前40位的大城市中有35个位于海滨或河畔。
  如果海平面上升50厘米,当地将有200万人不得不放弃家园,21.4万个工作岗位将会消失,因此损失的财产和旅游收入估计将达35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文化历史遗迹方面难以估量的损失。
  海平面上升43岛国担心被海水淹没
  世界43个小岛国家7日指出,地球气温上升促使海平面上涨,这会导致这些国家从地图上消失。马尔代夫的阿卜杜勒说:“我的国家正受到影响”,很多当地人的家早就遭水淹了。菲律宾代表米勒认为,气温升高2度,会使菲律宾1/3的国土消失;而且从孟加拉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低洼沿海地区也会被上涨的海水吞噬掉。
  德国气候科学家拉姆斯多夫指出:“海平面到2100年的时候平均上涨不到1米仍然是可能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比这还高的可能性。”他说,如果北极冰层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将会上升57米。
  日期:2013-07-09 10:15:47
  2050年全球变暖将催生2亿多气候难民

  卡特利特群岛,是座没有碳排放的小岛,它地处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外海,是一座平均海拔只有1米的环状珊瑚岛;这里没有一辆自行车,没有发电机,没有工厂,没有废弃污染,完全是座没有碳排放的小岛。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4月底,岛上首批5个家庭已搬至对岸的布干维尔岛,为全体2600名岛民的迁移打前站。“第一世界的疯狂能源消费,使得生活在第三世界的岛民承受着原本不该承受的危险。气候难民,已经诞生。”

  卡特利特群岛是小型环状珊瑚岛。1767年,被英国海军菲利普·卡特利特首次发现。原本该群岛由7个环形珊瑚岛组成,由于“威利岛”的沉没,如今只剩下6个。不过,这仅存的6个小岛也岌岌可危。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卡尔特莱特群岛,碧海环绕,风景如画。然而,气候变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使这里的居民不得不被迫远离家园。
  墨西哥卡波圣卢卡斯(Cabo San Lucas)里维拉(Riveria)沿岸的房屋即使在当前预测上升的最低水位下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世界上大约10%的人口(6亿)处于被淹没的危险地带。世界上大约10%的人口(6亿)处于被淹没的危险地带。约翰·丘奇的报告中指出:即便是50厘米的上升水位也会致使大部分的家园被淹没。
  海平面上升逼马尔代夫搬迁
  马尔代夫位于印度洋,现有人口为38万,而可以住人的小岛仅有250个,全国最高的两座岛屿距离海平面也只有2.4米。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仅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着大约10万人。

  全球变暖面临被淹,只能凑钱购买国土
  防止被淹没一直都是马尔代夫最重要的国家政策之一。总统纳希德说:“我们靠自身的绵薄之力是无法阻止全球变暖的,只能到别处购买土地。”他还说“我们不想离开马尔代夫,但我们也不想沦为‘气候难民’,在临时帐篷里住上几十年。”他认为,购买土地就是一项投资,就像科威特人把“出口石油”获得的收入用于商业投资,马尔代夫则把从“进口旅游者”那儿赚的钱用于土地投资。”

  何处觅方舟——图瓦卢,即将沉没的国度
  位于太平洋中部,由33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横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又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图瓦卢的领导者们开始向全世界呼吁:“一些国家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的“一些国家”指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他们分别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并且是仅剩的拒绝在关于逐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发达国家。“美国,只有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却消耗着世界资源的25%,”

  现在图瓦卢由珊瑚礁形成的海岛近20年来已被海水侵蚀得千疮百孔,海水通过这些孔隙侵蚀上来,使土壤加速盐碱化,粮食和蔬菜现已很难正常生长。此外,因海水升温,环岛珊瑚也会萎缩死亡,从而使海岛失去一道天然防波屏障。

  一些居民开始栽种更耐盐的作物,筑高房屋的地基,以应对海平面的上涨。在图瓦卢的学校中,6岁的小学生就开始学习有关气候变暖的知识。政府也呼吁当地人节约用电、注重回收垃圾,放弃近些年来购买的汽车或摩托车,恢复步行或骑自行车的习惯。
  但在2001年12月,图瓦卢领导人宣布将放弃祖国。图瓦卢政府曾考虑在邻近国家购买土地,建立国中之国,但图瓦卢太穷,拿不出太多的钱置地,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国移民。事实上,图瓦卢人民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告别自己的国家,有的去了美国,有的迁往新西兰。迄今,已有5000多名图瓦卢人在新西兰安了家。
  我们要向大国呼救:如果你们不听,我们不做,等灾难来了,我们就完了,”卫维恩说,“要采取坚决行动,人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基里巴斯位于太平洋中部,由33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横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又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很多人是在2000年到来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国家的,因为在那个千年之交,基里巴斯因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新千年的国家。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基里巴斯也许再也等不到下一个千年的第一缕阳光了。这个国家甚至有可能等不到下个世纪的来临就已经没入水下了。

  帕劳共和国驻联合国代表斯图尔特.贝克认为,不久祖国将在地球的版图上消失,而由此导致的移民潮,有可能加剧社会的紧张气氛和冲突。
  目前,约有50%的太平洋岛国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1.5公里的范围内。在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居民都能亲身感受到海水的滋漫上侵已逼近家园,这些国家希望能够通过某些手段防范或是应对这一正悄然逼近的威胁。这些岛国正在探索能以较低成本提高庄稼和沿海地区抗飓风能力的手段,譬如在罐子里等种植芋头以防止海水侵蚀。“我们还计划沿海岸种植红树。”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代表辛迪·埃姆斯说,红树林在一些岛上相当于抵御海水侵蚀的防护堤。海平面上升淹没国土则为这些岛国心头大患。考虑到农田面积可能因海平面上升缩减,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设法“堤内损失堤外补”,加强对渔业资源保护力度。

  目前,中国的平均升温幅度与海平面上升速率均高于全球水平。如果我们继续对这一现状漠然视之,终有一天,潜水镜、蛙人服将与公文包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